不出意外的産銷雙降
家用空調産業帶着超過4000萬台的行業庫存進入2016冷凍年度(以下簡稱冷年)時,本刊曾作出預測:“保守估計,2016冷年的空調及空調壓縮機産業将出現10%~15%的銷量下滑”。截至本刊發稿,2016冷年隻剩下最後1個月,遍布中國的雨水天氣并沒有停歇的意思,我們的預測完全準确。随着各個空調壓縮機企業7月排産計劃出台,2016冷年空調旋轉壓縮機的産銷總體情況已經定性——下滑幅度超過10%。
産業在線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2016冷年旋轉壓縮機累計産量為10834.4萬台,同比下滑11.38%;銷量為10834.4萬台,同比下滑11.65%。若加上6~7月各個企業已經出台的排産計劃,整個2016冷年,中國空調旋轉壓縮機産量約為1.3億台,同比下滑幅度預計為12%。
這是中國空調旋轉壓縮機産業曆史上最大幅度的市場滑坡。
正如本刊此前曾預判的一樣,在4000萬台行業庫存的巨大壓力下,空調整機企業2016冷年的出貨遇到極大阻礙。在市場零售終端銷售無法提振的局面下,某些空調整機企業在這一冷年上半年還試圖通過繼續壓貨的方式填滿經銷商的零售空間,但這一做法最終被證明是徒勞的。
于是,《電器》記者在空調旋轉壓縮機的月度排産走勢上,看到了一條幾乎從頭到尾都低于上一年度的“悲涼曲線”。尤其是在春節過後的幾個月,在空調整機“去庫存”的影響下,壓縮機産量竟比2015年同期的局面還要差。
事實上,若非出口市場(包括空調整機配套出口和直接出口)的稍稍回暖,旋轉壓縮機銷售規模的下滑幅度還會進一步加大。産業在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2016冷年,旋轉壓縮機出口量(直接出口)為1842萬台,同比增長5.2%。而根據《電器》記者的粗略統計,同期旋轉壓縮機配套整機出口量約為4000萬台,同比增長約為4%。
換個角度來看,結合整機内銷市場實際情況進一步分析,除去出口機型,空調旋轉壓縮機2016冷年的銷量降幅約為30%。中國空調壓縮機行業從超過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到超過兩位數的大幅下滑,僅僅時隔兩年。在這一“預料之中”的劇烈震蕩中,對大多數空調壓縮機企業來說,能夠在内銷市場“穩住局面”已屬不易。
連續兩年承受着内銷市場巨大出貨壓力,海外市場成為許多壓縮機企業必須開拓的領域。但全球市場上,低增速仍是主旋律,雖然北美、東南亞等市場在增長,但南美、中東、北非這些曾經被看好的新興市場表現卻令人失望。在主觀集中發力、客觀市場未見大起色的情況下,出口市場對空調壓縮機企業來說也隻能是謹慎樂觀,畢竟在海外市場中,變數出現的機會太大。
供需矛盾無限放大
包括空調旋轉壓縮機在内的整個中國家電産業鍊,目前都面臨着一個巨大的難題——嚴重供過于求。這是過往30年來中國家電産業野蠻生長、政策刺激加速放量的“後遺症”,整個中國家電産業鍊正在經曆的是從未有過的“高産能、低需求”。
空調旋轉壓縮機産業在遭遇史上最大幅度銷售滑坡的同時,産能過剩的問題被無限放大。
從前文表1可見,目前中國空調旋轉壓縮機的總産能逼近2億台。2016年,大多數企業沒有也不可能選擇進一步擴産,但通過自動化升級引導的生産效率提高,也間接擴大了理論産能。如GMCC在持續加大生産線自動化改造的情況下,年産能擴大至5200萬台。
曾經被拖延建設的瑞智九江基地,2016年建起了第一條200萬台年産能的生産線,令瑞智的總産能擴大為1600萬台,九江基地規劃中的另外幾條生産線目前并沒有建設。按照瑞智2019年“再造一個瑞智”的規劃,其總産能至少要擴大至2000萬台。
産能發生變動的還有已經更名的“中航機電三洋”,在中航集團入主之後,中航三洋重新煥發生機,在沈陽新建了一條年産200萬台變頻壓縮機的生産線,同時将老舊生産線重新整合,淘汰落後産能200萬台。可以看到,中航為三洋投入巨資,并沒有擴産,隻是重新激活企業,升級“戰鬥力”。
盡管行業總産能并沒有大幅提高,但接近2億台的總産能與不足1.3億台的總産量相比,仍然富餘太多。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裡,産能過剩總量将有可能超過8000萬台!
值得一提的是,過剩的産能中,以R22定速機生産為主的生産線占比頗高。這不僅嚴重阻礙了整個行業的結構性變革,也為此後“沒有最低,隻有更低”的價格競争創造了土壤。越來越低的利潤水平導緻企業失去研發創新的資源動力,這樣惡性循環的隐患令産業發展前景存在更多不确定性。
後市幾乎無可期待
在創下史上最大跌幅的2016冷年行将結束之際,下一個冷年或是下半個自然年會怎樣?這個問題成了一場賭局。但如果連空調整機企業都放棄了賭博式地發力,空調壓縮機企業又有何可賭呢?空調兩大龍頭企業的去庫存步伐雖然并不一緻,但殊途同歸,而零售終端的收效也令去庫存的時間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延長。
根據多方的統計數據,《電器》記者對目前空調産業的發展态勢進行分析。從出貨層面來看,根據産業在線及廠家的反饋數據,截至2016年5月,2016冷年空調内銷出貨量約為3900萬台,同比下滑約30%。而奧維等公司提供的零售推總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2016冷年,國内空調零售量約為3000萬台。另外,約有1000萬~1200萬台的工程機安裝。此外,由于專賣店渠道的銷售數據沒有監測,《電器》記者判斷,在2016冷年的前10個月,終端出貨總量約為4500萬台。通過簡單的數據推算可以得出,在這10個月之中,行業庫存應減少超過600萬台,樂觀估計總庫存量在3400萬台左右。
樂觀地判斷,在7月全國出現類似往年的高溫天氣情況下,在2016冷年結束之際,空調行業的庫存水平應下降為3000萬台以下。不樂觀的判斷則是,中國空調市場已并非高溫天氣所能拉動。
即使空調庫存量降為3000萬台以下,仍然超出零售渠道可以承受的合理水平,甚至還高于2014冷年結束之後,令業界驚呼的2500萬台。
因此,在未來的1年之中,高出合理水平的行業庫存和低迷的零售終端需求将繼續成為中國空調市場的主旋律。這也是為何GMCC會直接給出預判稱“國内空調壓縮機市場在2017冷年探底,正式進入L型增長新常态的底部運行區間”的原因。
空調業已有高管感慨道,中國空調産業徹底告别了過往淡旺季區分明顯的時代,即使全國大面積高溫天氣,空調市場一機難求的局面也再不會出現了。
在内銷市場被看衰的局面下,外銷市場成為必争之地。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空調壓縮機外銷比例将持續,但外銷市場的不确定性和偏低端的産品結構,并不能真正成為空調壓縮機生産企業的“救命稻草”。
自2016冷年開始,空調壓縮機産業的發展斷代史開啟了新的篇章,從高速增長的野蠻時代,正式進入寒風凜冽的“冰河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