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于昊
6月的北京,酷暑已至。一位安得物流的帥哥扛着一個長條的箱子放在我家,箱子不沉,裡面是美的最新的“清羽”智能電風扇。
這個時候,美的集團正在做着收購庫卡這樣高大上的事情,而我,作為一個業界記者,卻盯着電風扇這樣一個小産品。我想知道,從2011年開始大幅度整體轉型的美的集團,能不能在電風扇這樣的小家電上,實現“質變”?
天鵝來了
打開包裝的時候,我想我已經基本有了答案。
曾經依靠電風扇起家的美的,依靠“價廉物美”的産品,支撐美的電風扇保持了20多年的銷量第一。在三年前,120元以下電風扇的銷售額占比甚至超過40%。
今天,我眼前的美的電風扇,它的名字叫“清羽”,它的顔色美如“天鵝”,它創造的風的質感,舒适柔和,猶如天鵝扇動翅膀,自然清澈。
我家裡還有一台價值4000元的日本名品電風扇,它曾在日本開創了高端電風扇品類,但在這一天,美的“清羽”用更多的送風模式、更智能的控制、更人性化的設計、更符合消費理念的價格,取得了最直接的勝利。
美的集團起家的電風扇,從看起來很“low”的“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蛻變”的結果
美的環境電器事業部在迎接記者參觀時打出了“美的匠心,為風解碼”的口号。事實上,與其說是“匠心”鑄就的“質變”,不如說是最近三四年來,美的集團自上而下,朝着“匠心”方向轉型的精品戰略所激發的變革。這樣的轉型,體現在年銷售額高達50億元的環境電器事業部,是“小産品的大升級”。
美的環境電器事業部總經理陸劍峰通過幾組數據對《電器》記者講述了直觀的變化。
40%〜0:三年前,美的低端風扇(單價120元/台以下)占整體銷售收入接近40%。今天在整個中國市場,找不到一台單價低于120元的美的品牌電風扇。
15%〜55%:三年前,美的環境電器事業部研發人員占整體管理人員總數的15%。今天,研發人員占公司管理人員(全銷售團隊)的55%。
10000/25〜6000/45:三年前,環境電器事業部基層的一線生産流水線工人數量為10000人、年産值為25億元。今天,一線生産流水線工人數量降至6000人,年産值上升至45億元。
500〜4500:三年前,環境電器事業部隻有一個500平方米的破舊小型測試中心及實驗室。今天,這裡擁有了一幢使用面積為4500平方米的測試中心大樓。這個測試中心擁有全球所有區域市場第三方認證機構認可的世界級測試中心和國家級的實驗室。
34%〜45%:在美的放棄了120元以下單價的電風扇市場(這一價格段區間的市場份額約35%)的情況下,美的電風扇的内銷市場份額不降反升,從34%的市場占有率上升至45%;三年前美的幾乎被競争對手追平,今天美的風扇的市場占有率超過競争對手兩倍多。
“白天鵝”是怎樣變成的?
從陸劍峰介紹的幾組數據已經可見端倪,在最近三年美的環境電器通過放棄低端市場、創造中高端精品;強力增加研發水平、創建行業頂級水平的研發團隊及設施;大幅度提升生産及管理效率、打造綜合服務水平最優的核心制造能力。
用美的人的話來說,就是“精準企劃、精湛研發、精益制造、精誠服務、精品品質”的精品工程。
然而這樣的轉變不僅需要制度及政策上的調整,更多的是改變DNA般的基因。要知道,雖然“精品工程”隻有四個字,但對于在過去二十多年來以“銷量業績”為先的美的來說,這樣的轉變是劇烈且艱難的。
以美的“清羽”風扇為例,研發這款風扇的團隊是一幫被稱作“風癡”的人。這幫人花兩年時間研究用戶痛點,涉足13個省市,與超過2000個用戶進行溝通交流;這幫人去草原、森林、海邊去花大量時間收集自然風的數據,用來進行仿真設計;還有一些“奇葩”的工匠,為了研發項目長期駐紮在實驗室裡,整年不回家,不僅頭發稀疏了,連孩子的感情都生疏了。
在這樣深入腦海的“匠心”文化的影響下,美的環境電器事業部的巨變悄然而至。在5層高的環境電器測試中心大樓裡,《電器》記者見到了“做了98600次的各種測試,推倒國标,建立最高标準的一緻性電風扇風量測試的實驗室”,曾經被任何第三方測試機構所頭疼的電風扇風量測試技術,經過美的創新設計,完美地解決了。這一重建的測試技術已經被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引入國标,并即将參與IEC标準的修訂。
業界專家表示,如果中國龍頭企業能夠通過自主核心技術推動全球産業标準更新,那麼它将主導這一産品未來的技術走向,成為全球真正的領先品牌。
憑借“轉型”,美的電風扇做到了。盡管它仍有諸多不足,但正是這些“不足”将激發它繼續以“完美的标準”前行。
美的風扇的“天鵝之旅”,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