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瑞克自留地圖小唐
流量入口的攻防戰
重塑一個新的流量入口,一直是互聯網創業者們的夢想,每一個平台型的企業都曾經夢想過成為互聯網的第四極,但是前撲後繼之間卻沒有一家成功,他們全都在巨頭的攻勢下敗下陣來。今日頭條似乎也是這樣一個存在。
今日頭條的今天和豌豆莢的昨天何其相似,這也難怪豌豆莢委身阿裡的消息一坐實,立刻便出現了今日頭條與騰訊聯姻的傳聞。前車之鑒曆曆盡在目,而騰訊借助企鵝媒體平台已然打通了整個内容分發體系。天天快報攻勢淩厲,更有新浪和網易等門戶環伺左右,外界總要擔憂一下今日頭條是否能獨立發展。
于是就在今日頭條還沒想好的情況下,外界便擅自給他想好了出路—作價80億美元接受騰訊的投資。然而這事細細一想,頗有些不靠譜。内容分發領域和過去剝離的電商、搜索業務有着本質的不同,前者是騰訊繼遊戲之外的安身之本,後者則是騰訊的“不良”資産。
騰訊的另一個安身之本
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少有人再提四大門戶了,這導緻很多人都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騰訊除了在遊戲市場一馬平川之外,還是一個強大的門戶網站。
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内,企鵝媒體平台動作頻頻,其目的就是以一個内容核心,打通整個内容分發體系。有分析者按照騰訊剝離電商和搜索業務的邏輯稱,騰訊或許會以财務投資的方式入股今日頭條,這顯然是一個站不住腳的論調。因為作為社交、遊戲和門戶起家,依靠内容做大了微信公衆号的騰訊,不可能會将内容領域的控制權交托給另一家公司。這也就是為什麼天天快報強勢鋪開全國廣告,一口氣請了範冰冰、吳亦凡、TFBOYS、SNH48、薛之謙以及Angelababy等一票當紅藝人的原因。
今日頭條勢頭正猛
騰訊可以剝離“不良”資産,以财務投資的方式分拆,但是對于其核心價值絕不會拱手相讓。截至2016年5月,今日頭條累計激活用戶近4.8億,日活躍人數超過4700萬,成為繼騰訊之後的第二大資訊類平台。氣勢正猛的今日頭條也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放棄自己的獨立性。
而今日頭條CEO張一鳴本身就是一個愛折騰的人,繼大家合夥協同辦公系統創業失敗,飯否技術合夥失利之後,他接受了海納亞洲投資開始第一次獨立創業,創辦了房産信息網站九九房。
在九九房創業的那段時間裡,張一鳴充分認識了移動市場的價值,最終辭職創辦了今天的今日頭條,幾經周折之下張一鳴絕不可能隻是為了有一天再次投入另一個東家的懷抱。未來本就還有無限的可能性,張一鳴也許也曾心生疑慮,但是氣勢如虹的今日頭條似乎暫時還不太可能會步豌豆莢的後塵。
站在BAT腹地的今日頭條
國外内容分發領域的鼻祖Flipboard,在蘋果和Facebook等巨頭入局之後,估值逐年下滑呈現衰落之勢。也許今日頭條心存“不臣之心”,夢想着通過打造一個自媒體平台,在移動市場撕出一個口子,在BAT之外獨立壯大,但是在強敵環伺之下這個夢想能否實現呢?
合并之後的新美大、滴滴出行并購Uber中國、号稱七大生态的樂視以及積極轉型的小米……,過去不可撼動的BAT,似乎正在面臨雄兵的圍攻,過去不可實現的東西貌似有了一線希望。眼看着新美大等企業強勢擺脫BAT并一步步壯大,今日頭條顯然是心動了。
然而與新美大們不同的地方在于,無論是O2O還是出行抑或是硬件領域,都非BAT本身之所長,他們崛起于BAT完全陌生的領域。雖然百度做了“糯米”,阿裡做了“口碑”,但是暫時還沒有看見壓倒性的優勢,而樂視則是一個誰也看不懂的“怪物”。
但是今日頭條呢?從用戶層面來說,其他幾個領域裡,用戶往往會因為一些商家而固定使用某個APP,而讓商家換平台的遷移成本過高,即便是巨頭也一時難以攻克。但是内容領域則完全不同,遷移成本實在太低,用戶隻認内容不認平台,而且對自媒體而言,其本身就是在選擇平台為自己導流。
内容是個極度依靠流量生存的産物,而從流量分配的角度來說,今日頭條也許暫時是沒有辦法和BAT抗衡的。百度有搜索入口、騰訊有社交入口、阿裡有微博、優酷和UC等,更不要說BAT擁有比今日頭條更強的“買買買”能力,站在這個層面再來看内容,今日頭條似乎就是生活在BAT的腹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