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清明随想

清明随想

時間:2024-10-31 11:08:52

飄蓬的柳絮,通向遠處的長安街,以及“莊嚴肅穆,哀樂低回”的八寶山革命公墓,便是近年來我對清明節的印象。再久一些似乎不是這樣的。中山公園的西府海棠正是在清明時節開放,許多年前,每到此時我總要到中山公園閑逛一番,體會着清明的精神。

當然,清明節究竟的樣子,不是我的臆想說了算的。此刻,我坐在堆滿紙片的桌前,竭力構想出清明節的圖畫來——溪邊的青草地上,一些小孩兒正歡躍地放着風筝,蕩着秋千;通州的野地、海澱的泉眼,或是昌平的群山附近,幾對遊人正在談笑風生;自然也少不了繁瑣的祭祀儀式:幾杯被滿上的烈酒,一小盤稻香村的糕點,一撮未燃盡的黃紙。這一切雖易想得到,但仔細琢磨起來,總覺得離我們有些距離。如今想到通州、海澱和昌平,想到的還是新市政府、學校和天通苑、回龍觀之類的,再難勾勒出昔日純樸自然的畫面。但要說清明節與我們的距離遠,卻也不對。我們如今仍遵從着先人過清明節的形式,如今人們也在清明節掃墓、出遊,提起包括清明節在内的許多被打上“傳統”烙印的東西,我們都感到十分親切,但仔細想來,卻又感到十分陌生,就像天上的雲,看得見但卻抓弄不着。

花在清明時開,但不久總要凋去,義山詩雲:“東風無力百花殘”,正是此意。落英缤紛的季節,浸潤在“随心翻作浪”的紅雨之中,嗅着濃郁的芬芳,無疑是一種享受,但當花開盡化作泥土後,又不禁讓人心生凄涼之情。每年花的一開一落,于我象征着日漸成熟;而于我的長輩們,乃至于年長的同輩們,花的一開一落都象征着與未知力量的距離又近了一步。論來,人一生看花無非三個時候:一是孩提之時,二是自己的孩子年幼時,三便是在暮年之時。這麼說似乎是陷入傷春悲秋的窠臼之中了,但試想,不論人如何變化,花總是在清明時節綻開。一個人從年少到暮年曆盡變故,但花卻始終如一。再擴大一步,不論時局如何變動,人類如何發展,花依然在每年的清明時節開放。目送着一個又一個時代的背影,成為曆史的見證者。

誰會料到在羅馬化作灰埃後一千年,羅馬的文化又一次在亞平甯半島上複興了?這次沒有血腥的角鬥競技,沒有殘酷的奴隸制度,沒有迦太基城和斯巴達克斯的慘劇。千年來,每年清明時節的花總是如期開放,而人們卻在經曆了苦難與動蕩後達到了新的境界。不論何時,對于清明時節的向往從未停止過;清明的精神,早已印入每一個人的心裡,在痛苦與曆練中升華的人們,心中也有一幅春暖花開的景象。

不經意間,玉蘭花已經開出花骨朵,綠色正逐步渲染着我們的街道。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的空地上,在新市政府、學校和天通苑、回龍觀的建築邊上,清明正在來臨,花即将綻開。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