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便門橋附近的八瞪眼箭樓。
内城和外城組“凸”字型
1403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大修城垣,将北京的南城牆南移500多米,建在今天的前三門大街一線。以後又對部分城門的名稱做了調整,南城牆的城門還是依照原來的名字,中間稱麗正門,東稱文明門,西稱順承門。東城牆北面的崇仁門和西城牆北面的和義門改稱東直門和西直門,其餘城門的名稱都未作改動。1436年,明英宗朱祁鎮再次加固城牆并完善門樓建制,将南城牆上的麗正門、文明門和順承門分别改為正陽門、崇文門和宣武門,又将東城牆的齊化門改稱朝陽門,将西城牆的平則門改稱阜成門。這樣北京内城九門的名稱在明代正統年間最後确定下來。英宗時期加固城牆的另一項成就是将全部的城牆包砌城磚,而且是城牆裡外統一用大城磚包砌。北京城内城城牆周長近2.4公裡。其中,北城牆建造最早,不僅是最高最厚的城牆,還是浸潤曆史文化信息最多的城牆。1968年拆除北城牆時,發現在城牆的夯土層中,有大量元代磚石瓦塊。特别在城基中發現了比較完整的元代民居院落和房屋遺迹,這表明城牆是在緊急情況下修建的,而且是就近取材,連扒倒的房屋都未來得及清理。這些重要的曆史信息使北城牆的曆史文化價值大大提高。
北京城外城的修建時間在明朝嘉靖年間。起因有兩個:一是自古以來,講究有城必有郭。即在城的外圍再套建一圈城牆。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城建都城時,就建有很大的外城;二是北京城的防衛需要。從明初開始,北京城就成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軍事要沖。嘉靖年間又發生了“庚戌之變”,蒙古瓦剌的軍隊再次直逼北京城外。這觸動了修建外城的計劃。1553年年初,修築外城的工作開始啟動。按預定方案,先修南面,然後修東面,再修北面和西面。到4月時,嘉靖皇帝認為城牆應該一律用磚石包砌。到年底時,外城的南部築成,但國庫已經枯竭,工程隻好暫時停止,以後再也沒有恢複。也正因為如此,北京内城和外城組合成特殊的“凸”字型。5明城牆遺址公園局部。
美麗的正陽門。
前門箭樓。城牆角樓甕城馬面
建成的外城城牆總長大約1.4公裡。外城共開七個城門。南面三門,正中為永定門,東面是左安門,西面是右安門;東面正中一門,稱廣渠門,西面正中一門,稱廣甯門。在外城與内城連接處,各開一門,東邊的稱東便門,西邊的稱西便門。到清道光年間,因道光皇帝名字忌諱“甯”字,将廣甯門改為“廣安門”。
明代為了加強城垣的防衛,于北京内城四角城台上均建箭樓一座,其正式名稱應是城角箭樓,簡稱角樓。北京内城四座角樓唯一保存下來的是東南角樓,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垣角樓。始建于明代1436年,樓建于突出于城牆外緣的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底邊長39.45米,上邊長15米,樓高17米,通高29米,建築面積700多平方米。建築平面呈曲尺形,四面磚垣,重檐歇山頂。樓體外側向東、向南兩寬面和向西、向北兩側面均辟箭窗(射孔),共4層144孔。樓體内交金柱20根,是角樓的主要承重結構。角樓建築雄偉,形式特殊,是明清城防和城樓建築的獨特例證。在冷兵器時代,為了加強城門的防禦能力,許多城市設有二道以上的城門,形成“甕城”。另外,城牆每隔一定的距離就建一個突出的墩台,以利防守者從側面攻擊來襲敵人。這種稱為墩台的城防設施俗稱“馬面”。
明代初期,北京城的城牆并未建置馬面,至嘉靖年間,才在城牆上修築馬面172座。馬面的平面基本呈正方形,邊長大緻與城牆厚度相等,少數馬面的寬度可達30米以上,在現存的明城牆遺址公園内保存的一座馬面寬度達39米。北京明城牆。
城牆下的風景。
明城牆遺址公園。僥幸存留下來的内城城垣
民國時代,由于城牆的防禦功能不再重要,北京的城牆和城門已遭到零星拆除和破壞。1949年以後,關于北京城牆的廢存問題,曾出現過一場争論。一種觀點認為,城牆是古代防禦的工事,現今已完全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并日益阻礙和限制着城市交通的發展。另一種觀點以著名建築專家梁思成為代表,認為保留北京城牆作為城市公園和博物館。然而,決策者們沒有聽從學者們的忠告,北京城牆被陸續拆毀。僥幸存留下來的内城城垣有兩段:東南角樓附近城牆,其中,位于崇文門以東到東便門一帶的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長度最長的北京内城城牆,西南城角附近城牆,位于西城區西二環西便門橋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城牆遺址,裡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樓。從2001年北京市政府決定修複這段城牆,并以此為基礎建設明城牆遺址公園,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1540米長的城牆遺址進行了修複,最大程度保存城牆的原狀。
從小我就對冷兵器時代的戰争很感興趣,對于古代的城市防禦系統——城牆更是特别着迷,在爬過西安、南京、開封等地古城牆後,最近我又特地來到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來逛逛。雖說是明城牆遺址,但其實主體已經是一個公園。城牆的主體部分就是以前東便門的角樓及其延伸的部分。公園是免費進入的。因為公園背靠原京奉鐵路的原因,城牆也被鐵路一分為二,城牆中間穿出火車,有種奇幻的感覺。城牆雖然經過翻修,但也并不是很新,據說當年翻修城牆時,找的還是當年的青磚。之前東便門城牆這一段被各個單位、住戶侵占,在城牆上蓋停車場、單位大院、住宅,不知道當時的人住在城牆上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從側面看能看出城牆内部是夯土和石塊壘成的基底,外部加以磚牆保護,在冷兵器時代,面對遊牧民族,城牆還是發揮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整個明城牆遺址大概一個小時就能逛個徹徹底底。在工作煩悶之餘,來此逛逛,感受一下城市裡的古風,把快節奏的生活降下來很是惬意。附近還有古觀象台,如果是來北京站附近臨時逛逛的話,建議走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古觀象台-日壇公園的路線進行遊覽。
TIPS
門票:城牆免費;東南角樓:成人10元,學生5元。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崇文門東大街9号
公交:41、43、44、59、610、713、820、特2路公交車東便門站下車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