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西安古城牆美景。
西安城牆下的鼓。
城門洞内。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西安古稱西京。早在明王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采納了這些建議。當全國統一後,他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朱元璋以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為險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這個建城的熱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隋、唐皇城舊城遺址上擴建起來的。西安古城牆是明代建築,全長13.7公裡,始建于1370年,1378年竣工,這段城牆當時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的次子朱樉為秦王,藩封、府治在西安府城内同時存在,所以這座城池規模宏大堅固,再加上後來明清屢次修葺、增建,至今依然保存完好。明代擴建後的西安城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城牆每隔120米修敵台一座,突出在城牆之外,頂與城牆平,這是專為射殺爬城的敵人設置的。敵台之間距離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城牆上共有敵台98座,上面都建有駐兵的敵樓。古代武器落後,城門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這裡是封建統治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西安城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名,都有深遠的含義。西、北兩門名為安定門、安遠門,意在抵禦外侮,安邦定國;東門是大後方,故謂之長樂;南方有火神,為祈求太平,命名為永甯門。四個城門分别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城門。閘樓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橋,箭樓在中,正面和兩側設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樓在最裡,是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用圍牆連接,叫甕城,是屯兵的地方。甕城中還有通向城頭的馬道,緩上無台階,便于戰馬上下。全城共建有馬道11處。城牆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圓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轉角原狀外,其它都是方形。角台上修有較敵台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了這裡在戰争中的重要地位。城牆上外側築有雉堞,又稱垛牆,共5984個,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内側矮牆稱為女牆,無垛口,以防兵士往來行走時跌下。
最初的西安城牆完全用黃土分層夯打而成,最底層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異常堅硬。後來又将整個城牆内外壁及頂部砌上青磚。城牆頂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磚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對西安古城牆的長期保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四周環繞着又寬又深的護城河,正對城門處設有可以随時起落的吊橋。吊橋一升起,進出城的通路便被截斷。明代西安城垣曾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如今也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
城牆具有防火以及抵擋弓箭和其它投射武器攻擊的功能,如敵軍沒有裝備例如雲梯和攻城塔的情況下,無法爬上陡峭的城牆。而城牆頂端的防衛者則可以向下射箭或投擲,對攻城者施襲。攻城者因而全然暴露在開放的空間之中,相較于防衛者坐擁有堅強的防護和往下射擊的優勢,攻城者在向上射擊時顯得相當不利。如果城牆是建築在懸崖或其它高峭的地方,其效力和防禦價值将大為提高。城牆上的城門和出入口會盡量地縮小,以提供更大的防禦度。
西安古城堡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為我們研究明代的曆史、軍事和建築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西安城牆(西門)。
古城牆上遊玩的人們。
城門夜色。
永甯門前仿古開城門儀式。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
西安明城牆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城牆内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于古城區中心。西安古城牆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辟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2004年初,西安市含光門段城牆道路工程施工,陝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對西安暴露的城牆斷面進行考古調查之後,認定它結構複雜,建設的時間跨度從隋唐至現代,期間,經曆過五次大的修築。
西安城牆位于西安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自1983年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并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築煥發了昔日風采,成為西安的一大令人矚目的旅遊景觀,吸引了衆多的遊客前往遊覽。登上城牆,環顧四周,繁華的西安市容盡收眼底,城牆上非常開闊,就像一條寬闊的大道,這是在别的地方領略不到的古代文明。
坐上電瓶車,從東門出發,向北行駛,城牆的身影在我們眼前緩緩移動,每經過一座城樓,我們都會下車,逗留片刻,倚靠在城牆上,送目遠眺,細細地觀賞着西安美麗的市容。無論是鐘鼓樓巍峨的身影,還是環城公園的岸柳成行的河濱;無論是城内原始淳樸的古老房舍,還是城外高矗的現代化樓群,無不顯示出西安是一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古樸建築用它們獨特的風格保留曆史的印記,而穿梭在時間隧道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是以自己的方式活在當今的時代。如同修繕過後的西安城牆,堅城雉堞穿越時空,在向我們訴說着古老的曆史故事!而我們卻坐在現代化的電瓶車裡,體驗着古老與現代交織在一起的文明!城樓上所特有的别樣風景使悠久的中華文明越發風姿綽約。感謝舊時的工匠和現今的古建築專家,讓我們體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感動。騎行城牆上。
城牆圓角。
西安鐘樓。
高高的城牆門洞。在城牆上騎行
古城牆是西安市的市徽圖案。3100多年曆史,13朝古都的西安可以說是古迹遍地。然而,論文物古迹中,與古都居民息息相關的古建築文物莫過于西安古城牆。漫步在西安古城牆上,細細品味千年帝都的深邃與大氣。從城牆的永甯門而上,我被這宏大而古老的城牆震懾了。寬闊的城牆,班駁的地磚,無不訴說着古城厚重的曆史與滄桑。被這裡古老的建築所吸引,被這裡熱情豪放的人所感染,被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所震撼。這座城市,承載着千年文化,包容着曆史與現代的碰撞,同時也充斥着未來發展的活力。
西安城牆的厚度大于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整個城牆都是開放的,城牆上擺了非常多花燈和紅燈籠,人多,很熱鬧。我往東走去,人漸漸少了,感覺城牆的空間越來越大了。我看到兩邊的建築,視野寬闊,似乎平時的煩惱抛到九霄雲外。
後來我才知道,事實上城牆時就看到有租自行車的。于是快步找到自行車出租點。騎上車,開始城牆上的騎行之旅。北風迎面吹來,但這點凍對我來說,算不上什麼。城牆路面是用青磚鋪的,有些磨損。高低不平,所以騎得非常慢。當騎到北城牆時,人已經非常少了,發現僅僅有我一個騎行。感覺整個城牆為我而開,中間還路過西安火車站。我猜上世紀30年代,城牆外肯定算得上郊區,否則怎麼會有個火車站在城牆外面呢。天色晚了,有點冷,也有點餓,兩腳開始麻,感覺北城牆比東城牆長得多。雖然這樣,騎完整個城牆的動力依舊存在。邊騎邊停遠望城外的風光。15分鐘左右最終把北城牆騎完,然後是西城牆,最後回到南城牆還車點。
鐘樓是西安最出名的地标建築物之一,曆史悠久。如今位于西安城的中央。雖然票價有點貴,我二話沒說,就買票上了樓。鐘樓一共兩層。我在門外走一圈後,直奔二樓。走出二樓門外,能夠眺望整個西安城。鐘樓位于西安城的中央,東西南北4個方向都能夠看到西安城牆的4個城門。在二樓裡面,能夠欣賞西安各種禮儀式場合使用的馍,做得格外精緻,有小孩子滿月的,結婚的,甚至葬禮時用到的馍。總而言之,人的一生就跟馍幹上了。下到一樓,正廳舞台排着一台秦朝時期的大鐘,它是鐘樓的鎮樓之寶。可惜我們來得不巧,大鐘演奏剛結束,下一場還要等半個小時。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等了,直奔下一站回民街。
去過西安的朋友都會提起回民街。由于那裡有非常多的吃的東西,最适合吃貨。從鐘樓出來後,穿過一條街就到回民街了。街上非常熱鬧,到處擠滿人,路兩邊都是各種各樣的燒烤。烤羊肉,烤鱿魚,燒烤味彌漫整條街。
西下的夕陽,為城牆上的建築物抹上了一層金黃的色彩,暮色中的西安城牆更顯出雄壯威嚴的王者之氣概!遊覽西安古城牆,對形象具體地了解古代戰争、城市建設及建築藝術都很有意義。西安城牆。
城池。TIPS
最佳旅遊時節:西安氣候比南方幹燥許多,在西安旅遊要注意多喝水、做好皮膚的保濕。西安的最佳旅遊時間是春季和秋季,夏季去西安要做好防曬工作,中午前後太陽暴曬,氣候炎熱,還偶有暴雨。白天盡量避免到沒有遮陰的地方遊玩。不過可以去西安周邊的風景區遊玩,此時樹木濃蔭蔽日,且溫度比市内涼爽。
交通: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位于西安市西北部、鹹陽市郊,距西安市中心47公裡,有機場高速公路連通,由市區1小時左右可達。從西安市區乘出租車去機場花費為100元左右。火車:西安有四個火車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東站、西安西站,有通往全國各地的列車。客車:西安有10個長途汽車站點。
美食:西安最有特色的美食當數面食。肉夾馍、羊肉泡馍、褲帶面等都是不容錯過的美味。如果想換換口味,西安也不缺乏各地風味、火鍋、西餐等。在回民街還能品嘗到各式各樣的小吃。美食推薦:西安涼皮、葫蘆頭、黃桂柿子餅、荞面饸饹、石子馍。西北風味的面食、泡馍、牛羊肉等,對于不常吃的人來說不太容易消化,所以好吃也有度,不要貪嘴暴食。
吃牛羊肉泡馍、小炒泡馍時,最好自己掰馍,掰得越小越好,這樣做出來的味道才最佳。在回民街及其他地方的清真飯館就餐,要注意尊重回民的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