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館藏。
博物館館藏。
魯迅故居。
“年輕時的魯迅”展廳。
自孫中山先生引導的辛亥革命之後,對中國影響深遠的運動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它被稱為中國的思想啟蒙運動,而魯迅先生便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提起魯迅先生,首先想到以前語文課本裡先生的《祥林嫂》《孔乙己》《阿Q正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些文章中的情節畫面曾經讓我浮想聯翩,那時對魯迅先生的崇拜和敬仰之情至今還記憶猶新。
從宋慶齡故居出來向北,在阜成門内大街下車,就來到了阜成門内北街的魯迅博物館。跨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清靜優雅的中式小院。在綠色的樹蔭下,魯迅先生的雕塑坐落在那裡,深邃的眼神目視着遠方,敬佩之情瞬間湧滿我的全身。雕塑前的一本打開着的石刻書上,密密麻麻镌刻着魯迅先生的手稿,仿佛為我們敞開了文學的大門,使我們走進了魯迅的内心。
繞過雕塑進入主展廳,緊随魯迅先生的足迹,探尋他偉大的生命曆程。館中按時間順序以手迹、照片、圖片,形象地展現了魯迅不朽的一生。魯迅1898年到南京礦務鐵路學堂學習,在展櫃中能看到那個時代的“青年讀本”——簡單素雅的封面,隸書書寫着《侯官嚴幾道先生述赫胥黎天演論》。這本書對中國一代精英産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魯迅在礦路學堂的日子裡,想必也受到了《天演論》的啟發,奠定了思想的基礎。1905年,魯迅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時,看到中國人被日軍屠殺而圍觀的國民表情麻木。魯迅的人生道路,在這個地方發生了一次反轉,他深刻地意識到,中國國民的疾病不僅僅是身體的,更是精神的,遂棄醫從文。1918年,《狂人日記》發表,在這個時候,人們開始聽到“鐵屋中的呐喊”。魯迅說:“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于将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随後,他撰寫了《阿Q正傳》等作品,顯示了“五四”新文學的成績和力量。1926年3月18日,曆史記住了一樁卑劣的事件,也記住了魯迅的憤怒。《無花的薔薇》《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篇篇犀利的文章曆曆在目。不久魯迅結束了他在北平的生涯,從此南下。但是,這些曆史記憶最終會停留在1936年10月19日。在這一日,斯人遠遊。由沈鈞題寫的“民族魂”白色錦旗,那幾個大字的墨色之深,有直指人心的力量。終其一生,魯迅先生那股希望的火焰都在和他的生命一起燃燒。
走出展廳,參觀魯迅先生的故居。他的卧房,隻有簡單的一張桌子、一張床,旁邊的櫃子裡也少有東西。幾本手迹,上依稀可見魯迅先生當年奮筆疾書的痕迹,仿佛讓人們看見了那個皺眉沉思良久,又俯首匆匆下筆的人。腦子裡萬千的思緒随着時光流逝一點點灑在紙上,在這小屋的每一天,都是人們思想前進的一大步。離得不遠處是魯迅母親的卧房,家具還是精簡的那麼幾件兒,感覺還是那種感覺。魯迅筆耕一生,戰鬥一生,始終為人民,為民族,為真理而戰,他是一面鮮豔的戰鬥旗幟,他是那個時代的“另類”、“叛逆”,一個屬于那個時代的人卻擁有了不屬于那個時代的思想。魯迅,注定是孤獨和寂寞的。他一反傳統文人的形象,以獨特的眼光發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來吃人的本質。他終其一生不停地批判、論戰、反擊。對封建禮教舊傳統的批判,對中國曆史和國民性的批判,其批判深度和廣度是前所未有的,他始終洋溢着戰鬥的激情,他以犀利的筆鋒揭示了中國傳統理念卑污的一面,描寫了中國農民和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态,揭露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的精神創傷。祥林嫂,華老栓,孔乙己……魯迅正是通過這樣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形象對封建思想和社會制度進行批判,并通過這些警醒世人,号召人民去進行“絕望的反抗”,對社會更對人身禁锢反抗,對于這種反抗的結果魯迅是有信心的,他相信“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這是魯迅對人民和民族的希望。于是夏瑜的“墳”上有了花圈,在《故鄉》的結尾出現了“一輪金黃的圓月”。
魯迅先生為真理而戰,他一生樹敵無數,戰鬥不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像許多先行者一樣,魯迅在曆史的時空中留下了他孤獨奮戰的身影。如今,時代正在改變,一切已經或正在或也将要改變,但我們堅信,曆史中會有一些人或物将會永久地駐留,滾滾逝水不會将他淘去,茫茫時空不會使他的光芒黯淡。“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裡,那就真真死掉了。”的确,魯迅先生還活着,活在我們無數讀者的心裡。在魯迅博物館中,處處散發着書香,處處充滿着文學的魅力,處處顯示着魯迅先生一生為祖國奉獻的“民族魂”。魯迅好友劉和珍君。
魯迅創辦的刊物。
坐在書房裡的魯迅照片。
魯迅1912年-1926年在北京的生活場景。
TIPS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内大街宮門口二條19号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閉館)9:00-16:00
門票:憑有效證件登記後入内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