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北京空竹博物館 “抖”出來的文化

北京空竹博物館 “抖”出來的文化

時間:2024-10-31 10:19:57

記憶中,小時候每當看到電視上有關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影視片段,除了青磚黑瓦的四合院,狹長悠遠的老胡同,再有便是鴿哨聲、口哨聲以及“嗡嗚”在耳邊響起的空竹聲。空竹聲是北京這座城市的标志性聲音之一。會抖空竹的人聽得懂空竹轉動時那歡快的聲音,用兩根杆把沒有生命的“竹疙瘩”變成空中飛舞的“精靈”。空竹在那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的日子裡,給幾代人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從虎坊橋的湖廣會館出來一路向西,拐進報國寺西側的小星胡同,一個靜谧而又充滿了濃郁京味的四合院便出現在眼前。在這個小小的四合院外,随着一位老者手臂的抖動,繩上的空竹上下翻飛,發出悅耳的聲音。提拉,抖抛,一會兒高過頭頂,一會兒穿梭腿間,各種花樣讓參觀者眼花缭亂,止不住陣陣喝彩。而這個小院兒,就是京城最小的博物館——北京空竹博物館。

推開小院金字黑匾下的大紅木門,迎面是精緻的磚雕影壁,影壁上,一個快樂的兒童正在盡情地玩着空竹,圖案栩栩如生。據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圖案的原形是雕刻在明永樂剔紅嬰戲漆盤上的。大門東邊的牆壁上還有一幅精美的壁畫,但這幅壁畫原本不在展陳名單中,是一位研究空竹的專家在山西晉祠遊覽時無意中發現有一幅表現兒童抖空竹的壁畫,于是他用手機拍下後傳回博物館,複制後的晉祠壁畫成為博物館的“編外”藏品。

繞過影壁,是三個展廳。北房是綜合展覽大廳,分曆史、工藝、技法三大方面,以展示空竹的發展演變曆程、制作空竹技藝的流變及抖空竹的各種花樣。四合院的西廂房是傳承與保護展廳,這座展廳完整記錄了廣内街道辦事處從建空竹主題廣場、出抖空竹典籍、空竹表演進校園到榮耀地參加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墊場演出,以及在傳承與保護空竹文化方面做出的貢獻與努力。四合院的東廂房是現場演示和互動展廳,博物館特意将制作空竹所需的小車床、工具、台案等設備搬進展廳,以便讓觀衆更好地了解空竹制作的全過程。

北京空竹博物館共收藏空竹四百餘件。由于空竹屬于玩具,極易遺失或損毀,因此收集藏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博物館衆多的空竹藏品中,有兩件一大一小的空竹,看着雖然有些破舊,但卻是這裡的“鎮館之寶”。原來它們曾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玩物。兩件空竹的原件藏于故宮博物院,從未對外展出過。空竹博物館收藏的這對空竹是經過故宮授權的複制品。

北京空竹博物館收集藏品時,得到了許多玩家的理解和支持,他們将珍藏多年的空竹借給博物館展示,或者幹脆将空竹捐贈給了博物館。博物館所有藏品的背後都藏着一段有關空竹的故事。當初,工作人員聽說存在這樣一件雕有孩童抖空竹場景的明代永樂年間漆盤,便四處尋找其下落,查閱了很多書籍,但沒有找到一點信息。後來得知,這件古董藏于美國洛杉矶博物館,而在國内能一覽其廬山真面目的途徑,就是台灣某博物館館長所著的一本收藏專著,那裡面有漆盤的具體介紹和圖片。後來在潘家園舊書市場意外找到了這本書,裡面有漆盤的詳細資料和照片。根據這些資料,工作人員找到工藝制作大師重新仿制了這件漆盤,并找工匠把漆盤上的圖案放大雕刻在了博物館剛進門的影壁上,使觀衆可以在北京空竹博物館欣賞到如此珍貴的空竹見證物。如今,博物館每年都會迎來幾萬人的參觀和學習。民間手藝是一種文化遺産,它是人性和個性的,又是鄉土和民族的,它體現着人類對世界的理解和心靈追求,蘊含着人類的智慧與創造力。

Tips

時間:周二至周日9:30-16:00開館(周一閉館)

電話:010-83165726

票價:免費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報國寺小星胡同9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