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公路是西南抗戰公路的代名詞,它包括1938年打通的滇緬公路(昆明-芒市-畹町出境)和1945年打通的中印公路(昆明-騰沖-猴橋出境)。滇緬公路已經走過,接下來就是中印公路了,經過一番準備,我們從昆明直撲騰沖。
保山在我的印象之中就像一個“人”形字,左怒江、右臨滄,上通大理,下接德宏。保山是真正的春城,是雲南著名的華僑之鄉。
抗戰期間,保山是中國後方的屏障,滇西保衛戰、史迪威公路、高黎貢山、騰沖這些響亮的名字為保山增光添彩,滇西抗戰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抗日戰場從失敗走向勝利的轉折性戰役,使得保山名揚中外。
主線滇緬公路直通德宏瑞麗,它的左右兩條路線,左拐進入施孟公路直達臨滄三大口岸,右拐至騰沖或繼續北上進入怒江州。
到騰沖,遊客們一般都選擇住在古城和順,和順号稱中國第一魅力名鎮。現在從昆明到騰沖為全高速,我們早上出發,晚上就到了,要在以前,需要4-5天的時間。
如今騰沖的名氣老大了,不僅是中國翡翠第一城,而且還是中國優秀旅遊名縣和最具魅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騰沖99座火山雄峙蒼穹,88處溫泉噴珠濺玉,是中國大陸唯一的火山地熱并存地區。“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騰沖的火山最适合攀登的是火山群國家公園中的小空山。山上林木蔥茏,山頭呈截頂圓錐狀,從山頂下到深47米的火山口底部,到處可看到火山渣、浮岩和火山彈。騰沖除了火山溫泉濕地古鎮,如今又多了個雲南最美的秋色銀杏村。
騰沖也有不少名人,如早期加入同盟會的張文光、旅緬華僑領袖張寶延、和順蒙古族哲學家艾思奇等,還有中國第一位女乒乓球世界冠軍邱鐘惠。邱曾贈過我母親一副簽名球拍。
小時候常聽李爺和日本鬼子在這裡交戰的故事,往事随風飄過,李爺早入黃土,如今來到李爺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心中多了些莫名的惆怅。
和順僑鄉
我們趕到和順時已是傍晚,整個鎮子靜悄悄的,偶有炊煙升起,鎮子四周一派田園風光,微風習習,柳浪聞莺,菜花地裡花香陣陣,夕陽西下裡的天空飄着片片彩雲,果是世外又一桃源。
其實和順在雲南的地位,相當于福建的廈門,下南洋的華僑歸根鼓浪嶼,東南亞的歸僑齊聚和順。和順共有一千多戶人家七千多人,鎮裡的八大姓均是從四川遷移過來的,這裡歸國的華僑占到80%以上,因此和順不但被稱為華僑之鄉,由于早年男人均到海外淘金,再加上戰亂,和順也曾被稱為寡婦之鄉。
我們提前和鎮裡的劉老闆聯系好了住處。劉老闆的老宅為祖傳,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其祖父是學者、儒商和愛國華僑,從四川奉城幾經輾轉遷移到緬甸經營百貨土雜,1963年受毛主席邀請從緬甸歸國,在和順捐資修橋鋪路建門牌,為後人留得一個好名聲。由于其祖父名“有位”,因此老宅便名為有位名居。整個古宅為純木建築,用滇西南最為名貴的木材楸木制作而成。楸木耐腐耐蟲,如果把釘子釘入木頭,根本拔不出來。在這裡曾拍過電視劇《滴血翡翠》《大馬幫》等電視劇。院落裡有棵百年的老樹,垂下一朵朵火紅的茶花,象征着百年老鎮發了新芽。在老樹下、天井旁,劉氏後代和我們這些過路客在此小品普洱茶、坐井觀天。
和順古鎮的早晨,看到和順的婦女很勤快,也許是男人金貴吧,剩下幾位大老爺們不用幹活,都貓着等曬太陽了。
绮羅書香古村
除了和順,離此不遠處還有一個未開發的绮羅古鎮,正因為沒有開發,這裡沒有任何的商業化氣息,這倒是更适合我們這些野驢訪古探幽。
其實早期的绮羅名氣并不比和順小,當年到處遊走的徐霞客一到绮羅便邁不動腳步了,在這裡整整住了五天。绮羅分上、中、下三村,僅五百來戶人家的書香古村下绮羅在明清兩代出了11個将軍,67名進士、舉人和貢生。绮羅古鎮文化遺迹甚多,有“一宮、二寺、五宗祠”之說,隻是感覺绮羅村民内斂得很,始建于明萬曆十三年(1586年)的全國重點文物文昌宮鐵将軍把門,我隻得将相機塞進圍牆的窗縫中進行拍攝。順着小巷來到李家大院時,依然是大門緊鎖,詢問隔壁老王時,王大爺竟然像大閨女一樣害羞,躲進了自家房屋。
在村裡與婦人打探登高處,村婦答水映寺後的水尾山有山路可達山頂看騰沖全貌,我聽後大喜,直奔水映寺。水映寺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這老寺曆史比文昌宮還早,隻是這紅牆黛瓦下依舊安靜得很,隻一老者在寺外的平地上練着太極。清光緒年間的秀才绮羅人李治曾題贈水映寺一聯:“有情山鳥啼深處,無事閑僧掃落花”,把水映寺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清靜淡泊的禅院生活描繪得入木三分。
火山與濕地
來到火山地質公園。由于時間緊,在火山公園僅僅隻爬了個大空山。大小兩座空山都是火山爆發時形成的大坑,站在大空山頂上,可以看到小空山的模樣。對火山倒是沒留下什麼印象,印象最深的是滿山的梨花開了,開得那麼熱烈,開得那麼爛漫。更美好的是,少年時偶遇的海市蜃樓又出現了,清晨的薄霧漫布在山谷裡,東方升起的太陽躲在雲層中散射出耀眼的光芒,美麗的景色重展魅力。
對于濕地,我已去過若爾蓋,騰沖冒出個濕地來,顯然對它就沒有太高的期望值,聽說那門票賣到65元,因此打算隻是路過站在大門外面瞅瞅罷了。來到濕地,當地一騎摩托拉客的村民說隻要10元就可以帶我們下去走走,于是跟着村民從村子邊田埂上下到了濕地。
騰沖濕地的最大樂趣,是可以下去踩草。濕地貌似草坪,其實為水面上的草,草厚約半米,水深處竟深達6米,穿着老鄉的水桶鞋下到濕地裡,别有一番滋味,别說小孩,就連大人們進到濕地裡也像孩子一樣打鬧起來。有的鞋被陷進了泥土裡,有的則是一腳踩空陷進了水裡。不過草根被踩壞留出的空洞很小,最多隻是一隻腳進水,身體其他部位則被草皮擋住,安全性還是很高的,隻是感覺很吓人也很刺激。以前常有農民切塊草皮當小船劃到對岸,現在濕地變成了旅遊區,當地政府已明令禁止割草以保護生态了。
遊罷濕地,我們重返縣城去熱海公園看大滾鍋,其中途經櫻花谷的岔道,到櫻花谷還要二十多千米,據說那裡也是溫泉,隻不過水溫略冷一些。由于時間有限,我們隻能選擇熱海公園裡大名鼎鼎的大滾鍋了。其實騰沖到處都是溫泉,隻是大滾鍋太有名了,那大滾鍋直徑達三米多,滾燙的開水水溫達96度,四周圍上了鐵鍊,否則人一旦掉下去,立馬燙成熟排。除了大滾鍋,熱海内還有很多泉眼,如懷胎泉、眼鏡泉、珍珠泉等,各具特色,而且每個泉眼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此行我們并未忘記尋找邊關口岸的目的,騰沖有猴橋和滇灘兩個口岸。滇灘對接的闆瓦是緬甸的克欽邦第一特區,這裡曾經曆過傈僳族遷移、福建人伐木開礦、中國賭場,甚至是邦内兵變、與政府内戰等起起落落,人氣已大不如前。而猴橋是曆史上的中印公路節點,我們便駕車直撲猴橋而去。
猴橋口岸已不在
來到猴橋村,猴橋口岸的石碑老而陳舊,車輛無人看管,可随意進出,經詢問才知道原來口岸已搬遷至黑泥塘。我們越過史迪威公路橋繼續前行來到新口岸,隻見口岸聯檢大樓前排滿了大車,據從江西來的大車司機說,他們都是前往緬甸去拉香蕉的。
這次來此主要是想去看中緬友誼碑的,然而友誼碑在中國兩個國門之間,這是一段禁止通行的道路,我們隻好作罷。
口岸旁的黑泥塘是個新建不久的傈僳族社會主義新農村,本來我們是奔着中緬邊貿市場來的,但這裡的傈僳族村民看來不是做生意的料,村裡有不少像我們一樣沒頭沒腦竄來竄去的小車。找不到邊貿市場,總要找點題目和樂子,于是我們下車往山溝裡鑽。溝裡空氣清新,蟬蛙響成一片,隻見山麓坡上有一道老木栅欄,不知是不是國境線,同伴上前做翻欄狀,當了一回偷渡客。
由于沒有邊貿市場可逛,我們的時間出現了富餘,我提出騰沖還有一個廊橋可逛,大家一聽說還有廊橋,興緻都高了起來,于是驅車前往曲石的箐橋村。
箐橋廊橋
從口岸的槟榔江到箐橋的龍川江,直線距離雖然隻有40千米,但山路彎彎竟繞了100多千米才來到箐橋村。這野豬箐木懸臂橋最早叫成德橋,是因一名叫“成德”的和尚集資所建而得名,後因沿江兩岸多野豬而改名。野豬箐橋始建于明,前後經曆了從古藤橋改鐵索橋再改為木廊橋的演變。野豬箐橋飽經戰火,在抗戰期間,日軍放火燒了橋頭的中天寺。在放火燒橋時,突然天降大雨把火給澆滅了,但橋身已破敗不堪,如今的廊橋是騰沖光複後再次修複的。
來到江邊,古老的野豬箐橋如長虹卧波,整個橋身被楸木覆蓋,就仿佛一個身披蓑衣滿臉長須的老者,要多古老有多古老,若不是青山綠水下的村莊袅袅炊煙,那老橋會讓你産生回到石器時代的錯覺。廊橋下的江水在石縫中穿梭着,似弱水三千,蜿蜒東流。同伴們四處遊蕩着,尋找着最佳的位置,縱身投入水中,成了抹也抹不去的畫面。
其實對于騰沖,一次旅程是遠遠不夠的,記得秋日裡專門去尋訪固東的銀杏村,那裡有一片彩雲之南最美的秋色。與其他地方楓葉觀賞地不同的是,騰沖的秋葉是與人緊密地相伴相生的。在銀杏村,每家每戶的院落裡都有一株或多株銀杏樹。每到秋冬時節,一地的落葉灑黃了整個院落,當你在農家小院煮酒品茗,或是弄把椅子半躺半就,甚至是席地而卧在一地的秋葉上時,那種爽到極緻的心情是任何杏葉觀賞地所不能比拟的。
就要離開騰沖了,以前到騰沖要翻越高黎貢山,現在的保騰高速不是橋就是洞,将天塹變成了通途,這裡還有一條長峽谷高橋龍江特大橋,橋身離江面有90層樓高,站在橋上,風雨後的橋下雲海翻湧,巨大的橋身插向雲海深處,就像通天的彩虹,将我們引向無限風景的未來。
TIPS
保山西線騰沖邊關中印公路之旅:昆明-保山-騰沖-猴橋,單程700KM。
西線主要景觀:火山群國家公園、疊水河瀑布、文廟、北海濕地保護區、熱海、國殇墓園、和順古鎮、绮羅古鎮、猴橋口岸、史迪威公路吊橋、野豬箐木懸臂橋、龍特江大橋、雲峰山、固東銀杏村、黑魚河、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等,從昆明到騰沖,全程約1700KM。
保山東線怒江保衛戰之旅及施孟公路文脈之旅:保山-60KM-施甸-20KM-姚關-40KM-舊城-60KM-勐糯-80KM-怒江/松山-50KM-潞江壩,全程310KM,自駕走馬觀花至少1天時間。
東線沿途景觀:施孟公路文脈之旅(勐波羅河水上坡觀景台、大關破象陣遺址、姚關大峽谷、滴水崖、姚關古鎮),怒江保衛戰之旅(怒江大橋、雲南公路博物館、松山戰場遺址、惠通橋、團結橋、孟糯佛塔)。
其他沿途景觀:國家級曆史文化名村鎮保山市隆陽區金雞鄉,省級曆史文化名鎮保山市闆橋鎮、保山市隆陽區蒲缥鎮,省級曆史文化名村保山市隆陽區水寨村。
當地名小吃:騰沖餌絲大救駕(2012年獲中國地理标志證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