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别人不想看到的事實1(節選)

别人不想看到的事實1(節選)

時間:2024-10-31 07:45:43

李傑和我都當過知青,巧得很,當年他插隊的地方離我插隊的地方隻有幾十公裡,兩地的鄉俗非常接近,屋子裡都挖有一個巨大的洞,上面蓋着木闆,裡面窖着幾百斤紅苕—那是整整一年賴以生存的主要口糧。李傑講起當年參加縣裡的籃球代表隊,最大誘惑是白米幹飯可以随便吃個飽。40年前,下鄉插隊的這些青勾子“巒兒”十六七歲,吃長飯的年齡,幸運的和占中國總人口八成的農民一起,經曆了難以吃頓飽飯的近乎赤貧的年月,這對于他們日後怎樣“看”世界,尤其是怎樣“看”貧困和底層,影響深遠。透過照相機鏡頭去看生活在大涼山腹地的彜人,李傑始于1980年代,但他對布拖彜人的拍攝沒有停留在80年代那陣風上面,他以罕見的執拗和老農般的耐力一意孤行,直面大涼山彜胞“活着的真實”,既是李傑骨子裡帶來的,也跟他青春期的農民經曆有關。這種“活着的真實”,後來在李傑的布拖和境外兩個群落的照片裡如影随行,圖像語言直截了當,沒有含糊。

1990年代,是中國紀實攝影的黃金年代,大批攝影人突破政治圖解和唯美情趣的重圍,開始奉行多元的道德标準和使用更為豐富的圖像語言,去關注跟自己生命體驗有關,跟自己情感有關,跟社會進程有關,然而遠離所謂“主流社會”的題材,大量的被社會忽略甚至被遺忘的人群和他們鮮為人知的生活,通過專題性的攝影報道成為各大媒體的新寵,圖片故事的觸角深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揭開了生活表面虛假華麗的面紗。但其緊跟社會熱點與媒體注重時效性的特點,又讓專題性的攝影陷入兩難的尴尬:是淺嘗辄止還是深入探究?成了一個問題。這個時期,個别有良知、有眼界、冷靜而理性的攝影師躲開喧嚣,“潛伏”下來,傾其全力,投入數年時間咬住一個選題,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性的拍攝。這種工作方式,除了大量的時間與物質投入,還需要跟随内心和直覺的勇氣。采用這種工作方式的中國攝影師不多,北京的呂楠應該是較早的。

一路走得很順的李傑,90年代後期突然沉寂了下來。直到2007年我們見面,我才知道,他在生意最火的時候居然一下子關掉了自己的公司,一心投入大涼山彜族村落的拍攝。2008年《布拖記事》出版,給了曾經長期堅守紀實攝影但突然又轉向嘗試“當代”的攝影人們一個意外,更意外的是,2009年,李傑将一本厚重的大書擺在了我們面前,關注的對象依然是被“主流社會”忽略不計的貧困族群。李傑把布拖和中季倫、莫洛哈拉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和探究,不僅是因為中國攝影師在21世紀有能力走出國門去拍攝,更隐顯了李傑對貧困現象頑固的不棄不舍。李傑關注的布拖是中國最貧困的農村,而他關注的中季倫和莫洛哈拉,則是在當地被視為“賤民”聚集的邊緣群落,其中大多是喪失了土地的農民。

中國從封閉的農業國一下子跨進了“全球化”行列并名列前茅,沿海地區及主要中心城市向世界展示了巨額的财富,但巨大的東西部差距、貧富差距,世人皆知。不錯,“貧困乃是人類一種普遍的現實”,可是,我們是否還能懷揣“普遍的現實”就心安理得?這樣的貧困人群影像與關于貧富的思考,可能是一些人并不想看到的事實。

李傑的攝影實踐,是他對自己内心的追問。他用照片講述的全球化背景下亞洲不同區域村落的貧困百姓日常生活,是一個有良知的藝術家對“全球化”的思考,是一個早在1990年代就積極參與當代藝術的當代人對“當代”究竟為何物的反省。

2010/1/20寫于深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