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屺瞻(著名畫家)
2017年高考北京卷語文作文候選題目之一跟攝影相關:“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将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展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輝煌成就,你會選擇怎樣的畫面?請展開想象,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寫一篇記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記叙,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上一次攝影出現在高考作文題目中還是2014年的高考廣東卷,這次高考作文再次關聯攝影,挑動了不少攝影人的神經,不少網友開始調侃,國家對攝影越來越重視了。這個題目看上去并無特别之處,不過在筆者看來,每一個攝影人都可以先放下手裡的相機,用紙和筆寫一寫這篇作文,如果是你,你會拍些什麼内容。
現在,國内攝影人選擇的拍攝主題越來越雷同,呈現形式也越來越沒有創意,簡單來說就是“盲從”和“盲目”,筆者曾參與過幾次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攝影作品征稿過程,從最開始湧現出大量的作品,極大地豐富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影像庫,到後來類同作品越來越多:拍攝主題相同;拍攝技法相同;拍攝角度也相同,以至于你會懷疑這就是以前入選過的作品,唯一不同的是拍攝者。風光攝影也是重災區,攝影人在一起交流拍攝經驗的時候,通常第一句是問:這是在哪兒拍的?至于楊家溪的牛、桂林的魚鷹、小東江的漁網和紅土地的老漢、大涼山的學生……不勝枚舉,甚至連濕版、藍曬、鉑金、銀鹽手工着色等手工工藝影像作品也是一窩蜂出現。這裡面不乏有對經典作品和攝影師的崇敬和緻敬之意,無可厚非,但你總不能一直都躲在前人作品的影子下面吧?模仿完了就應該創新了吧?可很多人在放下“盲從”之後就隻剩下“盲目”,不知道自己要拍什麼,怎麼拍了。
所以,當你不知道要拍什麼的時候,不妨放下相機,寫一個拍攝提綱,就像“共和國,我為你拍照”一樣,把你能想到的都寫下來,拍攝的時間、地點、人物,能有多詳細就寫多詳細,這就是你的拍攝作戰計劃書。在制訂拍攝提綱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選題是不是已經被很多人拍攝過了,你的拍攝手法、拍攝角度是不是已經被人用濫了,在不斷的思考和調整中,你的拍攝計劃會越來越具有創新性,可操作性同樣也會越來越強,屆時在實際拍攝中無論遇到怎樣的問題,你的拍攝都不會陷入“盲目”,在你面前将會有廣闊空間展示你的攝影才華。
最後,等待高考閱卷結束後能欣賞到那些高分作文,期待參加高考的學生中那些熱愛攝影的人,能寫出優秀的文章,期待着他們還能将自己的文字以影像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
陳傑這組《懸崖上的村莊》是近年來難得的與衆不同的“大涼山的孩子。”責任編輯/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