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譚佩裡翻譯:桂南
洛蒂·戴維斯
LOTTIEDAVIES
現居倫敦,是獲得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提名并榮獲多座獎項的資深攝影人,在藝術、肖像、旅行、新聞攝影報道以及商業攝影方面均有所建樹。
通過攝影畫冊總能看出某些奇妙的東西,這是無疑的。攝影畫冊可以做到設計華麗,印制精美,并放在一個漂亮的翻蓋盒内,令人愛不釋手,并且限量版的畫冊更招人喜愛。對目前這種熱衷于出版攝影畫冊的行為,我本人持保留态度。看着那些狂熱、癡迷的收藏者的表現,不禁讓我聯想起20世紀80年代,人們為了得到一張最新單曲,竟然在唱片店外面排起長龍的情景。
令我擔心的是,人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淪落到不去欣賞優秀的影像作品,而熱衷于得到一套獨家簽約的限量版畫冊。我擔心有一天,照片沒什麼事了,攝影畫冊倒成了趨之若鹜的東西。還有就是,有些攝影畫冊做得确實不怎麼樣。打住吧,别因為“出書”聽起來很爽,而讓攝影畫冊泛濫成災!
制作攝影畫冊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我們要給讀者奉送什麼樣的視覺體驗?我們當然希望一個攝影項目就是一段與衆不同的旅程,而不是同樣的攝影作品再一次拿來展示;我們還希望它是一次更加貼心的體驗——那種你可以花時間一遍又一遍回味的體驗。
目前常見的攝影畫冊有三種:第一種——由出版社出資、印刷和發行。這種畫冊的利潤是可以期待的。它的出版目的是展示新作品、伴随展覽、補齊攝影師的全部作品。
一些知名的攝影師都走這條路線,如帕爾(Parr)、貝利(Bailey)、萊博維茨(Liebovitz)以及索思(Soth)。對出版社來說,這些攝影師的事情很容易搞定,無需花費大的工夫。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沒什麼名氣,所以隻能做第二種選擇——通過一些私人機構資助出版畫冊,但也隻是有些人可以這樣做,然後再由實際出版人自行出版和發行,不過得讓他的親朋好友為這筆費用買單,大概是幾萬塊錢。
采用這種模式出書的攝影師幾乎,甚至說根本掙不到錢。但卻可以給你的畫冊換來認可的圖章:你擁有一本真正的書,就擺在書店裡!“出書”的意義不在于賺錢,而在于揚名立萬,是吧?
第三種選項是藝術家出書,自籌資金、自主出版。即使再貴,即使沒有正規出版社提供的專家意見、聯系人和發行人也在所不辭。盡管這類書籍的數量越來越多,但事先很難知道它們是否有什麼過人之處。不過直覺告訴我們,這類書不會有太多的優點。再者說,如果作品真的不錯,出版社豈能不接手?不可能!對出版社來說,作品的質量并不重要,賣點才是關鍵,而這兩者并不總是同時具備的。
如果你是無名之輩,又不能提供資金,那麼出版社就沒有動機為你花錢了。無論你的照片多麼精美,多麼重要,多麼能改變生活,出版社也不願意為你承擔風險。去年我曾認識一位著名的出版商,我問她一本攝影書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她說:“有一位名氣大的作者,或者有一個在網上排名最佳的書名,”得以看出這些都與書的内容毫無關系啊!
但是,随着數碼打印技術的問世,現在很容易就能印制一本小書了,于是,近年來自行出書的勢頭漲勢兇猛。由于過去印刷貴得離譜,從而導緻“出書”之人猶抱琵琶半遮面,當時很多人都可望不可及;以前我們很需要出版商,現在我們不要了。
不過,我個人認為,容易出書并不是我們出書的一個充足的理由。對于多數人來說,你很難把書銷售給“朋友圈”以外的任何人。即使真的賣出去了幾本,也可能有違你出書的初衷。這并不是說你的照片不好,而是因為你沒有門路把書賣給水落石出的顧客,你沒有自己的公關團隊。最悲催的莫過于一箱箱真正的好書賣不出去,被塵封在工作室的一個角落裡,而愛書之人卻不知道好書的存在。
我們需要精美漂亮、有視覺沖擊效果的攝影畫冊來展示優秀的影像作品。如果它們蛻變成了一堆原封不動包裹在玻璃紙内的東西,标着很低的價格再放到購物網站上出售,我會非常非常生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