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采訪:崔靓
趙青ZhaoQing
《中國青年報》圖片編輯組照《北京:電視機裡的奧運會》曾榮獲第52屆荷賽體育特寫類組照一等獎
“現在鳥巢附近經常播放《北京歡迎你》,每回我路過那裡心裡感觸都很多。”
2008年的夏天,112年前的那場奧運會終于來到了中國,來到了北京。在經曆了一次失敗的申奧之旅後,北京在新世紀元年迎來了第29屆奧運會的主辦權。之後的7年時間,北京上上下下都在為這場規模宏大的賽事付出着超越常人的精力,連胡同裡的大媽大爺都張羅着學起了外語。
在這樣一個全民奧運的環境下,趙青,一位傳統媒體的攝影記者,在日積月累的觀察訓練下,卻跳出常規視角把鏡頭對準了電視,将這一視覺載體轉換為視覺元素,呈現出作品《北京:電視機裡的奧運會》。“它不是圖片新聞,不以傳遞信息為主,更多融合了當代攝影以及其它形式。它更開放,更多在表達攝影師的觀點和态度。”在傳統體育攝影領域,瞬間之美、運動之美的視覺語言長期占據了主要位置,這一視角的打破,也吸引了荷賽評委的關注,作品榮獲第52屆荷賽體育特寫類組照一等獎。
北京一家大商場的電視屏幕上,中國的NBA球星姚明在一場奧運比賽中
北京後海酒吧區的電視投影牆上,選手正參加2008年奧運會的柔道比賽
北京一戶人家的電視裡,奧運選手正參加乒乓球比賽。左邊的這位女孩兒李佳薇,生長在北京,現在已經加入了新加坡國籍
北京一戶外來打工者家内的電視裡,一位拳擊運動員正歡慶奧運比賽的勝利這組作品是如何誕生的?
記得是奧運開幕後的第三天,完成規定任務後回單位,當時部門裡有台電視機正在播放奧運比賽,這個場景啟發了我,覺得可以嘗試拍一下。
除此之外,這組照片的誕生或許與這些因素有關。
一是情感積累到一定程度。2008年那個夏天整個北京都在為奧運做很多最後的準備,我也拍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我記得那個夏天特别的熱。大中午40攝氏度的天氣下,老的少的,大大小小每個人都在流汗。這個城市中的每個人,從上級領導到普通市民,都與奧運會産生了關聯。現在鳥巢那裡經常播放《北京歡迎你》,每回我路過心裡感觸都很多。這就是情感積累到一定程度的體現。
二是時代在發展,媒體的傳播環境在改變,攝影的理念也在發生變化。最早的體育攝影,重在還原現場、表述信息;但如今技術的革新讓這些成為了基本而不是目标。在這樣的傳播環境,這樣一個曆史脈絡之下,這一代的攝影師就會做一些改變。這就是這組照片形成的一個邏輯。
第三點也跟我工作平台的屬性相關。這裡有老一輩如賀延光老師留下的新聞攝影的優良傳統,同時也是國内第一家推出攝影專題版的報紙。這裡講專業,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它鼓勵你做新鮮的嘗試。
這組作品拍攝場景的選擇标準是什麼?
這和作品最後的編輯思路是一脈相承的。好照片有的是拍出來的,有的是想出來的。所以我在拍攝時會有意去尋找構思好的場景。一是有中國元素和中國符号,二是同時又有西方符号,三是彼此的符号在發生關系,可能是沖突也可能是關聯。四是不同階層的家庭。有富裕也有普通,有年輕人喜歡的地方也有老年人常去的,有熱鬧的有安靜的等等諸如此類。
北京一家茶葉鋪的電視裡,選手正參加奧運會短跑比賽我的這組作品,拍的是一個個空房子,也沒有人,但你能看到人氣,看到熱乎勁,看到住在這裡人的狀況、命運、喜怒哀樂。
報選荷賽的這組作品,編輯思路是什麼樣的?
如果說拍攝時間是七、八天的話,那麼在編輯上花的時間會更多。首先每一張照片不能有毛病,二是要有各種符号、元素的存在,三是彼此間要有關系。電視機裡是一個世界,它所在的空間又是一個世界。屏幕裡的小世界應該和外面的大世界産生關聯,有的是沖突的,有的是接近的。每張照片之間也要有節奏來貫穿。所以這組作品更多是表達差異、沖突、融合,整體是一個并列式的結構關系。
一張好照片應該是什麼樣的?
這個問題雖已老生常談,但卻一直沒讨論出結果。什麼是一張真的好照片?過去這個“真”可能是指真實,但現在我更願意說它是一張真誠的照片。攝影師拍照,在一定程度上會傳達觀點和看法。這個時候,你就要真誠地表達,不能作假,也不能虛情假意。另外,我也認為這個标準應該放在一個特定的語境裡來說。過去“一張”是好照片,但現在“一組”的概念出現了。它的空間大了,不僅僅是一張照片,照片間的關系,照片編排的節奏和韻律,都是這個作品的一部分。
你在拍攝中,更多關注人、情緒、關系,還是照片背後的故事?
人、情緒、關系這些都是表象,到最後都是一體的。我們在理解一件事時是從整體上進行把關,不是一個個的碎片。比如我的這組作品,拍的是一個個空房子,也沒有人,但你能看到人氣,看到熱乎勁,看到住在這裡人的狀況、命運、喜怒哀樂,看到攝影師的想法和觀點。
北京一處胡同小賣鋪外的電視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正在奧運跳水比賽的頒獎儀式上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