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她們”這一代

“她們”這一代

時間:2024-10-30 11:01:59

因《我們這一代》而名噪攝影圈的肖全,其實在2003年便将鏡頭對準普通人。他旅行、拍照、接觸不同膚色的人,盡管不再拍名人,但他依然在記錄時代。因拍照與許多女性結緣,而他在重慶長拍攝了300多位重慶女性,長達半月馬不停蹄的拍攝創作。迎來的是史無前例的創作體驗,照片背後是說不盡道不完重慶女人的故事。

妲妲兩姐妹,湄公山莊,2013年

肖全XiaoQuan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他所拍攝并出版《我們這一代》《我鏡頭下的美麗女人》《跟着馬克·呂布拍中國》所記錄一代人物肖像與曆史的發展變化對中國攝影史具有深刻重大意義,并多次斬獲國際獎項。《時代肖像—肖全鏡頭下的重慶女人》展覽地點:重慶南濱原·美術館展覽時間:2017.6.17—2017.8.10他把這一代最牛的牛鬼蛇神一網打盡了

肖全的火,捆綁着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藝圈。那些在今天占據着中國文藝半壁江山、占領着當代文藝青年心頭至高點的詩人與藝術家:顧城、王朔、三毛、楊麗萍、張藝謀、陳凱歌、姜文、窦唯……全都在他的鏡頭裡,以一種雛鷹般的、青澀又狂妄的姿态,真實而又真情地出現。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社會從即将崩盤的邊緣慢慢恢複元氣,每個青年都在尋找“武器”,激情高亢,要用手中的手藝來表自己。八十年代末,鐘鳴等人創辦的地下刊物《象罔》,這本影響中國當代詩歌至今的雜志“像小精靈一樣到處跑,當然跑得最多的還是知識分子這個圈子”。《象罔》第二期在成都的文藝青年間傳閱,複印的紙張,簡單的設計卻承載着最先鋒獨立的内容。内頁中,印着美國詩人龐德手柱拐杖,目光堅毅的照片。佛教的修煉就是一撚之差。紙張在手指間“一撚”,肖全為這張照片所撼——中國的藝術家需要這樣的照片——“我仿佛接到一個旨意:去給更多的人留下這樣感動自己又感動别人的照片吧!”肖全舉起了相機,為這一代藝術家留存影像。

以成都為軸心,肖全出走全國,在不足十年的時間裡,他把“這一代最牛的牛鬼蛇神一網打盡了”。1996年,他整理出版畫冊《我們這一代》,從此,他成為了“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有人眼紅質疑,說是名人成就了他。詩人萬夏卻說:“肖全既是那個時代的參與者,也是見證者。”他帶着對文藝界的天生敏感性,與一個個詩人、藝術家結交,說服他們帶他去看小時候住過的房子,聊人生和哲學,再用鏡頭記錄下他們旺盛的才氣與自然的真實面貌。肖全是“這一代”的第一記錄者,也是其中一分子。

在《我們這一代》裡,時間最晚的一張照片,是1997年拍攝的,一個年輕人在天安門舉着鄧小平的照片,莊嚴肅穆的站在人群中。“我們這一代”是生于毛澤東時代,成長于鄧小平時代,這張照片告訴他自己也告訴觀者,時代結束了。“我們這一代”已成為曆史的肖像,而肖全也找到了新的重心,在平凡的河流裡,在普通人間記錄時代的痕迹。

《我們這一代》是座山,一直存在,然而我要去體驗别的東西了

肖全喜歡一個人去爬山,吭哧吭哧、氣喘籲籲爬到山頂,就盤腿坐在那裡,看浮雲看夕陽看山的那一邊。有一次在雲南,他突然打電話給朋友,說自己突然就懂得了什麼叫做山——就是天黑的時候你看不到它,有霧的時候也看不到它,而天亮後霧散去了,才能看到它。它是那樣的沉着、那樣的堅定、那樣的有力量,它寬恕那些不懂它的人從腳下經過,懂它的人即使離它再遠,心也接通在一起。電話最後,肖全說:“《我們這一代》就像山一樣,一直在那裡,但我覺得我可以體驗别的東西了。”

20世紀初葉,奧古斯特·桑德透過笨重的木制大相機的鏡頭,從毛玻璃上觀察自己的同胞,為日耳曼人留下珍貴的影像。進入21世紀,肖全選擇為這個嶄新的時代裡最平凡的人、最有趣的人,留下最有尊嚴的、最動人的肖像照片。2012年,他為聯合國一個公益項目《我們期望的未來》拍攝32位中國老百姓;2015年,他在昆明發起普通人的拍攝項目,2016年在南昌洪都、阿壩的金川,2017年,他在重慶招募200位普通女人為其拍攝個人肖像。除去身份的枷鎖和桎梏,人性的光輝在一個個普通人的眼中溢出,比拍攝明星,讓肖全更興奮,他感受到更多力量、更多美感。

2013年,肖全闖入了雲南西雙版納妲妲姐妹的世界裡。前幾年,他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他在巴西裡約熱内盧感受“上帝之城”的狂歡,在古巴尋找海明威的印記,在尼泊爾的佛教誕生地藍毗尼頂禮膜拜……他學會了觀察普通人的生活,學習與大自然相處。與妲妲姐妹的相遇,讓他真正地發現了“普通人微小卻充滿力量的光輝”。妲妲姐妹——林妲、宛妲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裡,是德國生态學家馬悠博士和著名環保工作者李旻果的孩子,一雙姐妹自幼生活在雨林裡,以花草為首飾,用野果的漿液作畫,數着蛤蚧的叫聲入夢,赤着腳在溪澗裡奔跑,在青蘿藤蔓上歌唱……她們會蹬着小細腿像小猴子一樣靈巧地爬上樹,然後高傲地指着肖全,挑釁他“不敢上來”,他拿着相機仰望她們,如城市裡唐突的闖入者已經得到主人的許可,肆無忌憚地記錄她們在千年的森林裡如精靈般飛翔,而姐妹倆,仿若相機從不存在。精靈般的女孩,讓他感動感恩:“無論作為一名攝影師還是一個普通人,這一生能與林妲、宛妲相遇,都是一件幸運的事。”

2017年4月,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今日·肖全肖像》展覽,展出的作品除了演員周迅以及為數不多的幾張老照片外,其餘都是普通人的普通面貌。20年過去,肖全仍然是柏桦口中那個“易感動,帶着發現的激情和快感”拍照的人,即使鏡頭裡的人變成了普通人,他敏銳的鏡頭中仍然記錄着當今時代真實的參與者。

《楊永珍(右)與小夥伴》,金川,1990年9月

三毛是肖全的第一扇門,現在他又回到門口

肖全曾說,三毛是他的第一扇門,他用高貴、堅強的鏡頭去表現她,拍出如杜拉斯一般的神情;而楊麗萍是他的夢想,第一次在電視裡看到她,他就對家人說會成為她的朋友,即使容貌老去,楊麗萍也願将自己交給他拍;易知難的悲傷隻在肖全的鏡頭裡,這張照片讓無數女人發瘋——一輩子要有一張這樣的照片就好了。感謝上帝,派他來拍下這些女性最美的靈魂。

今年年初,在重慶黃桷垭三毛故居,肖全在茶館遇到一個山城姑娘,他請她拍照。一筐枇杷做道具,山城姑娘她提着一籃子枇杷從三毛的舊屋裡走出來,光有些眯眼,他有些恍惚,與三毛相處時的回憶撲面而來,那一刻他覺得很滿足,就像當初三毛換上乞丐裝在河邊走來走去,他得以再一次跟時代敏感地接通了。重慶女人就是這座城市的名片,她們自信獨立、豪爽大氣、敢為人先,具有時代特質。他帶着久别重逢的重慶女孩“小三毛”去黃桷垭拍片;跑到長江邊上約美院學子拍片,一同坐船、喝茶、嗑瓜子,享受完全放松的人生,他還挑出一個女孩在江邊修橋臨時搭建的塔基上演繹一把自由女神的戲碼,拍照時人物的頭頂正好有個跨江的橋,橋上正好有輛火車駛過,背景是正在建設的魔幻氣質的高樓大廈……“世界太大了,我能有幸碰見的女人微乎其微。她們有意無意被我遇見,闖進了我的黑匣子裡面,成為我影像檔案裡面的人物。所以我就特别想獲取一個展示她們的機會和責任。”對于拍攝重慶女人,肖全更多了一些責任和義務。作家三毛,成都,1990年9月

徐婉瑩,徐雪瑩,服裝設計師,重慶,2017年6月

範光碧,退休工人,重慶,2017年6月

劉暢,美院學生,重慶,2017年5月2017年6月17日,重慶原·美術館以《時代肖像——肖全鏡頭下的重慶女人》為名,展出每一個像三毛,卻又獨具個人魅力、閃爍着時代光輝的重慶女性。她們與這個時代一起被肖全呈現在鏡頭裡,卻也陪着肖全,回歸到攝影的初心。

2017年的春天無疑是屬于肖全的。幾乎同一時間段,他分别在今日美術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官舍會空間開展,其中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回顧《我們這一代》,今日美術館展出普通人的影像,而官舍會空間則展出肖全在行走世界時的作品。盡管影像的形式有所不同,但他用本能記錄着時間與變遷,單純透明,如一泓清水,在他的鏡頭裡,我們得以一遍又一遍地觸碰時代的光輝,感受它的質地與溫度。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