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演奇幻瑰麗太空大戰和星際狂想的《星球大戰》和《星際旅行》不同,近幾年的太空科幻片更注重寫實質感,基于已有的太空科技和科學理論,營造出真實接地氣的科幻氛圍,《異星覺醒》亦如是。故事時間設定在現代,發生地是環繞地球的國際空間站,片中大部分物品并不具備太多未來感,“科幻”的主要成分在于對“異形物種”的塑造。影片中,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和科學家們在執行特别任務——分析火星探測器帶回的火星土壤。一名黑人科學家發現了生命細胞,在實驗室中将它培養長大。細胞變成可任意改變形狀的透明生物。正當科學家們沉浸于同外星生物接觸的喜悅時,恐怖殺戮的陰影也向他們襲來。
塑造火星生物“恐怖形象”的手法,來自于好萊塢怪獸片的常見套路。“怪獸”無論大小、無論種屬,皆具有不亞于甚至高于人類的智能,讓人類陷入“貓捉老鼠”的亡命遊戲中;它們還具有極強生存适應能力,上天入地下海無所不能,抓無可抓、防不勝防;最核心的看點是,“怪獸”極其強大與殘忍,仿佛是達爾文進化論最黑暗殘酷的呈現,對人類展開無情追逐與血腥殺戮。好萊塢怪獸片中的“怪獸”塑造,大都是出于娛樂效果的考量,進行誇張化、恐怖化的商業手法處理。人類面對“怪獸”,既要“鬥勇”,更要“鬥智”,找出怪獸的軟肋将其消滅。《異星覺醒》也是“好萊塢怪獸片”套路下的标準産品,火星生物出其不意地向空間站中的人類發起攻擊,原本平靜溫情的太空之家頓時血光四起。空間站裡的人一個接一個喪命,想出的辦法都次第宣告失敗。最終幸存的兩個人,策劃出引誘怪獸同歸于盡的終極計劃。
影片最為核心的新鮮元素和看點是火星生物這種“異形”,它令人難以言表的詭異形态、超強的智能和太空生存能力,都會令觀衆過目不忘。影片中,人類同它的智計較量以及千鈞一發的驚險時刻,也營造出足夠的劇情張力。此外,影片還具備類似《地心引力》的特質,為觀衆帶來幽閉空間的驚悚感、太空逃生的危機感以及舍己為人的悲情感。
由于《異星覺醒》本質上是套路化“怪獸片”,故而片中角色和情感塑造并未如《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和《火星救援》那般強大,所以需要傑克·吉倫哈爾、麗貝卡·弗格森、瑞恩·雷諾茲、真田廣之這樣的全明星主演陣容,用各自的明星氣質來撐起角色魅力。所幸以上幾位不辱使命,人物完成度頗高,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