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4月開始,連續數年成績喜人的國内影市逐漸回歸理性;到了今年上半年,在監管力度加強與觀衆口味提高等多重作用下,電影票房愈發成為考驗影片質量的标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下半年的國内影市和票房走向值得期待。
近年回顧,票房走勢溫和
2012—2016年,最近5年6—12月的累計票房依次為約98億元、約124億元、約185億元、約270億元、約248億元,7個月的票房分别約占年度總票房的57%、57%、63%、61%、55%。這一區間的票房在年度總票房中的占比,基本都維持在55%—65%之間。從增長情況來看,2014年和2015年的6—12月,票房的同比增幅分别為50%和47%;到了2016年,這一放映區間的票房同比數據微跌8%左右。因此,在剛剛過去的3年間,内地影市經曆了由“爆發”到“冷靜”的票房曲線,帶來驚喜,引發錯愕,然後迎來思考。
由2012—2016年每年中下旬7個月的票房走勢來看,5年間,票房下跌的月份共有6個,其中有5個集中于去年。但2016年這5個月的票房隻是低于2015年的同期票房,且跌幅并不很大,整體來看還是高于其他曆史同期,走勢較為穩定。5年間,12月份的月度票房曾出現兩次下滑,因此有觀點認為,曾經很重要的“賀歲檔”,在内地電影市場的高速發展中,相對于其他檔期的快速崛起而言,地位逐漸變弱。
近5年的6—12月,票房最高的月份為2015年7月,月票房累計報收約55億元,這個月出現了《捉妖記》《煎餅俠》《西遊記之大聖歸來》3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不僅帶動大盤上漲,也使“暑期檔”這個長達3個月的檔期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截至目前,中國影史票房突破10億元的影片共有34部,其中,“春節檔”産出12部,排在首位;“暑期檔”産出7部,緊随其後。
“暑期檔”百花齊放對于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暑期檔”是件“舶來品”,是在近幾年内地電影市場逐步發展成熟的過程中漸漸形成的,曆史不算悠久。我國的“暑期檔”泛指每年6月1日—8月31日這段漫長的時間,曆時92天。
從2013年開始,我國“暑期檔”的電影票房連續3年增速維持在30%以上,尤其是2015年,僅《捉妖記》《煎餅俠》《西遊記之大聖歸來》3部國産影片的票房總額就約為45.6億元,加上6月初的《侏羅紀世界》(累計票房約14.2億元)和8月末的《終結者:創世紀》(累計票房約7.3億元)兩部進口影片在檔期首尾呼應,這5部中外影片的票房總額約67億元,推高了整個檔期大盤。3個月最終報收約125億元,同比增幅38%,這一票房總額是2011年和2012年同期的3倍多。
2016年出現了轉折。去年,“暑期檔”票房走勢先揚後抑,6月雖然有《魔獸》《X戰警:天啟》《驚天魔盜團2》《獨立日:卷土重來》4部進口影片入場,可7月後國産影片的表現卻中規中矩,僅《盜墓筆記》在檔期尾聲勉強突破10億元。最終,“暑期檔”國産票房三甲《盜墓筆記》《絕地逃亡》和《寒戰2》的票房之和報收約25.7億元,與2015年三甲之和相比減少近20億元。
今年已經開幕的“暑期檔”又會給内地影市注入怎樣的活力?
6月,進口大片帶熱大盤。自6月2日起,《神奇女俠》《新木乃伊》《異形:契約》《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等進口大片陸續登陸内地院線,這一體量與曆年同期基本相當。
今年6月上半月并未出現票房能匹敵去年同期《魔獸》的進口影片,截至6月15日,累計票房約16.6億元,同比下跌約5.8億元,跌幅近26%。單片票房排名前5的影片依次為《神奇女俠》《新木乃伊》《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摔跤吧!爸爸》《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雖然體量和國别不同,但全部為進口片。其中,《神奇女俠》和《新木乃伊》15天分别報收約4.9億元和約4.5億元。不過,相對于今年上半年頻頻進入“10億俱樂部”的進口影片來說,6月上半月票房冠亞軍的市場表現與觀影口碑遜色不少。
6月最受國内觀衆期待的進口片,當屬6月23日公映的《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變形金剛》系列影片的前4部作品分别于2007年7月(約2.9億元)、2009年6月(約4億元)、2011年7月(約10.7億元)、2014年6月(約19.8億元)與國内觀衆見面,全部選擇了内地“暑期檔”,且均取得不俗成績——2014年上映的《變形金剛4:絕迹重生》還曾在當時拿下内地影史票房第一。截至目前,中國内地影史單片票房排行榜上,“變4”排在第5,“變3”排在第30,《變形金剛》系列毫無争議地成為中國市場的現象級影片。“汽車人”每一次回歸,都令市場和觀衆充滿期待。
7月、8月,你方未唱罷,我方已登場。論影片數量,沒有哪個檔期能拼得過每年的7、8月。從近年“暑期檔”月度票房的走勢中不難看出,盡管電影市場每到6月就會被進口大片帶熱,但“暑期檔”月度票房具有明顯優勢的多為7月。對于這期間上映的影片來說,競争環境樂觀來看可稱之為“激烈”,悲觀來看就是“慘烈”。市場上影片供給激增,包括國産片、進口片在内的大量新片集中湧入内地院線,質量稍有不濟,就會被市場淹沒。從目前已經定檔的影片來看,今年7、8月的主力影片大緻可做如下分類:
國産“獻禮片”
《明月幾時有》《建軍大業》
今年恰逢香港回歸20周年、我黨建軍90周年的重要曆史節點,7、8月影市由兩部重量級“獻禮片”開場——周迅、彭于晏、霍建華主演的《明月幾時有》和衆星雲集的《建軍大業》。其中,“建國三部曲”的前兩部作品《建國大業》(2009年)和《建黨偉業》(2011年)
成功開辟出以明星效應演繹主旋律影片的新方式,這一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建軍大業》延續這一風格,盡納影視圈各路“老戲骨”和“小鮮肉”,不僅帶動年輕觀衆對于國家曆史的關注,還有望為主旋律類影片赢得較高票房成績。
國産“三幻”IP
《悟空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鲛珠傳》等
随着世界電影工業水平的逐步提高,近年來,“超現實”題材影片頗受市場歡迎。進口影片中的超級英雄以及充滿想象力的“異世界”搭建,通過精良的視覺表現手法,為成年觀衆打造出新奇的光影世界;國産奇幻“三幻”題材(玄幻、奇幻、魔幻)影片熱衷于穿越漫長而深邃的曆史,以先進的特效打造唯美浪漫的東方神韻。無論是2015年的“暑期檔”票房冠軍《捉妖記》,還是2016年的同檔期票房冠軍《盜墓筆記》,從本質上來說都屬于東方“三幻”故事,它們與今年暑期即将上映的《悟空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鲛珠傳》等片,存在如下共同點:或者都有受衆較廣泛的IP為綱,或者都具濃郁的東方氣質;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都有強大的演出陣容和制作班底。
郭子健、今何在、黃智亨等共同打造的《悟空傳》,男女主角起用了彭于晏和倪妮;張一白監制的影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請來“鮮肉”楊洋和“仙女”劉亦菲;楊磊、陳嘉上、陸貝珂攜手的《鲛珠傳》不僅有王大陸和張天愛的人氣擔當,還通過突破天、地、人、神之間的界線,将現代人的正義感與自由意識植入其中……這些本來隻存在于“原著粉”想象中的奇幻人物,通過大銀幕躍然呈現,恰恰體現出電影的魅力之一——幫助人類實現超越現實之上的所有想象。然而,粉絲的期待值也是一把雙刃劍,影片的話題性和風險性并存,這中間是否能再産生一部《捉妖記》,還要靠市場來檢驗影片最終的品質。
佳片續作
《京城81号II》《戰狼2》《閨蜜2:無二不作》《繡春刀·修羅戰場》《十萬個冷笑話2》等
今年“暑期檔”,有一批品質和口碑較好的國産電影,紛紛以續作形式重回觀衆視野,如葉偉民的《京城81号II》、吳京的《戰狼2》、路陽的《繡春刀·修羅戰場》等。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系列電影的續作首先吸引的是那些認可前作的粉絲型觀衆,票房也一定程度會受其影響。
今年“暑期檔”上映的這些續作中,前作票房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戰狼》約5.4億元,《京城81号》約4.1億元,《閨蜜》約2億元,《十萬個冷笑話》約1.2億元,《繡春刀》約9322萬元。這幾部影片今夏上映的時間順序為:7月6日《京城81号II》,7月28日《戰狼2》,8月4日《閨蜜2:無二不作》,8月11日《繡春刀·修羅戰場》,8月18日《十萬個冷笑話2》。單從排期來看,每部影片所選擇的檔期前後均未見明顯的内容同質化影片出現,其最終票房成績恐怕更多還是要看前作粉絲對于新作的評價。在“暑期檔”這個影片供應量密集的檔期内,映後口碑傳播對于影片票房的影響力也會被加倍放大。
“黑馬”潛力股
喜劇片《父子雄兵》《絕世高手》,動畫片《大護法》《阿唐奇遇》,警匪動作片《心理罪》《俠盜聯盟》《破·局》,青春片《青禾男高》《秘果》等
電影市場雖然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是近年“保底發行”的屢次失敗,以及國産黑馬的不斷出現,展示了市場變幻莫測的一面。近幾年在“暑期檔”上映的國産影片中,易産生票房黑馬的電影類型常見于喜劇片(如《煎餅俠》)、國産動畫片(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警匪動作片(如《寒戰2》《使徒行者》)等。目前定檔的影片中,上述幾類影片數量雖然不算多,但頗具一定的黑馬潛質。
大鵬的第一部導演作品《煎餅俠》在2015年“暑期檔”一炮打響,創造了11.6億元的驕人成績。今年7月21日再戰“暑期檔”的喜劇片《父子雄兵》,雖然不是由他執導,但是由他擔任監制并與範偉“父子檔”主演,且與“太子妃”張天愛組成CP,這充滿看點的“混搭風”,似乎又讓市場嗅到一絲票房黑馬的氣息。被業内看好、可能接班周星馳喜劇風格的内地新人導演盧正雨也将在今年暑期推出自己的喜劇處女作《絕世高手》,無厘頭的喜劇風格能否打動新觀衆,有待市場檢驗。
從“大聖歸來”的“驚豔”到《大魚海棠》的“唯美”,國産動畫電影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已在電影市場穩得一席之地。7月13日進入今年“暑期檔”的、同樣是“大字系”動畫的《大護法》自然引起市場多方興趣。比“國産動畫”這一身份更引人關注的,是其“自主分級”的話題性,作為動畫影片,它放棄了龐大的低齡群體,直接選擇了成人受衆,雖然勇氣可嘉卻也存在一定風險。
近年來,警匪動作片似乎頗受内地觀衆青睐。2016年“暑期檔”的《寒戰2》《使徒行者》分别取得約6.8億元和約6.1億元的票房成績。青春片雖然飽受诟病,卻是面向年輕受衆的“暑期檔”必不可少的題材。此外,探案影片《心理罪》和青春片《秘果》都有網絡大IP的底氣,《俠盜聯盟》和《破·局》分别有劉德華和郭富城撐場,《青禾男高》弱化青春情感線、打造青春動作片質感……不難看出,電影從業者進一步嘗試着細分市場,尋求内容差異化與産出品質化,無論是成為“炮灰”還是“黑馬”,在國内影市越來越成熟的今天,任何嘗試都有其價值所在。
已定檔進口片中日片居多,實力派好萊塢大片有望空降
近兩年來,每到7、8月都會有不同量級的進口大片“空降”影市,然而,最終決定票房走向的還是影片質量,而不是國别。去年7、8月間先後與内地觀衆見面的《忍者神龜2:破影而出》(約3.9億元)、《泰山歸來:險戰叢林》(約3.1億元)、《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約1.04億元)、《愛寵大機密》(約3.9億元)、《諜影重重5》(約4.5億元)、《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約4.5億元)等進口影片,雖然票房與口碑尚可,但與同期國産片相比,并未顯示出特殊優勢。
今年7、8月間,已定檔的進口影片包括《與君相戀100次》《神偷奶爸3》《深夜食堂電影版2》《銀魂》(真人版)等,其中有3部來自日本。奧斯卡提名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科幻影片《克羅索巨獸》,動畫電影《賽車總動員3:極速挑戰》,根據二戰真實曆史事件改編的戰争片《敦刻爾克》、漫威電影宇宙的第16部影片《蜘蛛俠:英雄歸來》、“猩球崛起”系列第3部《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呂克·貝松執導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這些近期有望引進内地的好萊塢大片,目前都還在排隊等待最終檔期,其中應該會有部分影片有機會進入“暑期檔”。
此外,奧斯卡提名片《雄獅》和《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分别于6月22日、23日登陸内地。這意味着,在其上映一周後,兩部影片的後續放映周期将進入7月,擠壓市場份額。
“國慶檔”又見“四分天下”
“國慶檔”為期7天,是一年中成績僅次于“春節檔”的節日檔期,雖然票房規模無法與“春節檔”匹敵,但“國慶檔”近幾年幾乎每年都會出現“票房逆襲”的現象級影片。
近年“國慶檔”,大都會有4部主力影片同台競技,形成“四分天下”的影市格局:2014年四大主力影片為《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黎明升起》《親愛的》《黃金時代》;2015年為《夏洛特煩惱》《港囧》《九層妖塔》《解救吾先生》;2016年有《湄公河行動》《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爵迹》和《王牌逗王牌》。
從目前已定檔的影片來看,今年坐鎮“國慶檔”的4部主力影片為:鄧超、阮經天主演、改編自知名犯罪小說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成龍搭檔皮爾斯·布魯斯南的動作片《英倫對決》,大鵬的第二部導演作品《縫紉機樂隊》,改編自開心麻花舞台劇的《羞羞的鐵拳》。這4部影片将再度形成“四分天下”的市場格局。從影片特點來看,依然未離開IP、動作、喜劇這幾大通俗的電影元素,由此也驗證了喜劇和動作元素在中國觀衆中具有的強大号召力。
馮小剛的《芳華》、徐浩峰的《刀背藏身》和明星雲集的《大偵探霍桑》這3部頗具競争實力的影片,目前已鎖定10月檔期,隻是暫未确定具體日期。如果這3部影片或者其中的一至兩部最終進軍“國慶檔”,那麼今年“十·一”小長假的電影市場就會變得異常擁擠,票房競争也會成為近幾年來最為激烈的一次。
從“國慶檔”近年的票房走勢可以看到,去年該檔期出現了約15%的同比跌幅,今年在影片數量和質量上均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國慶檔”能否實現逆襲,值得期待。
傳統“賀歲檔”打破式微魔咒?
在中國電影市場中,“賀歲檔”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2011年以前,12月是每年最重要的檔期,月度票房在全年票房的市場占比維持在12%以上。彼時,廣義的“賀歲檔”從每年11月末開始一直延續到來年的3月初,但随着近年來“新年檔”和“春節檔”的獨立和崛起,現在“賀歲檔”已被狹義化,僅指每年12月30天左右的電影檔期。
回顧近幾年“賀歲檔”: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一飛沖天;2013年票房冠軍《私人定制》飽受诟病;2014年的檔期票房冠亞軍分别為《匆匆那年》和《一步之遙》,叫座卻并不叫好;2015年超強反彈,《尋龍訣》橫空出世,取得約16.8億元票房成績;然而,2016年被寄予厚望的12月不僅沒能上演“救市”奇迹,還使年度大盤在第四季度的3月連跌中收官。此外,合拍片《長城》、進口片《你的名字。》《血戰鋼鋸嶺》成為市場主力,也讓“賀歲檔”失去了“壓軸賀歲”的傳統氣息。一系列的數據和現象,似乎都在指向“賀歲檔”的疲軟和式微。
事實上,“賀歲檔”的逐年式微恰是因為内地電影市場的高速發展,大衆的觀影習慣由從前的“好片放到歲末看”變成了“好片全年都不斷”。不過,即便如此,如果“賀歲檔”能跟上市場發展步伐,依舊維持曾風光無限的繁榮,對于國内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仍十分必要。
截至發稿日,已知定檔12月的重點影片有3部:袁和平導演、徐克編劇的《奇門遁甲》,陳凱歌導演、改編自日本魔幻系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的《妖貓傳》,以及成龍首次嘗試的科幻題材影片《機器之血》。從3部影片的賣點來看,今年“賀歲檔”頗值得期待。這3部重量級賀歲片,題材不是古裝奇幻就是現代科幻,這似乎再度證明,當下市場更喜歡新奇、充滿想象力的視覺體驗。
通過對下半年内地電影市場的簡要梳理,再次印證了一點——想在市場上立足,靠的是實力,中外影片皆同,各類影片皆準。中國電影票房目前的增速放緩,從本質上來說,是電影市場結構性矛盾和短闆效應的集中表現,最終都體現在與觀衆的互動上。中國電影須從數量型發展模式轉型為質量型發展模式,才能更好地享受全年每一個強勢檔期所創造的市場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