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既是獻給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也是紀念香港人民反抗日本侵略76周年的“不能忘記過去”的電影。影片跨越了商業片和文藝片的鴻溝,跟以往作品一樣,導演許鞍華在其中依然給出的是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浮沉,以及人物為了人生方向做出的抗争。面對未知的成敗,他們表現出坦然赴死的犧牲精神。
《明月幾時有》以1942年的香港開篇,一邊是霍建華飾演的“公子哥”李錦榮與方姑的“傾城之戀”,一邊是彭于晏飾演的“劉黑子”在粵港兩地的盤桓。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自覺是這片土地的主人,而不是英國殖民者統治下的二等公民。于是,香港成為方姑的家園、劉黑子的主場、李錦榮的戰場。
日本占據香港後,在廖承志、喬冠華等黨代表的領導下,香港中共黨組織和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從香港營救出800多位文化名人。民國正是文化大家們文氣縱橫的黃金時代,從鴉片戰争和《南京條約》等曆史事件而來的屈辱感,驅使他們離開這片被日軍染指的土地,去往大後方繼續戰鬥。影片具體描寫了郭濤飾演的茅盾、黃志忠飾演的鄒韬奮、梁文道飾演的梁漱溟等人被營救的過程。茅盾租住了方姑家的房子,他們從此有了特别的緣分。方姑的覺醒,一部分正是從茅盾的文字中而來。
許鞍華的導演控場能力,在《明月幾時有》得以充分體現。影片首先延續了《黃金時代》散文化的時空布局,依然打破第四堵牆。梁家輝飾演當年方姑的學生和跟随劉黑子戰鬥的小兵,面對觀衆侃侃而談曾經的艱辛和榮耀。其次,影片将三位抗日英雄的事迹以不同風格表現出來。劉黑子是遊擊隊的實戰做派,舉手投足雄性氣息濃重。方姑則是覺醒的女性,有着堅毅的信念、豐沛的激情,無悔地投身于民族解放事業,甚至影響到母親也參與進來。她們母女是影片的主線,也暗喻着香港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于李錦榮,則是現代知識分子的潛伏反抗,表面上委曲求全,實則是暗戰的重要力量。他的高光時刻并不在搜集資料的緊張關頭,而是在面對日寇威脅時,以“七步詩”典故的現代再現,渡過了生命和文化的危機。
“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這一警句濃縮了猶太哲學家阿多諾對二戰的深刻反思。而《明月幾時有》中的抗戰英雄們,卻始終不曾忘記漢語是詩一般的語言。影片通過大文豪蘇轼的名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以及對戰争與和平的思考,納入對人生與宇宙的整體追問之中。千江有月千江約,秦時明月香港圓。
影片中,香港的被割讓與二度淪陷也象征着20世紀初中華民族曾經曆的沉淪和失落。《明月幾時有》不僅提出了問題,還解決了問題——“為有犧牲多壯志”,也讓當下更多觀衆了解了香港不太為人知的抗戰曆史。必須指出,《明月幾時有》并非常見的類型片,影片的主人公其實就是香港,就是香港的包容、求索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