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應佳
紀錄片是視聽藝術的結合體。當前,許多紀錄片創作者對角度、取景、構圖、用光、色彩、鏡頭運動等視覺藝術部分比較講究,對聽覺藝術部分的着力點還隻是放在當事人的采訪同期聲、現場音響和解說詞方面,對音樂在紀錄片中的重要性則認識不足。筆者認為,要增強紀錄片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就必須将音樂作為紀錄片聽覺藝術中的重要元素來對待,充分發揮音樂在深化作品主題、拓展内容、渲染氣氛、表情達意、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完善叙事、體現節奏等方面的作用,以進一步增強紀錄片的藝術感染力。
一、深化主題、拓展内容,突出作品的思想性
音樂對紀錄片主題的深化和叙事結構的完整性、有序性能起到很大作用。就大多數紀錄片而言,若要深化主題、拓展内容,突出作品的思想性,具有強烈表現力的音樂與當事人的采訪同期聲、現場音響和解說詞一樣,應該成為聽覺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紀錄片中,作為流動的時間藝術,音樂既能影響觀衆的聽覺感受,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作品的主題,把紀錄片創作者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充分體現創作者的意圖,并以此來結構和連結各個表現元素。
2015年,由紹興台制作,最終獲取第十七屆全國電視外宣“彩橋獎”自然類紀錄片一等獎的《越地茶韻》,就是一部在作品中成功融入音樂元素的典範。紹興是茶葉的故鄉,該地種茶、制茶、飲茶已有2000年曆史。《越地茶韻》作為紹興曆史上第一部以茶葉為主題的大型紀錄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紹興的産茶史,第二部分介紹了紹興出産優質茶葉的特殊自然條件,第三部分展示了紹興茶葉頑強的生命力,第四部分反映了紹興茶葉與人的關系,第五部分剖析了茶葉與我國傳統文化三大支柱—儒、釋、道相互融合的關系。這五個部分,層層遞進、環環緊扣,生動地诠釋了紹興獨有的茶文化。在這部紀錄片中,創作者采用了多種表現手段,如書法描繪、器樂演奏、女聲獨唱、舞蹈展示等,串起了紹興茶葉的曆史脈絡。片中從開頭到結尾,分别以笛子、二胡、古筝和琵琶等傳統樂器演奏的一系列民樂為主題,展示了江南水鄉的自然風光。一段音樂提挈一個段落,優美的旋律成為節目發展的動因和曲線,從而使節目段落銜接得非常自然并富有節奏感。
紀錄片中的音樂元素具有階段性、間斷性和從屬性等特征,它應該依據内容的需要進行插入,與畫面緊密聯系,相輔相成,時刻為作品的主題服務。而由音樂塑造的聽覺形象必須充分建立在視覺形象的基礎之上,通過強化表現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舌尖上的中國》在描寫西安主食時,加入了西安當地的說唱樂隊用西安方言說唱西安美食的片段;描寫甘肅蘭州拉面時,第一個畫面是穆斯林在清真寺祈福的景象,背景音樂是由一個男中音吟誦的宗教曲調;在描寫北京春節期間一家人吃焖面之前的場景時,背景音樂使用了由唢呐演奏的《春節序曲》;講述西藏日喀則的青稞以及望果節的‘轉地頭’儀式時,響起的是由女聲演唱的原生态藏族音樂。”①這些音樂與畫面結合所産生的意境,能讓觀衆在音畫統一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當然,配樂人要有很強的感知能力,通過音樂對畫面進行有效的補充,讓觀衆對畫面内涵能有進一步的理解。
音樂有開端、高潮和結尾,在紀錄片的衆多聽覺元素中,音樂能夠反映出作者寄寓作品的理想、希望、觀點,展現作者架構全片和處理片中人物形象的思路。如紹興台的紀錄片《何占豪與“梁祝”》,以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作為背景音樂貫穿全片,從而更好地诠釋了何占豪這個人物和他的創作成果。
二、渲染氣氛、表情達意,诠釋畫面的信息
電視傳播是視聽雙通道的,當音樂與畫面緊密結合時,作品的内容信息才能更豐富。在紀錄片中,音樂能營造一種獨特的氣氛,除了為全片增色外,還能突出某個片段的藝術特征,以補充畫面,增強視覺效果。在一般情況下,紀錄片創作者經常會利用音樂手段來表達對事件或人物的态度,但這必須根據作品題材的不同而區别對待,并配合畫面所顯示的場景。“紀錄片通過對事物的描寫來挖掘其内涵,在描述事物的同時表達情感,而音樂在影片中也能引發情感的共鳴。就情感的表現性而言,在影視的諸多要素中,音樂無疑是一般意義上的最佳诠釋者。”②用音樂為紀錄片渲染氣氛、烘托場景、表達情感,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如浙江台經濟生活頻道拍攝的紀錄片《司徒雷登先生》中,片子一開頭的解說是:“2008年11月17日,一位曾經在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回到了中國。在他離開中國59年,去世46年之後,他的骨灰被安葬在了杭州安賢園墓地。”這時的背景音樂是低沉的交響樂,以此來渲染氣氛,表達曆史的厚重感。
通過音樂來渲染場景氣氛,反映片中人物的情緒變化,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影響觀衆的感受,是紀錄片經常采用的藝術手法。“一部優秀的電視紀錄片作品是需要精心構思的,聲音當然也需要設計,它同畫面的剪輯一樣需要選擇、創作和組接,通過人物同期聲、音響、音樂、畫外音的密切配合,表現人物性格感情,環境氣氛及情節發展的過程,創造一個藝術化了的聽覺世界。”③在實際操作中,這往往與一些寫意鏡頭進行密切配合,從而使觀衆産生聯想。音樂最善于表現和刻畫紀錄片中人物的心理狀态,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還具有很強的情感表達作用,達到其它聽覺元素無法達到的藝術效果。而針對性強的旋律,更能與片中主人公的真情實感有機地融為一體,使觀衆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世界。如在紹興台拍攝的紀錄片《小蔡創業》中,當反映大學畢業生小蔡創業中遇到多次困難而心情低落時,畫面上出現的是小蔡在街上獨自行走的鏡頭,這時的背景音樂是如泣如訴的小提琴獨奏,以此來反映小蔡當時的心情。而在《越地茶韻》的片尾,是一名少女在茶園裡用琵琶彈奏與茶葉有關的曲子,清脆的琵琶聲蕩漾在滿園青碧之間,整個畫面具有很強的寫意效果,使環境、景物、人物等畫面信息的表達更加集中與和諧。
音樂是表情達意的象征符号,能為觀衆提供聽覺上的感知性,解決無法通過其它直觀手段表達,如怎樣讓觀衆理解紀錄片中人物複雜内心世界等問題。在紀錄片中,音樂雖然不能具體地叙述事件和人物,但可以抒發情感、營造意境,間接地解釋畫面内容。面對片中人物的複雜内心活動,在創作者無法用解說詞和同期聲表現時,音樂就是一種最合适的補充手段。無論痛苦還是快樂、悲傷還是喜悅,紀錄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都可以用不同旋律的音樂來刻畫,因為“音樂與感情的聯系是最直接、最能激發和表現情感的,所以它是長于抒情的藝術。”④當然,紀錄片中運用的音樂元素,必須建立在為視覺元素服務的基礎之上,既不能嚴重遊離主題,又不能對畫面産生沖擊。相對畫面而言,音樂隻能處于從屬地位。隻有音樂與相關畫面的有機結合,才能打動觀衆、感染觀衆。
三、完善叙事、體現節奏,增強藝術感染的力度
在紀錄片中,音樂的作用還反映在完善叙事、體現節奏等方面,特别是對紀錄片叙事結構的有序性和完整性能起到明顯的作用,并成為增強藝術感染力度的有效手段,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作品的美學價值。節奏是紀錄片的運動形态,是速度和時間概念,既指鏡頭運動、畫面剪輯、同期聲選用、文字解說等多個環節,也應該包括音樂元素的合理使用。節奏在視覺藝術方面體現的是鏡頭長短、快慢和張弛;反映在聽覺藝術方面,則是所有有聲語言運動變化的綜合效果。以前,許多人對音樂元素在紀錄片中的運用并不看好,認為在紀錄片的聽覺傳達中,音樂是虛構和抽象的,并且主觀色彩太濃,在作品中用得太多會影響紀錄片的真實性。其實,音樂元素在紀錄片中具有增強叙事功能和藝術感染力等多種作用。當然,在紀錄片中運用音樂元素是有講究的,既要突出視覺藝術特點,同時也必須追求聽覺藝術優勢,不能過多過濫,更不能太随意,否則會幹擾同期聲、現場音響和解說詞的聽覺表達。如由浙江廣電集團和浙江衛視耗資千萬、曆時三年拍攝的七集大型人文曆史紀錄片《南宋》,不僅畫面語言具有極強的美感,有聲語言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南宋》中所有的音樂幾乎都是原創音樂,邀請了作曲家朱培華、孫天強作曲,并由杭州愛樂樂團演奏。”⑤音樂元素的充分加入增進了作品的水乳交融和聲畫合一,使叙事更加完善,節奏更加和諧,觀衆更易接受。
紀錄片是客觀生活的記錄,節奏的把握要遵守生活規律。“根據電視紀錄片節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異,可以分為内部節奏與外部節奏。内部節奏是指電視紀錄片的内容本身表現出的輕重緩急而給受衆心理留下的主觀感受;外部節奏則是依據電視語言而組織起來的高低、起伏、強弱等有規律的運動變化。外在節奏以内在節奏為依據,内在節奏則通過外在的節奏來表現,内在節奏與外在節奏的和諧統一構成了電視紀錄片的節奏美。”⑥無論是外部節奏還是内部節奏,音樂元素在紀錄片中的運用,都必須和畫面及音樂之外的其聽覺元素相協調,以确保整個叙事過程的合理和流暢。
貝多芬說過:“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紀錄片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它能用事實引發人們進行深入思考,用藝術陶冶人們的情操。在紀錄片中,既離不開視覺元素,也少不了聽覺元素,而音樂作為聽覺元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起到獨特的作用,應該與片中的自然音響、采訪同期聲和解說綜合配套運用、互相協調,并做到不喧賓奪主。當前的紀錄片創作,隻有在強化視覺藝術效果的基礎上同時注重音樂等聽覺藝術元素的重要作用,才能不斷提高作品的整體質量。
注釋:
①②李柏慧、蘇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配樂簡析,《音樂傳播》,2015年第3期。
③邱珏:塑造聲音的屏幕形象,《視聽縱橫》,2001年第4期。
④譚金龍:音樂藝術的審美特性,《大家》,2011年第12期。
⑤楊奕:《南宋》千古事,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編播導刊》,2015年第21期。
⑥蔡之國:電視紀錄片的叙事節奏,《當代電視》,2006年第6期。
(作者單位:紹興文理學院音樂學院/責編: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