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型電視綜藝節目的集大成之作,春節聯歡晚會無疑是最能集中體現文藝節目特色,且能滿足社會大衆主流觀賞需求的代表。而随着電視節目的數量激增、獲取難度的迅速降低,一些具有固定興趣偏好、特定認知取向的小衆化消費理念也開始成為時下的流行趨勢,這對于春節聯歡晚會乃至文藝類電視節目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從2016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就可以窺見:為了兼顧大衆主流與特殊小衆化的觀賞需求,以春節聯歡晚會為代表的文藝類電視節目都在保持原有的節目體系整體不變的基礎之上,針對小衆化消費的實際需求,靈活增添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節目類型,以期實現大衆主流需求與小衆特殊需求之間的和諧兼容。
在2016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之中,電視節目大衆化與小衆化如何兼顧的問題也得到了顯現。衆所周知,單一追求大衆化、迎合主流消費趣味,會導緻片面追求“短平快”的消費思維。在央視2016年的春晚之中,各種由近期熱門影星、選秀歌星組成的歌舞類節目基本上占據了主體地位,而一貫被群衆喜聞樂見的相聲、小品等語言類節目被壓縮到10個以下。另外,在今年央視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之中,網絡流行語的密集出現,雖然滿足了青少年群體的觀賞喜好,卻也使得節目容易被成年受衆冠以“堆砌、生硬、浮躁”之名。鑒于此,就需要确立多元化的節目立意,提升節目内容的實用性、别緻性,完善主流觀賞喜好、小衆特殊需求的捕捉機制,着力破解春節聯歡晚會乃至電視文藝節目對于大衆化與小衆化關系的處理難題。
一、電視文藝節目普遍面臨處理大衆化、小衆化關系的難題
1.為擴大收視率而追求大衆化,容易忽視其他觀衆的喜好
在文藝類電視節目發展之初,由于電視文化比較單薄、受衆需求相對單一、競争壓力尚未顯現,所以,其對于節目立意的定位與把握,在整體上保持了樸實、通俗的設計風格。而進入本世紀以來,由于電視行業競争加劇,文藝類節目的同質化現象逐步凸顯,春節聯歡晚會的優勢不再明顯。而從2016年央視春晚的定位來看,其除了保持了一貫相對嚴謹而又喜慶、熱烈、昂揚的基調外,同時也考慮到受衆觀賞需求的苛刻性,努力提升了節目的娛樂性。
2.為滿足特殊觀衆人群的喜好,容易導緻其他觀衆的流失
随着電視節目的數量激增與内容豐富,受衆對于文藝類綜藝的要求也日漸多樣、甚至挑剔,除了要求其形式新穎外,還要求節目要起到類似“心靈雞湯”的精神熏養作用。尤其是近年以來,以“90後”、“00後”為主體的新興消費群體開始崛起,其對于以春晚為代表的文藝類電視節目的要求,主要表現為追求偶像流行文化、娛樂趣味性以及鮮明的個性化。這就是我們在2016年央視春晚之中看到,由一些“90後”、“00後”演藝明星參與的歌舞類節目比重較大的原因。可見,為了吸引一些新生代消費群體,在春節聯歡晚會之中出現了不少迎合以上新興消費群體的泛娛樂化元素。這雖然滿足了特殊、特定的觀衆群的喜好,卻也因為過于突出、标榜某種文化元素,容易引發其他觀衆的反感,自然也會導緻觀衆的流失、收視率的降低。
3.觀衆觀賞喜好具備動态變化性,電視台難以及時跟蹤
當今時代,工作與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情趣時尚瞬息萬變,加之在國際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娛樂化浪潮持續蕩滌的背景之下,受衆對于電視文藝類節目的觀賞訴求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感官體驗,而是更容易受到主觀因素之外的影響。尤其是互聯網文化的大行其道,使得受衆的消費要求更為複雜、多變,這對于春晚等文藝類電視節目也産生了相當大的、帶有驅動性的壓力。當下,國内受衆往往希求文藝節目在娛樂性、教育性之間達到相對平衡,2016年的央視春晚做了很大努力,效果較好,但其在立意表達、形式編排以及内容呈現上的定位與設計上,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二、電視文藝節目對大衆化與小衆化把控的欠妥之處
1.某些節目過于迎合大衆需求而缺少引導
在文藝類電視節目市場化運作的初期,對接大衆主流訴求的、内容積極昂揚的各類綜藝節目,曾經一度成為其表現主體。而随着外國文藝類電視節目的迅速湧入、受衆群體消費需求的改變,國産的文藝節目似乎減少了對正面題材的挖掘與再現,轉而追求獵奇、冒險以及搞笑等。對于社會大衆而言,作為調劑心緒、緩解精神壓力的娛樂性元素自然是必要的,然而一味進行娛樂元素的堆砌,試圖以此來吸引受衆,提高收視率,保證市場占比,則很容易引發受衆的集體反感。
2.某些節目過于看重特定人群的觀賞需求,偏離大衆主流
在電視行業競争白熱化、效益逐步降低的不利背景之下,尋找潛在的市場增長點,挖掘更具發展前景的潛力受衆,無疑成為行業走出困境的可行路徑。對于文藝類電視節目而言,由于受衆年齡分布跨度大、市場飽和度偏高,所以精準定位某一特定年齡,把握其主要偏好需求,集中進行節目布局,則可以有效吸引這一群體,确保收視率、市場口碑等基本指标。而某些節目過于看重特定人群的觀賞需求,迫切試圖通過吸引特定的受衆群體來提升效益,盲目移植、堆砌流行元素,以緻于節目内容嚴重偏離大衆主流需求,最終也并未有效吸引預期的特定受衆。
三、電視文藝節目妥善處理大衆化與小衆化關系的技巧
1.确立多元化的節目立意,均衡大衆通俗性與小衆人文性的交融體現
一方面,要将文藝類電視節目的開放性、多樣化作為基本立足點,全面兼顧不同受衆群體的差異性喜好。在節目内涵上,要注重雅俗共賞,以積極的價值理念的社會化傳播為宗旨,确保對于大衆消費、小衆需求的良性引導;另一方面,文藝類電視節目應當把握社會主流文化訴求,不應當過于看重短期消費趨勢,避免跟風,減少同質化現象的發生,并将泛娛樂化進行合理改良,突出節目的文化底蘊與人文引導,從而均衡大衆通俗性與小衆人文性的交融。
2.提升節目内容的實用性、别緻性,兼顧大衆主流與小衆需求的同步
文藝類電視節目應當注重比照實用性、人文趣味性的交互,加強節目主旨的現實反思性、引導性,凸顯積極、務實的氛圍熏染力。譬如可以通過歇後語、地方俗語等在普通社會群體中廣泛流行的語言詞彙的加工與融合,來降低一些偏重文藝性的電視節目的理解難度,促使其趨向大衆通俗化。同時,也可以将一些妙趣橫生的流行文化元素,靈活融入到電視節目的編排之中,使得其既能夠保持“陽春白雪”的藝術感,又能達到“下裡巴人”的易懂性,從而得以兼顧大衆主流與小衆需求。
3.完善主流觀賞喜好、小衆特殊需求的捕捉,對應更新節目演繹形式
首先,需要及時獲取當下社會群體對于文藝類電視節目的需求,并留意潛在的市場小衆訴求,同步進行電視節目創意設計的更新;其次,應當采取不同年齡段受衆劃分的運營策略,根據時下老年人、中年人以及青少年等不同受衆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推出風格不同的節目;再次,也應與國内國際同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及時獲取電視行業的最新動态,總結具有獨特性、實用性的創新亮點,适時添加到節目之中。
(作者單位:張家口廣播電視大學/責編: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