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的進步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新聞報道中對主持人的現場報道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準确把握、如何提高其現場報道能力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想法。
如果把新聞報道比作一場戰役的話,那麼擔負着現場出鏡報道任務的主持人就是一支沖鋒陷陣的主力隊伍,他(她)所擁有的品格、作風、紀律、裝備如何,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支主力部隊的戰鬥力,進而影響到整個團隊的作戰能力。由此可見,在新聞報道中提高主持人的現場報道能力至關重要。
一、新聞事件的參與
在縣級電視台,記者型主持人或者是能夠實現采編播為一體的主持人并不多見,在現場報道中往往采取的是“1+2”的模式,即一個主持人,加上一個記者和一個攝像。在采訪中三個人通常分工明确,主持人負責現場出鏡,記者負責稿件撰寫,攝像負責拍攝。在采訪過程中通常是由記者寫稿,包括主持人現場出鏡的口述都是由記者來負責編寫,主持人再以現場出鏡的方式來完成一篇稿件的報道,在這一流程中,主持人在這個新聞事件中起到的隻是一個“傳聲筒”的作用,并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視角和見解,在這樣的情況下形成的口述現場報道極易出現與文稿脫節的現象。筆者認為,作為現場出鏡的主持人,他是整個新聞現場的核心人物,應真正地參與其中,把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通過自己最真實的語言傳達給觀衆,并把新聞事件的進程向觀衆進行介紹,使觀衆能夠通過現場主持人迅速了解到整個事件的情況和進展。當然,這個時候也需要現場主持人有更強地了解信息的能力、語言組織的能力以及随機應變的能力。所以,筆者認為,現場出鏡主持人尤其是縣級台的主持人,必須擺脫“1+2”傳統模式的枷鎖,要真正參與到新聞事件中,平時要多聽多寫多說,多做積累,因為隻有成為記者型甚至全能型的主持人才能在需要書面表達現場新聞事件的時候遊刃有餘,在新聞事件特别是在一些突發事件的報道中信手拈來、脫口成章。
二、新聞事件的現場感
曾主持《新聞調查》的王志說過:“在現場你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僞裝,也沒有任何捷徑可行,隻有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已的心靈去體會,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否則就是失敗的開始。”
在新聞事件中,主持人在現場看到的,哪些内容是要向廣大觀衆傳達的,在現場就要做出判斷、做出甄别。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此時在現場的主持人,架起的就是一座現場與觀衆之間信息的橋梁,特别是他在現場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把這些信息彙總之後,再通過有聲的語言、電視的畫面迅速地傳遞出去,讓觀衆有一個直觀和立體的感受。而這就要求現場主持人應積極地調動其感官、感知以及感受,用敏銳的觀察力,讓受衆能夠通過現場報道充分了解現場。比如中央電視台現場出鏡主持人蔣林,在對近幾年發生的幾次重大突發事件的現場報道中思路清晰、表達精準,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他身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成功的現場出鏡主持人,不僅要有綜合的現場表述能力,更要有較強的現場掌控力。
在現場報道中,通常會采用現場出鏡的口述報道形式,因為它會比畫外旁白更讓受衆一目了然。比如筆者在參與本地一個重要水利樞紐工程欽寸水庫順利合龍時的新聞報道就采用了多次出鏡的方式:(一)“在我身後大家可以看到,随着第一輛工程車将土石方的倒入,欽寸水庫建設工程大壩圍堰截流正式開始,這也是欽寸水庫建設史上曆史性的時刻,經過大量艱苦卓絕的努力,凝聚了全體工程建設者三年心血的欽寸水庫建設工程也将進入全面建設時期。”(二)“随着龍口漸漸縮小,我們看到清澈的黃澤江水從主河床處被攔住,緩緩流過導流明渠,流向導流洞,半小時後,河水将被截斷,現在工程建設者拉起了‘順利合龍’的紅色橫幅”。(三)“在現場我看到圍堰截流之後,這裡的水正沿着導流明渠,緩緩流入下遊,接着就可以開始進行水庫大壩主體的建設。随着欽寸水庫建設的持續推進,到2017年,甯波和舟山人民将喝上來自新昌的優質飲用水。”通過這三段現場出鏡,整篇報道已經把現場的主要情況,包括現場細節、現場氛圍、現場觀衆的反應等都加以描述和報道,讓受衆能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報道方式就具有強烈的現場感和感染力。顯然,這種現場出鏡的方式比起傳統的畫外描述更受觀衆的歡迎。
三、新聞事件的應變力
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總會有不可預料的情景和變化出現,對于不可控的因素,我們要有足夠的準備,包括心理、内容等各個方面,去做好應對。當然,此時對一名現場主持人來說也既是挑戰更是綜合素質的考驗。
在縣級台,突發的事件相對較少,但在新聞報道中,考驗主持人現場應變能力的報道還是會經常遇到。比如,筆者在現場直播時曾遇到過一位采訪對象,她是一位老人,一接受采訪就會喋喋不休,講個沒完沒了,雖然事先已和她做過交流,但直播開始時,她依舊如此,此時筆者隻能打斷她的話,并用适當的語言加以評論“今天老奶奶特别開心,有很多話想和大夥兒說,有一些開心的事要和我們來分享”等,這樣的連接就會使現場采訪自然和流暢,同時也照顧到了采訪對象的情緒。
綜上所述,在現場報道中,主持人的能力決定了報道質量的優劣。縱觀未來的發展,筆者認為,縣級台主持人隻有加強綜合素質的培養,努力具備“深入的理解能力、精細的觀察能力、敏銳的反應能力、知識的整合能力、敏捷的捕捉能力以及現場的駕馭能力、靈動的表述能力”①,才能有效應對各種現場報道。
注釋:①魯景超:《廣播電視即興口語表達》,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頁。
(作者單位:新昌縣廣播電視總台/責編:胡斌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