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前程》體現了娛樂喜劇與主旋律的結合,是一部具有創新性的民國傳奇劇。首先,電視劇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娛樂喜劇的社會功能并非僅止于娛樂,主旋律也不該局限于少數題材和作品。實際上,一切有利于現代化建設和全面改革,激發人們創新進取、陶冶情操的優秀之作,都應當視為“主旋律”創作。《遠大前程》的主線雖是小人物洪三一生的傳奇故事,但其情節涉及上海工人運動、學生運動、五卅慘案、北伐軍進駐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等真實曆史事件,洪三身上創新進取的改革精神、赤膽忠心的民族大義、仁愛和合的中華美德均體現了“主旋律”元素。其次,《遠大前程》以喜劇手法講述嚴肅故事,在嬉笑怒罵中辛辣諷刺了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統治下上海黑暗的社會現狀。主人公洪三從一個韋小寶式的喜劇人物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英雄,其油嘴滑舌的外表下是一顆赤子之心。洪三在一次次選擇中面臨與家人、愛人、兄弟的離别,這也使其命運帶有一絲悲劇性的色彩。最後,《遠大前程》突破了以往“上海灘”題材“恩怨情仇錄”的風格,雜糅了革命、喜劇、民國、傳奇、言情、武俠、黑幫、權謀等元素,其主要情節也并非兒女情長,而是突出男人戲、兄弟情、奮鬥史,這也為近年來充斥着“大女主劇”的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亮色。
《遠大前程》塑造了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增強了該劇的感染力、生命力。《遠大前程》的特點之一是人物衆多,劇中有名有姓且能影響劇情發展的主要人物就有50多人。這些人分屬不同的黨派團體,如以三大亨為代表的永鑫公司,以沈青山為代表的大八股黨,以嚴華為代表的碼頭工會,以于杭興為代表的航運商會,以于夢竹為代表的華界學生會,以霍頓、雷諾阿、井口為代表的英法日勢力,以梁興義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以徐世昭為代表的國民黨,以李寶章為代表的北洋軍閥以及上海“十三太保”各自帶領的江湖團體。這些幫派、黨派、工人團體、學生團體、江湖團體共同描繪了上世紀20年代上海風雲變幻、多姿多彩的亂世局面。可貴的是,劇中每個主要人物都有其特色,即便同屬一個黨派團體,其性格也各不相同。如“三大亨”中霍天洪陰險老練,張萬霖心狠手辣,陸昱晟亦正亦邪;“三兄弟”中洪三聰慧機智,齊林膽小怕事,嚴華忠勇正義;“十三太保”中沈達心懷天下,秦虎憨厚老實、小阿俏風情萬種……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增強了該劇的藝術性。最後,盡管該劇人物衆多、性格各異,但随着劇情的發展,這些人物彼此相遇、相知,逐漸因相同的理想信念與人生選擇彙聚到一起,最後形成“保革命”與“反革命”的兩大洪流。有革命就有盟友敵人,有革命就有流血犧牲,《遠大前程》通過人物之間的激烈沖突,展現了那一時代正與邪、善于惡的較量。
《遠大前程》彰顯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與中華文化精神。該劇講述的是一個關于人生選擇的故事,也是一個青年在亂世風雲中尋找初心,并為之奮鬥終生的故事。起初洪三來到上海,謀求的是自身的“遠大前程”,他入永鑫、降秦虎、除秦豹、智鬥史雙齡、獻計雙春會、扳倒沈青山,先後跟着夏俊林、露伶春、陸昱晟,從一個小人物成長為英租界的巡捕長,這是他為自身前途命運做出的選擇。但另一方面,洪三雖身處幫派,卻未曾做過一件禍國殃民之事,反而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阻礙永鑫公司販賣鴉片,保護嚴華、汪雨樵等革命人士,這跟他善良、誠信、正直的本心是分不開的。在沈達、嚴華、汪雨樵、梁興義、于夢竹等有識之士的影響下,洪三看到上海軍閥割據、列強橫行、官商勾結、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終于幡然醒悟,明白自己真正要選的是革命的道路,真正想尋求的是國家的“遠大前程”,如果說該劇前半部分是洪三“尋找初心”的過程,那麼後半部分則是洪三為革命理想不斷嘗試、不斷鬥争直至犧牲的過程。在其成長軌迹中,她與兄弟齊林、師父陸昱晟因不同的人生選擇而分道揚镳,也因相同的革命理想信念而與沈達、于杭興、嚴華等人走到一起。他們的情義、抱負彰顯了該劇的思想性,沈達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于杭興的“利字頭上還有義字”、嚴華的“止殺休伐為合,血脈通融為合,天下大同為合”,洪三的“有勇有謀、忠義兩全”,都深刻體現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文化精神。
風雲亂世尋初心,一腔熱血赴前程。《遠大前程》以真摯的情感、鮮活的人物再現了上世紀20年代上海風起雲湧、群雄逐鹿的曆史畫卷。該劇叙事張弛有度,劫土案、雙春會、漕幫内亂、修女失蹤等故事構思精巧、層層推進,隻是結尾稍顯不足—正面人物幾乎全軍覆沒,反面人物不僅沒有受到懲罰,甚至其罪行都未被發現。洪三至死不知紅葵花、皮六死于誰人之手,于杭興、于夢竹父女也沒有發現潛伏身邊幾十年的日本間諜,齊林更是輕易逃脫、銷聲匿迹。該劇最後的場面是洪三被槍斃于“冰冷漆黑的夜”,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送出共産黨人梁興義的積極意義與“星火燎原”的主題,使其結局悲涼有餘,力量卻不足。但總體來說,該劇制作精良,體現了一定的思想性、藝術性,在民國題材劇中具有創新意義。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責編:張金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