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粗中有細太原菜

粗中有細太原菜

時間:2024-10-30 02:38:55

TounaoSoupandDishesfromFlourofCereals

文楊敏圖山西今力新菜譜公司山西華文美食攝影提供

太原自古就被譽為“錦繡太原城”,是“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的曆史古都。其建城史達2500多年,曆史上曾經作為戰國名城、“北朝霸府”和九邊重鎮,多個民族在此地交集,為這個北方城市融進新鮮的飲食文化。

按照地域分類,太原菜屬于晉中菜。盡管今天的太原菜在各大菜系中顯得默默無聞,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晉人就已經創制出了美味佳肴,後來在晉商的帶動下,晉菜也曾在華夏大地上風靡一時。

太原地處黃土高原,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幹燥,因此物産相對單一,水稻和小麥的産量都不高,高粱、玉米和小雜糧居多,由于粗糧面十分幹澀,智慧的太原人便不斷探索美食訣竅,粗糧細作,形成了太原飲食樸拙勁健、粗中有細的風格。

獨創美食“頭腦”太原名吃“八珍湯”

每個城市都有招牌美食,且名氣如雷貫耳,好比“重慶火鍋”、“北京炒肝”、“蘇州奧竈面”等,至于太原,“頭腦”是最有名的,談太原美食若是繞過“頭腦”,就如同說北京而不知故宮一般。

頭腦是一種藥膳食品,制作材料有羊肉、羊髓、良姜、煨面、黃芪、蓮根、長山藥、酒糟,共計8種,因此又叫做“八珍湯”。據傳,這道美食的創制者名叫傅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人、醫學家。明朝滅亡後,他便隐居故裡,為了給體弱的母親調理身體,特地創制出“八珍湯”,後來又把食方傳給一家清真店,并将店名改為“清和元”,且在前面寫上“頭腦雜割”四個小字,意為割去元朝、清朝統治者的腦袋。

由此可見,這道北方菜中還包含着一份晉陽文人的忠孝氣節,我總以為,其背後的故事沉郁、剛烈,因此帶給太原人樸拙、勁健之态,外地人來到太原,這種感受應該更加敏銳。

頭腦不僅背後的故事生動,菜肴本身也内容豐富,熬煮好的頭腦粘稠濃郁,看起來像白面糊糊。在盛好的湯糊裡,加上三大塊肥羊肉,以及蓮根、長山藥,入口便立刻感覺到酒、藥和羊肉迷人的混合香味。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對它趨之若鹜,其接受程度因人而異,且不說外地人,即便是太原本地人,對頭腦的态度也截然相反,接受者,奉之為摯愛;不接受者,則退避三舍。

喜愛吃頭腦的太原人講究搭配,習慣配上腌韭菜和黃酒,此外,帽盒也是吃頭腦時的絕佳搭配——帽盒是太原的傳統風味小吃,用不發酵的面粉烤制而成,加入椒鹽做成中空的面餅,一般不單獨售賣,而是跟随頭腦上市,仿佛它就是因為頭腦才存在的。吃頭腦時,人們通常将帽盒掰成小塊,泡進頭腦裡,細細咀嚼,越發噴香。

由于頭腦具有滋補虛損的作用,因此太原人多在涼爽的季節吃這道菜,一般從白露吃到來年立春。北方的冬天,寒風凜冽,清晨若是點上一碗頭腦、一壺黃酒再加幾個“帽盒”,吃下去渾身都透着熱氣。據說早晨食用頭腦,保健作用最好,因此,早些年天還沒亮,太原人就起來吃頭腦,俗稱“趕碗頭腦”,時至今日,這一習俗仍然保留着。早起吃頭腦的現象在老年人中最為普遍,太原的老年人在飯店裡都是買月票的,天天早上去吃,堪稱太原一景。

如今,頭腦位于太原名吃之首,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制作頭腦的店鋪也數不勝數,其中最經典的還是老店“清和元”。這家店由傅山先生傳授配方,起初名不見經傳,後來聲名大噪,成為譽滿太原的老字号。

後來,由于城市改造,“清和元”飯店搬遷至别處,現在,吃頭腦的首選之地是“繼承飯莊”,由老店“清和元”的職工所開。此外,其他飯店,例如“鴻賓樓”、“認一力”等,制作的頭腦味道也都不錯。

粗糧細作、花樣百出刀削面、切疙瘩、龍須面

俗話說“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品類繁多,有據可查的就有280多種,被稱為“世界面食之根”,這一名号實在當之無愧。而太原作為山西省的省會和文化中心,更是面食荟萃之地。

在太原,幾乎人人都是做面的能手,一塊不起眼的面團,能夠變化出諸多花樣。小麥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是經常使用的材料,一般家庭主婦能用它們做出幾十個品種的面食來,比如常見的刀削面、剪刀面、拉面、抿尖、擦尖等,若是刻意講究,可以做到一個月不重樣。面團若是到了廚師手裡,更是被做得花樣翻新,真正達到了“一面百樣”的境界。

雖然太原面食品種衆多,但并不意味着制作粗糙,恰恰相反,太原面食外表樸實,内裡卻十分精細。太原人懂得點綴美食,吃面時必配上澆頭,澆頭,即澆到主食上的汁水或菜肴,起到調味、點綴的作用。太原的澆頭精細講究、種類繁多,除了傳統的打鹵、西紅柿雞蛋,還有流行的小炒肉、白菜鹵、雜醬、西紅柿素鹵等。

縱觀太原的種種面食,刀削面最為有名,它同北京的打鹵面、山東的伊府面、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面,并稱為“中國五大面食名品”,在國内外均享有盛譽。

關于刀削面,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蒙古人入主中原後,為防止漢人造反,便沒收各家的金屬器具,規定10戶人家輪流使用一把廚刀。一天中午,一位老漢家中和好面後,卻沒能取到刀,返家途中,碰巧撿到一塊薄鐵皮。到家後,鍋裡的水早已沸騰,無奈之下,老漢隻得掏出鐵皮,讓老婆婆将就着“砍”面,老婆婆當真左手端面團,右手持鐵皮,“砍”出了一鍋面葉。沒想到煮熟的面葉光滑柔軟,澆上鹵汁後,竟然十分美味,不僅筋道利口,而且富有彈性,這便是刀削面的原型。

制作刀削面絕非易事,首先,和面就很有難度,講究力道、水與面的搭配比例,最精妙之處還在于刀工,這兩樣技術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很難掌握。廚師削面時要使用特制的弧形削刀,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團,右手持刀,利用靈活的手腕,平穩、均勻地出力,一刀趕着一刀削出面葉,據說手法娴熟的廚師,1分鐘能削200多片面葉,且面葉的長度都在6寸左右。

此外,太原還有一道家常面,叫做“揪片”,又稱“切疙瘩”,由晉中民間傳出。按照太原的習俗,男女婚嫁時,啟程前雙方必須吃此面,名謂“歲數掐疙瘩”,婚者多少歲就吃多少片,含有“歲歲平安”之意。這裡的“片”主要針對半成品而言,一小瓢面和好後,擀成圓形對折,根據年齡切成相應的片數,再用手将面片揪成小塊,丢入沸水鍋中。

現在,太原的“晉韻樓”、“山西會館”等不僅有美味的面食,還有面食表演,以拉面為例,七扣為大拉面,九扣為龍須面,龍須面細如發絲,可以用打火機點燃,讓人既飽眼福又飽口福。

過油肉和老陳醋的融合街頭小吃羊雜割、灌腸、面皮

太原有兩樣特産全國聞名,一是汾酒,一是陳醋,這兩樣東西雖然家喻戶曉,但外省人對它們的認識還有所不足,汾酒和陳醋隻有在原産地生産,才能充分保證品質,一旦轉到異地,就難免南橘北枳。

汾酒集團的廣告語說:“喝酒必汾,汾酒必喝”,的确,太原酒風浩蕩,好的汾酒,入口絕不辣嗓,隻額頭微微出汗,喉頭往下一道火熱。喝酒時,太原人會配以醬好的牛肉、豬頭肉,還有太原當地的“馬家醬雞”,都是下酒的上品。此外,有些太原人在喝酒前,還會先喝一小碗醋,外地人看了不禁暗自心驚。

相比其他地區的人,太原人尤其喜愛吃醋,事實上,整個山西境内,人人都愛吃醋,因此山西人又被稱為“山西老醯”(醯,音xi,即醋之意)。山西人愛吃醋,是因為山西的醋好吃,山西老陳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贊,因此,太原人無論是做面、炒菜還是煮湯,都離不了醋。

著名的過油肉也巧妙地将醋運用于烹饪中,這道菜源于魯菜系,原本是官府菜,後來傳播到太原一帶,經過太原廚師的精心烹制、改進,已具備濃厚的地方特色,成為山西最著名的傳統菜肴。1957年,名廚吳萬庫制作的過油肉被專家評為“太原十大名吃”之一。

這道菜之所以被稱作“過油肉”,是因為在正式烹制之前,要先“過油”:将裡脊肉下到五成熱的豬油中撥散,約5秒後倒入漏勺瀝去油,然後再配上黑木耳、蘑菇、冬筍一起炒制。制作過油肉很考驗廚師的火候功夫,隻有适度的油溫才能使肉片舒展,達到色澤金黃的效果,因此,現在能做好這道菜的師傅已經不多了。起鍋前,為了迎合太原人的口味,廚師還特地加入醋進行調味,以便去腥增香。

如此制作出來的過油肉色澤鮮豔,口感香酥、軟嫩,在鹹鮮之中帶有一絲醋味,是一道非常理想的佳肴。除了過油肉,晉陽飯店有一道名菜——海參扒肘子,同樣源于魯菜系。

太原菜不僅吸收了魯菜的精華,川菜、湘菜、徽菜的身影也時常出現在太原菜中,這些外來菜系雖然豐富了太原的美食品質,但太原人更加鐘意的,還是街頭巷尾的小吃,這些小吃傳承經年,帶有極鮮明的北方特色,羊雜割、灌腸、面皮等,都是不能錯過的美食。

羊雜割又稱“羊雜碎”,最初叫作“羊雜酪”,由元世祖忽必烈的母親莊聖太後賜名。太原境内,“郝剛剛羊雜割”做得最為地道,這家店位于柳巷店,已經開了20年,每一天,店鋪的門口都排着長隊,隻為等待品嘗那一口美味。同為太原特色的灌腸,實則由荞面制作而成,絲毫不見腸的蹤影,它既可以涼拌,也可以炒食,該行業内做得出類拔萃的,要數食品街的“楊記灌腸”;至于面皮,桃園二巷的“王萍面皮”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上三家店相距不遠,如果外地人來到太原,把這三家美食都嘗了,回去就可以和朋友誇口,說自己是見識過地道太原美食的人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