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7年的波折,以川江号子為主題的《印象武隆》正式公演,著名導演張藝謀再次掀起了一股“川江号子”熱潮,瀕臨消失的“川江号子”用另一種新的方式開啟了傳承之路……
《印象武隆》的演出場地,坐落于高低落差約188米的“U”形峽谷中,舞台延伸至看台,看台融入舞台,實現了演員與觀衆的零距離接觸。
在重慶市武隆區仙女山旅遊度假區,有一道寬闊的U形峽谷,由于形狀像一顆心,所以直接被國内外媒體稱之為武隆的“中國心”。從空中往下可以看到:高約188米的山崖被燈光照亮,光影投射出的流水、飛鳥躍然崖上,幽遠的号子聲響起,拉纖的船工、擡滑竿的農民、犁地的耕牛開始依次登場……這裡,就是《印象武隆》的露天演出場地,也是被稱為“唯一聽得到川江号子”的地方。
《印象武隆》是著名導演張藝謀“印象系列”的第七部作品,投資約2億元,意在以“川江号子”的消失為主線喚起人們對文化的傳承。2017年是《印象武隆》正式公演以來的第五年,累計演出1600多場,通過這種實景演繹,瀕臨消失的“川江号子”用一種以新的方式開啟了傳承之路……
張藝謀戀上武隆幾經波折的“印象”奇緣
從2003年的《印象劉三姐》開始,“印象系列”紅遍大江南北,意圖與“印象系列”結緣的城市、景點數不勝數,而重慶武隆能被張藝謀看中,兩位“媒人”——王潮歌和樊躍可謂功不可沒。作為張藝謀的老搭檔,《印象武隆》總導演王潮歌、樊躍,與張藝謀一起被冠以“鐵三角”的名頭,三人共同開創了“實景演出”的概念,并聯合打造了“印象系列”作品。
王潮歌、樊躍和武隆的淵源,要追溯到本世紀開頭那幾年。據王潮歌回憶,他們第一次來的時候,武隆并不發達,房子還是土坯房,不過,第二次來的時候,武隆就突然變出了一個仙女山小鎮,這讓王潮歌和樊躍非常驚訝。當他們首次下到天坑地縫底部,由于回音擴散,聲音空靈如鐘琴之音,王潮歌興奮至極,在裡面大聲呼喊良久……2005年,張藝謀籌備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王潮歌竭力向他推薦武隆,經過考察,張藝謀随即決定将位于仙女山旅遊度假區核心區域的天生三橋,作為《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唯一外景拍攝地。王潮歌說:“張藝謀一來就看上了這裡,所以就琢磨着要做一台‘印象系列’的歌會。”
後來,張藝謀開始接手籌備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王潮歌是其中的核心成員,在此期間,武隆給王潮歌寄去了很多武隆特産豆腐幹,每天開策劃會時,王潮歌都會拿出來吃。王潮歌說:“因為張藝謀愛抽煙,我們希望他少抽點,就讓他也吃豆腐幹,結果張藝謀一吃就上瘾了,連煙也不抽了。武隆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全國有135個城市邀請我們去做‘印象系列’,但最後選中了武隆。”
不過,打造《印象武隆》的進展并不順利。2007年,為保護景區環境,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單位等環境敏感區影視拍攝和大型實景演藝活動管理的通知》,因此,全國多處景區開始對影視拍攝下“逐客令”,《印象武隆》不幸“中槍”,整個項目岌岌可危。當時的武隆縣政府與印象藝術團隊開始了長達3年的協商、溝通,最終,他們從20多個備選地址中确定了仙女山桃園大峽谷為演出場地——這是一處未經開發的演出寶地,《印象武隆》項目最終得以重啟。
經過演員招募、劇場建設、深入采風、演出排練,2011年10月1日,《印象武隆》進行了試演,2012年4月23日,《印象武隆》進行了第一次全球正式公演。曆經7年的波折,《印象武隆》終于走進了觀衆的視野。
在《印象武隆》中,除了川江号子,還有“棒棒”這一獨具重慶特色的人文元素,《印象武隆》在2016年改版升級後,還特意加入了“女棒棒”這一群體,意在更全面地展現巴渝人民堅忍不拔的精神品質。
震撼的“川江号子”天然而成的峽谷舞台
“本着既最大限度保護生态環境,又能締造出‘獨一無二’的視聽盛宴的标準,确定了演出地點。”總導演樊躍解釋了将演出地點定在桃園大峽谷的原因。桃園大峽谷地處仙女山旅遊度假區,海拔1150米,距仙女山鎮約9公裡。觀衆進入演出現場前,需先穿過一條長約228米的“時空隧道”,隧道的内壁上,不停地閃現着“印象系列”其他作品的畫面和富有重慶特色的自然人文風情圖片。走出隧道,觀衆随即可被高低落差約188米的大峽谷所震撼,峽谷呈U形,四周為陡峭的山壁,演出場地内的30多戶原住村民,并沒有遷出,依然保持原來的居住狀況。
《印象武隆》的主題是“川江号子”,由演員扮演一位真實存在的老纖夫,他用真實的故事來串場,用地地道道的重慶話講訴着拉纖的艱苦歲月,在70分鐘的演出時間裡,各種瀕臨消失的“号子”在舞台上依次登場,此起彼伏:川江号子、打夯号子、築牆号子、擡石号子……由于号子的聲音全由真人“吼”出來,這對演出場地的聲響要求極高,不過,王潮歌對這個天然的劇場十分滿意,她說:“這是大自然的聲場,全世界最好的劇場也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喲嗬咗,嗬喲嗨,号子喊起來;腰杆往上挺,腳闆要踩穩;岔路口,跟到走;之之拐,順到擺。”雄壯高亢、整齊劃一的川江号子在峽谷中響起,舞台上的演員頭裹白帕,裸露着胸膛,佝着身子,背上拉着纖繩,光影在峭壁上勾勒出激流險灘的情景……身臨其中,每個人都會感到巨大的心靈震撼,王潮歌談到這種效果說:“聽‘川江号子’的時候,我感覺像一把鋒利的刀片慢慢地拉進我的肌膚,直達我的心坎,這種感受不能用語言來形容。”
哭嫁是土家族的傳統婚俗,優美的音樂旋律、感人肺腑的舞台表演,讓觀衆忍不住落淚,而在真山真水的舞台上唱出的号子,則讓每一個身臨其境的人都感到巨大的心靈震撼。
演出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哭嫁”片段。在武隆,哭嫁是一種傳統的婚嫁習俗,因為“纖夫的命沒個準兒”,所以嫁給纖夫的姑娘被公認為命運凄苦,哭起來也更加動情。舞台上,年邁老婦的旁白、動容的哭嫁聲音,讓不少觀衆忍不住落淚。演出接近尾聲時,一艘真實的木船從巨大的山壁處緩緩劃出,周圍用燈光形成似水面的光影。這艘船是典型的川東木船,船身長約6米,兩頭翹,中間寬,通體紅色,觀衆席與石壁間連着兩根鋼絲,形成了滑軌,木船沿着滑軌緩緩劃出,再伴随着解說詞漸漸消失,震撼的聲音逐漸回歸到平靜,老纖夫歎息:“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忘了吧,都忘了吧……”而此時,看得入神的觀衆常常情不自禁地大聲回應老纖夫:“不能忘!不能忘!”
應該說,這是張藝謀的創意,把舞台、演員與觀衆融于一體,情郁于中,音視混元,讓觀衆産生了感同身受的效果。一位從北京特意趕來觀看演出的觀衆說:“人身在峽谷中,燈光投射到山壁上,擡頭能望見星光,震人心脾的川江号子、凄美的哭嫁歌回蕩在山谷,總讓人熱淚盈眶。”
《印象武隆》将“川江号子”“棒棒”“滑竿”,以及川渝人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搬上了舞台,而“川江号子”的表演異常震撼人心,演員們露着胸膛手拉纖繩的表演,讓觀衆感受到了在大江大浪中,纖工們的堅韌與豪氣。土生土長的農民演員川江号子的傳承之路
對于震撼人心的川江号子,總導演王潮歌傾注了超越工作的感情,她在解說《印象武隆》時說:“不為了欣賞,不為了紀念,而是為了延續川江号子的血脈。”
川江,為長江自四川省宜賓市到湖北省宜昌市段的别稱,也可以泛指該段支流水系,因該段水系大部分流經舊時的四川省(今四川省、重慶市)而得名,木船為該段水運的主要工具,而船的唯一動力是拉纖的船工。川江兩岸山巒夾峙,航道彎曲狹窄,水急灘險,明礁暗石林立,千百年來,船工們通過吼出“号子”來協調步伐,與險灘惡水進行殊死搏鬥,這些“号子”流傳下來,成為了船工們不屈不撓、奮勇向前的精神象征,也成為了研究長江文化的“活化石”。上世紀60年代,機械動力船取代了人力船,1997年,三峽大壩截流,大量古纖道永沉江底,跌宕起伏、雄渾悲壯的川江号子也随之逐漸消失。王潮歌說:“這些号子随着生活大踏步地前進,很多都将消失,再也聽不到了,很多會唱号子的老人漸漸仙逝,我們希望通過《印象武隆》這一演出,重新把号子唱起來。”
為了保持“川江号子”最原始的味道,《印象武隆》團隊在選用演員上費了不少工夫——《印象武隆》演員多達200餘人,其中絕大多數為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在這些人中,有纖夫的後代,有年輕時拉過纖的人,還有喜歡站在自家山頭吆喝山歌的人……
《印象武隆》的領唱楊興勇就是纖夫的後代,他生長于兩岸懸崖峭壁的烏江邊上,從小就跟随着父親唱川江号子,如今他已成為川江号子的第九代傳人。楊興勇認為,雖然現在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已不需要川江号子,但川江号子背後隐藏的父輩們的精神不能忘,他說:“我們都是當地人,從小耳濡目染,在表演中,我們能最真實地還原勞動者樂觀豁達、不屈不撓的精神。”
《印象武隆》的另外一位主角鄧坤安也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扮演的是貫穿《印象武隆》全程的“老纖夫”,為了演出老纖夫的“精氣神”,40歲的鄧坤安留起了長長的胡須。鄧坤安回憶道,由于演員多為非專業的農民,排練之初異常辛苦:每天隻有4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一個動作常需重複上百遍,舞台是露天的,烈日當空時,汗流浃背,而磅礴大雨時,整個人就被淋透了,身上、嘴裡全都是泥……
為了這場演出,王潮歌哭過很多次:“我的演員太讓我感動了,有一個演員彩排時不小心摔昏過去,救護車來了,醫生擡着他走的。我沒想到12個小時不到,在觀衆席的第一排,那位年輕演員又在那裡唱起來……我當時眼淚就下來了。”
盡管演出強度大,但楊興勇對此很興奮:“好的情況是,通過演員、觀衆和媒體三方面的宣傳,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川江号子,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了解川江号子。”随着關注度的提升,《武隆印象》受邀,前往全國多省市,以及泰國、新加坡等地進行演出,影響範圍越來越廣。
如今,楊興勇已開始尋找具有良好聲音條件的苗子,他希望通過培養這些年輕人,将川江号子永遠地傳承下去。楊興勇說:“《印象武隆》這個演出把号子重新唱起來,傳承了民俗文化,我們有一種責任在裡面,希望通過我們,這些流失的文明再也不會消失了。”
《印象武隆》以老纖夫的講述貫穿整個故事,展現了纖夫們與險灘惡水進行殊死搏鬥的精神,而在震撼人心的演出背後,是演員們不辭辛勞的艱苦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