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的地質地理條件下,武隆一帶完美地、多層次地展現了亞熱帶深切峽谷喀斯特景觀,在不同海拔和地貌部位,各種喀斯特地貌表現出了明顯的平面與垂直組合特征。其中,以丘峰窪地(谷地)、大型漏鬥(天坑)、喀斯特峽谷、天生橋等為代表的地表喀斯特,以大型溶洞和豐富的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為代表的地下喀斯特最為普遍,獨具特色。
丘峰窪地系列主要分布在地勢相對平緩的喀斯特台面上。當其分布于海拔1700~1900米的高一級台面時,地貌表現為低矮的丘峰和平壩、窪地相組合,丘峰與平壩、窪地相對高差小于200米,在武隆一帶,這樣的地貌主要保存在花椒岩、仙女山、歇馬台、白馬山、燈草壩等山頂坪台,其中仙女山素有“川東第一草甸”之稱;當分布于海拔1200~1500米的低一級台面時,便表現為岩溶高丘地貌,丘峰與窪地、谷地之間的相對高差可達300米以上,主要保存在朱家頂、鳳凰、核桃灣、楊柳池、車盤、車廠梁子、大坪、東山、秦家壩等坪壩及山間盆地,其中車盤、楊柳池被确定為古夷平面(指各種夷平作用形成的陸地平面)。
喀斯特峽谷系列,主要分布于武隆烏江幹流及一、二級支流下遊彙口段,其中在一、二級支流的裂點附近及伏流(包括天生橋)上、下端,箱形谷最為常見,如在烏江與芙蓉江彙合的江口鎮一帶,兩江深切石灰岩地塊,形成著名的烏江峽谷和芙蓉江峽谷,峽谷之上的天星鄉一帶,為典型喀斯特山原,地面高1250米。烏江二級支流羊水河的峽谷發育同樣典型,在猴子坨伏流入口一帶,谷底高程915~1015米,兩岸山峰高聳,海拔高程為1200~1400米,谷深達230~400米,兩岸陡崖峭壁綿延,峽谷十分壯觀;在羊水河與老盤溝彙合處,形成了龍水峽地縫式峽谷,平均切割深度200米,谷底寬度1.3~15米不等,大多為2~5米,深寬比接近20∶1,構成“一線天”景觀;羊水河段發育的喀斯特天生橋,高達280米,更是世界罕見。
而各種喀斯特溶洞主要集中呈層分布于現代河谷兩岸,或散布于喀斯特台面上的窪地(谷地)底部,以及崗狀分水嶺地帶的風口兩側山坡。如芙蓉江右岸江面至其上當天星山原面,水平距離不到5000米,便集中分布有9個喀斯特洞穴,洞口标高由最低的180米升至最高的1162米,不僅具有很好的成層性,而且橫向洞穴與垂向洞穴成因關系密切,是研究該地區喀斯特地貌發育的重要佐證。
喜馬拉雅運動第三幕造成了三峽山地強烈隆升,本地區河流迅速回春(即指回複到較年輕的階段),流域喀斯特地貌系統産生複雜響應。特别是烏江幹流及芙蓉江等主要支流對構造響應迅速,水動力以垂直方向作用為主,普遍發育出峽谷地貌。又因在本地區的新構造運動中,擡升與相對穩定相間出現,河谷兩岸形成多級洞穴層與之對應。主要支流的河間地塊及斜坡地帶,受地貌回春影響較大,地下水為尋求最有利的排洩途徑,随着基面的不斷下降,水對岩石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方式也不斷地相應調整,因此,在厚度巨大的滲流帶形成複雜的垂向與橫向喀斯特洞穴系統。而在遠離現代排水基面的流域分水嶺地區,地貌回春影響較小,水動力作用未有顯著變化,喀斯特化改造程度不高,因此,其地貌演化明顯滞後于近河谷地帶。如仙女山台面,地表雖有漏鬥發育,但彙流結構基本保存,常态的面狀侵蝕作用占主導地位。
武隆地區從分水嶺到河谷,在短距離範圍内,集中分布有多期發育的豐富地表與地下喀斯特地貌,它們不僅在時間上具有發育、演化的先後關系,在空間上更存在着一定的關聯性。武隆喀斯特形态及其分布,是該地區特有的喀斯特形成演化模式的必然表現,很好地呈現了區域性地殼強烈擡升、河流深切的特點,形成獨特的亞熱帶喀斯特中山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