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田蓉紅
一
農曆五月,臨近端午的節氣,東天山腳下的巴裡坤鄉間田野裡艾草的葉子舒展碧綠,巧手的農婦呼朋喚友,相約着去田野裡采摘一把。坐在地埂上,就地擇去雜草,放進籃子裡,說笑着回家,鄉村下午的炊煙裡,十有八九都是艾面的味道。
艾面是巴裡坤端午節必吃的面食之一,不僅是因為它碧綠鮮亮的樣子誘人食欲,而且艾草理氣血、祛寒濕的藥用功能也讓人青睐有加。端午當日,一些地方會把艾草插在屋門口招福辟邪,但巴裡坤人則直接把它制作為面食,送達胃腹。
艾面的制作過程是繁瑣而講究的,把洗幹淨的艾草用開水燙熟直到綿軟,用刀細細的切碎,讓其徹底變為汁液,和進面粉裡,擀制出圓潤勁道的面餅,一來一去折疊後,再仔細切做均勻的面條,放進開水煮熟,澆注上勾制的雞蛋西紅柿鹵,碧綠、鮮紅、油黃相加的色彩讓人眼前一亮,胃口大開。煮熟後的艾面色澤晶亮,如同翡翠,許多外地來的人直接稱呼它為“翡翠面”。這食物間的“翡翠”出身極為普通,它的取材遍地都是,來曆卻可遠溯到唐代年間。提起吃艾面的起源,巴裡坤鄉間上了歲數的人,會給你指指矗立在巴裡坤縣城東北大河鎮區域内的唐城遺址,悠然講述他印象中的那些傳聞。
巴裡坤的屯田曆史起于唐朝,唐景龍四年(710年),唐王朝為了鞏固西域政權,設置了西州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并首次設立蒲類縣(巴裡坤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類國),後來又改名為後庭縣,屬北庭都護府管轄。駐守在這裡的将士被稱為伊吾軍(哈密古稱伊州),實行兵屯制度,并修建了城池,駐守的将士亦農亦兵,屯田自給。據《唐六卷》記載:“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安西都護府有二十屯,疏勒有七屯,焉耆有七屯,北庭都護府有二十屯,伊吾軍有一屯,天山軍有一屯,共五十六屯。每五十頃為一屯。”也就是說駐守唐城的将士在附近開墾的土地有五十頃,在《舊唐書·地理志》中也有相應記載:“伊吾軍,在伊州西北三百裡甘露川,兵三千人,地五千畝,馬三百匹。”
三千駐軍遠離中原,鎮守在這荒蕪的西北,墾地五千畝,雖然糧食可以自足,但在當地寒冷的氣候下,新鮮蔬菜卻是少見的。一個春季,有位将領來到巴裡坤巡查,因水土不服,食欲不振,隻想吃點新鮮蔬菜。然而那時的巴裡坤,能看到的綠色,除了剛剛露出頭的麥苗,就是地埂上的一些野草。他的手下試着采摘了一些艾葉,可是艾葉做菜實在不好下咽,随行的廚子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艾葉放進開水鍋中焯了一下,用刀剁碎和面,切成面條下鍋,煮熟,拌上調味品。這位将領看到綠茵茵、亮晶晶的艾面,一下有了食欲,連吃兩碗,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至此,艾面開始受到人們的青睐和推廣,遍地的艾草和糧食填充着駐守将士的胃腹,他們在西域的風裡就地取材,一邊進行艱苦的屯田,一邊駐守着邊疆。
唐城之北的良田,最早由伊吾軍開發出來,之後在戰火裡被棄耕。到清代年間,清政府從陝西、甘肅、山西等地大規模移民到新疆,千裡沃野,養育了世代落戶于此的民衆,而移民們的辛勤耕作又重新讓這片土地蔥郁起來,成為當地的主要産糧區。糧食作物出産的單一,沒有阻止人們對飲食的追求,雖然僅僅隻有麥面和一部分青稞,但是當地的婦女們還是費盡心思,推陳出新。為了避免一年四季的乏味咀嚼和365日的單調重複,她們嘗試着多樣的烹調和制作,不經意間,保留下了富有巴裡坤特色的飲食文化。二
小時候,每到下雨天,我們都歡快的拍手唱:“天氣天氣大大的下,蒸下的馍馍車轱辘大,箱箱櫃櫃盛不下,撂倒房上把房砸塌。”這首不知道被什麼人率先吟唱的歌謠一直傳唱至今,這種對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誇張期盼常讓外地的人在驚詫之餘有一絲哂笑———馍馍怎麼會有車轱辘大呢,那得用多大的鍋、多大的蒸籠和多少袋面粉呢。面對外地人的不解、好奇和驚詫,巴裡坤人淡定自如,車轱辘大的馍馍如今依然是巴裡坤節慶間的重要食品,拿蒸籠蒸出來的叫蒸餅,拿鏊子烤制出來的,則叫鍋盔。
做蒸餅的時候,一家的婦女是忙不過來的,巴裡坤無霜期短,小麥成熟的不夠好,面粉不夠勁道,需要使勁地揉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揉面是種大強度的體力活,需要幾個女人相互替換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制作蒸餅的時候,也是要好的鄉鄰一次小型的聚會,幾個女人說說笑笑間就把一個高強度的工作解決了,這勞作過程中和諧的親密關系是在長久的互幫互助中自然形成的。
等面發酵好之後,輪番把它擀制成一個薄薄的大面餅,面餅的大小都是根據蒸籠的大小來衡定的。面餅擀好後,抹上一層清油,再依次撒上各色的香料,這些香料都是取自植物———綠色的香豆粉是采摘庭院裡的香豆葉,晾幹後用鐵鑄的“漿窩子”搗成粉末狀備用的;黃色的姜黃則取自向日葵、葫蘆花,或者薄荷花的花瓣曬幹粉碎。這些顔料裡都帶着植物的清香,被一縷一縷地塗抹在面餅上,再橫着卷成細長的面卷,一圈一圈地盤放在蒸籠裡,之後,再擀制一塊薄面餅,蒙蓋在上面,合籠端出,放在蒸鍋之上,用柴火熏蒸直到熟透。出籠的蒸餅要趁熱揭去表面的一層面皮,防止隔天後表皮幹裂,影響美觀。然後由家裡最年長的婦女用芨芨草做的“點朵子”蘸着紅顔料在表層上“甩紅”。這個看似普通大白饅頭的蒸餅,切開後,裡面暗藏着乾坤,之前一圈一圈被盤起的面卷橫切面色彩斑斓,圖案豐富,蒸騰的熱氣中,面香合着植物顔料的清香撲鼻而來。
蒸餅是普通人家在端午和中秋等節慶日必須要做的面食,它的外形和名稱有着阖家團圓和生活蒸蒸日上的寓意,做這樣的面食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吉慶。曾經的老戶人家人口衆多的時候,蒸餅也做的特别大,直徑在0.5米左右,現在的一家三口,蒸餅是個象征性的食品,直徑也相應縮小,但無論怎樣,蒸餅都是巴裡坤百姓節日尤其是端午的象征,它已經從民間的廚竈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三
2015年6月,巴裡坤第五屆美食節期間,一個直徑2.6米的蒸餅讓到場的人們大開眼界,這個号稱“天下第一蒸餅”的大蒸餅用了270公斤原料、15個工人用特制的蒸鍋和蒸籠蒸制了6個小時。在活動現場,大蒸餅被一家來自哈爾濱的公司以5萬元的價格拍下後分發給現場的觀衆,同食同樂。熱氣騰騰的蒸餅,切開後其豔麗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被媒體直呼為“舌尖上的艾德萊斯綢”。
除了這種蒸制的“車轱辘大”的蒸餅,還有用鏊子烤制出的鍋盔,體積也可與“車轱辘”一争上下。曾經的鄉村,幾乎四五家人就有一個公用的土塊砌成的小方爐。燒鍋盔之前,男人們會用成筐的麥草煨熱了土爐,然後把放了鍋盔的鏊子平穩地推進去,細細地捂嚴實了,隻等它慢慢烤熟。現在,土爐已經漸漸被鐵制的簡易爐子所取代,鐵制的爐子燒熱的更快,也方便挪動。塞一筐麥草進去,用鐵制的長爐條撥弄它,看它漸起煙霧,最終火勢漸旺,等火勢差不多了,把一大盤做好的鍋盔推進去,然後嚴密的封了洞口,個把小時再打開,面餅已經成了完美的金黃色。
據說,燒鍋盔的舉動始于清代平息準噶爾叛亂的軍糧制作,這種把水分保養在堅硬的外皮下的面食比起蒸煮的結實,而且存放時間較長,方便将士長途攜帶。而偌大的鍋盔,在戰争中,攜帶一塊也能支撐普通百姓在逃離路途中暫時充饑。帶着這樣的情感,過上了安穩生活的百姓也沒有忘記鍋盔的功德,逢年過節的時候,鄉間的人依然要燒制大量的鍋盔,留一部分待客,也送給在城市裡的兒女、親友。在月餅沒有普及的年代,鍋盔還是中秋節期間月餅的替代品,人們會在面餅上用鋸齒狀的鑷子鑷制出吉祥的圖案,作為祭獻給月神的心意。
這些飲食習俗随着各地移民而來,在定居巴裡坤之後,又互相融合,不斷改進。在各色食品讓人眼花缭亂的今天,巴裡坤人固守着對食品的那份敬畏,用自然的饋贈加上自己的聰明和智慧,制作出可心的食物來。
巴裡坤不産粽葉,以前包不了粽子,雖然現在市面上可以買到粽葉或味道各異的粽子,但是,當地人還是喜歡自制的年糕來代替粽子。年糕用糯米熬制,再加上杏幹、花生、葡萄幹、花生等,冷卻後,澆上紅糖和白糖做的糖稀,就可以食用了。端午節本是民間祭祀屈原的日子,但也許是屈原的身影對巴裡坤人來說太遙遠,也許是汨羅江的浪潮氣息不能抵達遙遠的邊疆,在巴裡坤,人們隻是把它作為一個為全家祈福避惡的日子來對待的。
除了為一家人準備各樣吃的,如果家裡有小孩子,上了歲數的老人還會在端午節前親自動手,為孩子縫制虎頭鞋或者五毒鞋,這些鞋子完全是手工縫制的,鞋面上刺繡上象征五毒的蜈蚣、蠍子等,意思是讓孩子們把五毒踩在腳下,避免受傷害。五毒鞋需要在端午當日給孩子穿上,等到穿不了了,第二年端午節再換新的。大點的孩子穿不了五毒鞋,長輩會用五彩的絲線合擰出一段花線來,在端午的前一夜挂在門外的樹枝上,早上趁着露水未幹,就給他們系在手腕腳腕上,同樣是一種驅邪求福的心願。
用艾草的汁液糅合擀制的艾面攝影/田蓉紅
為端午節準備的各種面食攝影/吳同生
外表普通的蒸餅切開後五彩斑斓攝影/吳同生
制作蒸餅,擀好的面餅上撒上取自植物的各色香料攝影/吳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