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滿神歌攝影/文小龍錫伯族的西遷,是在交通工具非常落後,而且道路險阻、氣候多變的情況下進行的,忍受着長途跋涉中的艱難困苦,日夜兼程,冒酷暑,頂嚴寒,風餐露宿,以頑強的毅力終于到達目的地,用行動和事實彰顯了一心效命國家的錫伯族軍民的曆史功績,也為新疆的和平穩定和祖國的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慶祝“西遷”系列活動攝影/文小龍一
在新疆伊犁伊犁河南岸,有一個縣叫查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當地的主要居住民族之一錫伯族是清朝乾隆年間西遷至此的,為何要從東北遷徙至此呢?讓我們進入當地的錫伯族風情園一探究竟。
錫伯民俗風情園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西部6公裡處孫紮齊牛錄鄉内,是一個以靖遠寺古文化遺址和展示錫伯族曆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的民俗風情園,錫伯族悠久的曆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在這裡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旅遊特色,但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他們從東北西遷至這裡的一切。
錫伯族的西遷,是曆史賦予的使命。在16世紀之前,錫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與一般的民族遷徙有着本質區别的是,在十八世紀中葉,清政府平定準噶爾貴族叛亂,在伊犁惠遠設立“總管伊犁等處将軍”管轄新疆,然而統一後的西部邊疆廣袤土地出現了無兵防守的真空,統一面臨得而複失,經伊犁首任将軍明瑞請奏,乾隆皇帝痛下決心,下令調遷英勇善戰并懂得農業生産技術的錫伯族軍人前往屯墾戍邊。
在征集錫伯族官兵西遷新疆之前,清政府先後從黑龍江、張家口、熱河等處調遣官兵駐防伊犁,又調遣綠營兵進駐伊犁,但伊犁首任将軍明瑞深感伊犁現有駐防官兵不足以防衛廣袤的新疆,仍向朝廷請示增派官兵。清政府應其所請,決定從盛京所屬各城調遣攜眷駐防塔爾哈台之錫伯官兵1020名、眷屬3275人,西遷至新疆伊犁,進行屯墾防衛。在舉世罕見的男女老幼幾千人的長征隊伍中,還有一大批不願與骨肉分離而随隊前往的其他親屬,據記載,管帶人員查明未注冊跟随而來的閑散親屬共有405名。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農曆四月十八,清朝政府從盛京(今沈陽)等地征調錫伯族官兵1018人,連同他們的家屬3275人,由滿族官員率領,西遷至新疆的伊犁地區進行屯墾戍邊。将要西遷新疆的錫伯族人和留居東北的錫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錫伯族家廟———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話别。次日清晨,錫伯族官兵及其家屬告别家鄉,踏上了西遷的漫漫征程,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的伊犁地區,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那裡的錫伯族人就是他們的子孫。
二
風情園内的靖遠寺,建于1892年,是清代伊犁八大喇嘛廟中較有影響寺院之一。現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靖遠寺是一座中原文化融合于祖國西北邊疆的縮影,充分體現了錫伯族人民的建築藝術,而且是錫伯族與各兄弟民族保衛邊疆、維護祖國統一的實物見證。整個寺院對稱成比例布局的殿閣、樓台錯落有緻,古樸自然,各盡其妙,整個寺院組成了一組雄偉壯觀、和諧統一的古建築群。
風情園内有曆史館、民俗館等室内展館,用以展示錫伯族的曆史、文化、民俗等。在曆史展館内,可以了解這個民族的曆史演變,以及在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一個英勇的民族,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傳奇”的“大西遷”,會讓你由衷地對他們肅然起敬。
從這裡,你可以看到當時的西遷路線:沈陽—彰武台邊門—遼通—開魯—阿魯克爾沁—西烏珠穆沁—東烏珠穆沁—右翼後旗—中前旗—車臣汗旗—烏蘭巴托—烏裡雅蘇台—科布多—阿爾泰—布爾津—和布克賽爾—察汗鄂博—額敏—博爾塔拉—巴爾魯克—伊犁惠遠城—察布查爾縣。
當西遷隊伍走到科布多一帶時,正值阿爾泰山積雪融化,數河俱溢,水深流急,連日等待,不能行進。水退無期,隻好取道繞科齊斯山,這時口糧已所剩無幾,馬、駝倒斃甚多,在糧食缺少、畜力不足、道路艱險、行軍極度困難的情況下,管帶協領阿木胡郎等一面咨文伊犁将軍請示派人前來接濟,一面帶領官兵及眷屬采集野菜充饑,繼續前進。在6月,兩隊與前來接濟的人相遇,領取到接濟物資後繼續趕程,終于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7月抵達伊犁,勝利地完成了西遷的偉大曆程。長途的艱難跋涉,使這支龐大的隊伍減員不少,但在途中還出生了350餘名嬰兒。清政府原規定西遷3年到達,由于錫伯族軍民堅忍不拔、吃苦耐勞,僅用了1年零3個月(其中包括在烏裡雅蘇台休整7個月),行程萬餘裡,提前到達了伊犁,這不能不說是中華民族史上的一大壯舉。
攝影/青青子衿皎月
三
事實說明:在我國56個民族當中,有一個人口不多卻分居東北和西北兩個地區的古老民族———錫伯族,他們當中的一支人馬曾經從中國東北的遼河遷徙至最西北的伊犁河,萬裡跋涉,留下千古絕唱。在中國曆史上,各民族的遷徙很多,大多是由于戰亂、自然環境等各種因素,但錫伯族的西遷卻是受命于朝廷,肩負着屯墾戍邊的艱巨任務,并且很好地完成了曆史壯舉。
在曆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曆史上有了公元1764年農曆四月十八盛京錫伯家廟太平寺前錫伯族家人生離死别的集會辭行;有了西行萬裡漫漫遷徙路上風餐露宿,扶老攜幼,橫穿漠北的艱苦卓絕和感天動地;有了前後一年多時間在這條路上出生的300多錫伯族嬰兒以及這些嬰兒們生生不息的後代;有了錫伯族人曆時六年徒手開鑿百公裡河道引來伊犁河水使伊犁河南岸的茫茫荒原變成萬頃良田的屯墾戍邊壯舉。
“西遷節”是200多年來錫伯族人民的民族傳統節日,是西遷戍邊紀念日,因時間是農曆四月十八,所以叫“四一八節”,因有懷念親人之意,所以又叫“懷親節”,新疆錫伯族同胞稱為“杜音拜專紮坤”。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新疆錫伯族群衆會歡聚一起,共進聚餐、殺豬、吃高粱米飯、表演歌舞、暢叙保衛祖國西北邊疆的業績,以緬懷離别的骨肉同胞,紀念祖輩駐防戍邊的英雄業績和錫伯族祖先西遷的曆史壯舉。2006年5月2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申報的錫伯族西遷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錫伯族的西遷,是在交通工具非常落後,而且道路險阻、氣候多變的情況下進行的,忍受着長途跋涉中的艱難困苦,日夜兼程,冒酷暑,頂嚴寒,風餐露宿,以頑強的毅力終于到達目的地,用行動和事實彰顯了一心效命國家的錫伯族軍民的曆史功績,也為新疆的和平穩定和祖國的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