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與彼岸,構成了人類匍匐前行的全部理由。西藏的故事——仿佛在傳說中成了人間樂土與香巴拉。
此岸總是殘缺,唯有抵達彼岸,才是圓滿。正是這種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數百年間将西藏塑造為高聳的彼岸。
神話一旦升騰,就再未降落,令西藏成為一種恒久的時尚。最初,它被傳為黃金流淌的應許之地,後來,四面八方的人向這時尚之地湧來。
喜馬拉雅山區的傳說,讓全世界趨之若鹜,并終令西藏成為傳說與現實中夢幻之地——香巴拉,這恐怕是西藏最美麗的誘惑。
陳丹青在這兒速寫人物,朱哲琴在這兒唱響歌謠,早在80年代美國藝術家勞生柏都将北京之外的第二場展覽放在拉薩;他們的編碼,都夾帶着喜馬拉雅的氣息,沖下高原,令更多人紛至沓來。
商業化與全球化的時代背景,更增強了這番狂想與熱望的音量。若要挑戰極限,可以像王石一樣攀登珠峰;倘欲重返内心,可以像陳坤一樣沉默行走;想特立獨行地度過一段時光,西藏就是你的“詩歌和遠方”。
藏學家沈為榮的觀點或許過于冷靜:西方人是将他們對一個失落了的美好過去的緬懷移情到了西藏,香格裡拉、西藏不過是後現代西方社會創造出來的一個烏托邦和精神超市……西方人神話化西藏是“借西藏酒杯,澆自身塊壘”。
他進一步批評說,西方人愛慕西藏,以此鼓吹智慧、慈悲、非暴力、環保、男女平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理,而國内的西藏發燒友則多半拿西藏和藏傳佛教當作心靈雞湯來消受,關心的隻是個人情感、生活方式等小問題。
大道理或小問題,都是香巴拉神話的不同層面,都遇到不懈的抵抗。藝術家幾乎站在最前線,他們拒絕外界對西藏的“香巴拉式”想象,意圖以陳述現實的筆調消解這種時而虛假的浪漫。
“他們既深知來訪者的香格裡拉想象是什麼,也同樣深知非香格裡拉的西藏的現實是什麼”,著名藝術家邱志傑來到西藏交流後寫道,“事實上對這一代畫家構成壓抑的假想敵,并不是來自中國内地的文化或者來自西方的文化影響,而是日漸商業化的現實本身。”
傳說中香巴拉是時間之輪的保存地,如今香巴拉的時針飛快地旋轉,足以讓人暈眩。這期雜志中,我們回歸現實,看一個傳奇之中的風尚西藏——千年的寺院紅牆下街舞者在旋轉,唐卡的神聖叙事中不乏藝術家們大膽突破的嘗試;藏北牧民的氆氇和西藏鄉村的陶器出現在巴黎的豪宅裡。
我們願回歸時間,站在西藏的“金門口”提問:為什麼來西藏?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