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岩斐:女,43歲,現任衛生部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在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睡眠呼吸障礙、呼吸生理及呼吸力學方面有較深造詣。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教學工作,為北京大學醫學部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阻肺學組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呼吸委員會常委兼任秘書長,國内多項核心期刊編委及審稿專家,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科研行業專項評審專家。以第一作者在Chest,EurRespirJ,ChineseMedJ及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著及述評多篇。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科研行業專項等多項國家及部省級科研課題。曾獲得2010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6年中華醫學三等獎及2002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均為第二完成人);獲2006年亞太呼吸病學會青年研究學者基金及最佳壁報獎;2005年度日内瓦大學優秀醫學博士論文獎。多次受邀在國際會議上發言。
您是否經常因咳嗽咳痰而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呢?您是否經常因呼吸困難而不得不停下呢?您是否也會因喘息不能來回自如的上下樓梯呢?今天,我們就這些症狀向大家介紹一種并不為衆人所知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種發病率及死亡率高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慢阻肺已躍升成為世界第四大緻死原因。但是由于慢阻肺早期症狀不典型及診斷受限,所以慢阻肺并不為普通大衆所熟知。故此,慢阻肺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為此,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倡議組織(GLOD)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設立為世界慢阻肺日,我國将慢阻肺納入重點防控慢性疾病,目的在于提高公衆對慢阻肺作為全球性健康問題的了解和重視程度,同時做好慢阻肺患者的防治管理。
冬季由于天氣嚴寒以及室内外空氣質量下降,慢阻肺發病率出現高峰。那麼,有哪些因素會導緻慢阻肺的發生以及如何診治管理慢阻肺呢?
慢阻肺公認的風險因素
個體因素:慢阻肺被有些學說認為具有遺傳易感性,已知的遺傳因素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與非吸煙者的肺氣腫形成有關。
環境因素包含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煙草顆粒。慢阻肺的發生被認為與吸入顆粒物的負荷量相關。吸煙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環境發病因素。同時,被動吸煙也可能導緻呼吸道症狀及慢阻肺的發生。空氣中、職業性粉塵及化學物質、生物燃料煙霧與慢阻肺的發生亦密切相關。我們大家所知道的PM2.5和PM10被認為與慢阻肺的發生有一定關系。所以,霧霾天氣建議大家出門做好呼吸道防護。
第二、感染。慢阻肺是一種慢性炎症性反應。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發病和加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病毒和(或)細菌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見原因。
第三、社會經濟地位。慢阻肺的發病與社會經濟地位相關,主要是由于室内外空氣污染程度、營養狀況以及體重指數存在差異。
慢阻肺的症狀
呼吸困難:患者常常描述為氣短、喘憋及呼吸費力。早期可能在勞力或活動後出現,此後逐漸加重,以緻日常生活活動受到影響,最後甚至出現靜息時呼吸困難。
慢性咳嗽咳痰:慢阻肺發病由于與慢性支氣管炎相關,慢阻肺表現可為咳嗽咳痰。
喘息及胸悶:有些慢阻肺患者主訴喘息及胸悶明顯。喘息明顯時聽診可出現呼吸相呼吸音,胸悶可能由于呼吸費力及肋間肌收縮有關。
慢阻肺診斷的必要條件
正如我們所介紹的慢阻肺症狀,慢阻肺早期症狀通常都不為大衆所重視,導緻早期慢阻肺診斷率低下。慢阻肺的診斷被稱為“一秒鑒診治”,這就是肺功能用于診斷慢阻肺的權威地位。
肺功能檢查是氣流受限的重複性較好的客觀指标,對于慢阻肺的診斷、疾病進展等有重要意義。所謂的氣流受限是以FEV1/FVC來确定的,也就是我們說的“一秒率”。吸入支氣管舒張劑之後FEV1/FVC<70%,确定為持續性氣流受限,這也是慢阻肺診斷的必要條件。
慢阻肺的防治管理
如此,相信大家對于慢阻肺的危險因素、症狀以及診斷條件有了全面的認識,那麼對于慢阻肺的防治管理又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重點呢?下面就詳細介紹關于慢阻肺的管理,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積極尋求醫學幫助,早期認識慢阻肺,提高早期診斷率,定期随訪管理。學會自我管理,積極戒煙;盡量避免在室内外吸入顆粒物;學習自我控制病情技巧,如縮唇呼吸及腹式呼吸。
總之,“沉默中的殺手”慢阻肺不僅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會造成巨大影響,同時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但是早期診斷及防治慢阻肺對于慢阻肺的預後有積極影響。所以,我們應該相互攜手,積極認識、了解、控制慢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