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已從過去的知識文檔管理等.."/>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當“互聯網+”遇上“知識+”

當“互聯網+”遇上“知識+”

時間:2024-10-29 06:06:34


    知識管理已從過去的知識文檔管理等升級為“知識+”。組織該如何建立“知識+”時代的知識管理?如何實現智慧化的學習?

企業隻有落地“知識+”達成知識的易用(場景設計)有用(夯實基礎)有趣(運營推進)才能讓“互聯網+”和“知識+”真正成為企業轉型發展的動力

文/夏敬華

“互聯網+”轉型的“道、法、術”

IT是企業轉型的關鍵支撐,信息化背後,是從IT思維到DT思維(即大數據思維)的演變。而DT思維的核心就是要做好用戶畫像、智能推薦和雲端服務。

以往,企業在做知識管理時,都是以IT部門為客戶,而現在該是思考怎麼延伸至每一個用戶的時候了。特别是随着員工形态的變化,員工不一定是為我所有,但一定要為我所用。暢銷書《失控》,在我看來其背後的寓意是企業正在從失控走出控制,因為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人對自由的向往,而隻有擺脫控制,随之而來的個體價值、自發性、自組織、蜂群智慧、自下而上的管理等正面效應,都會充分體現出來。

互聯網真正改變的是大工業時代的“等級、命令和控制”。在機聯網時代,人們追求“平等、參與和分享”;在人聯網時代,則注重追求“自主、掌控和意義”。正如馬化騰所說:要構建生物組織,讓企業組織本身在無控過程中擁有自進化、自組織能力。

因此,在移動互聯時代,人們都在尋求變革之道。但事實上,繁複的變化背後有不變的“道”:兩個中心+一個基本點。其中,兩個中心是指客戶和員工,一個基本點就是産品。要實現它們的辦法,就需要通過“連接、融合、創生”。

怎麼實現連接?比如:利用微信、阿裡釘釘等連接一切,利用私有App深化應用。

怎麼進行融合?跨組織的協同場景洞察和IT能力。現在,組織都在不斷打破科層制、打破原有組織架構的去中心化,原來企業的全部信息系統均基于組織架構(崗位/角色),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協作是與組織架構外的人協作。

具體的實踐方法,就是要應用移動、雲、大數據、智能制造、工業4.0等技術。隻有洞察“互聯網+”對企業的真正影響,把握“變”與“不變”的平衡,讓技術為我所用,才有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轉型。

以藍淩客戶美的為例。其“互聯網+策略”就是連接用戶、建立平台,互聯生态。通過三大流程(用戶端到端、産品端到端、訂單端到端)、四大舉措(移動化、大數據、雲和智能制造)來支撐美的向敏捷型企業轉型。

現在美的App、美的微信平台,使得用戶的粘性顯著增強,打通了包括咨詢、體驗、購買、配送使用、售後等全過程服務。

“知識+”落地的三個維度

在我看來,信息不對稱時代将逝,知識不對稱時代到來。因此,通過知識管理打造不對稱競争力,才能實現知己所知、用己所知、創人未有的知識體系。

“互聯網+”風生水起,“知識+”也自然開始蓄勢待發。知識管理已從過去的知識文檔管理等升級為“知識+”,更需要打造知識不對稱的競争力。而實現“知識+”的落地,必須從場景化、遊戲化、智慧化三個維度推進。

那麼,組織該如何建立“知識+”時代的知識管理?如何實現智慧化的學習?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