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楊筱卿
《商業模式全史》[日]三谷宏治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無論何種商業模式,壽命不過5至10年。”本書作者得出這樣的結論。
商業史上,商業模式的更替也最為殘酷。就拿相機來說,數碼相機取代膠卷,柯達倒下;手機拍照興起,相機企業受到沖擊……商業史,事實上是由各個商業模式的交替更換而組成的。
小店帶來的商業認知
本書作者三谷宏治出生于日本福井縣的農村,在他童年時期,父母經營着一家農副食品店。在連鎖超市、購物中心等新型商業模式的沖擊下,食品店的經營日益艱難,經常被迫調整經營策略。
正是有着如此經曆,三谷宏治切身體會到商業模式更換的殘酷。
商業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什麼呢?
三谷宏治認為,商業就是将采購來或生産出的價值提供給他人,以換取同等價值,而這些要素的組合就是商業模式。凡是有實力的企業無不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而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能實現創新以及保持企業的持續競争優勢。但是,商業模式的變革則在于創造,而非競争。
盡管商業模式聽起來很枯燥,然而,三谷宏治卻寫得平易近人,本書每個章節都從兩個商業上的知名人士對話開始,而對話内容則是他們的觀點以及企業自身,因而讀來生動有趣。
商業模式如何創新?
三谷宏治在陳述曆代商業模式的變革之後,從領導力、企業文化、實踐方法和人才培養四個角度,以多個公司的案例和專家觀點講述了如何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
上世紀90年代,郭士納和雷富禮依靠過人的領導力,使IBM和寶潔由衰轉盛。
1971年,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成立,創始人凱萊赫颠覆服務業的傳統認知,認為顧客不一定都正确,因而要員工第一,顧客次之。作為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工資水平并不低于同行,而對員工的個人特質,西南航空更為重視幽默感,因為凱萊赫認為,幽默感能讓人度過困境,也會給旅客帶來感動。因為這樣的企業文化,西南航空獲得了核心競争力。
而在實踐方法上,三谷宏治認為大企業可以運用“遺忘借用學習法”,維傑伊·戈文達拉揚在《戰略創新者的十大法則》中提出,新公司不能效仿母公司的制度體系,因為這會阻礙新公司的發展與創新,此為“遺忘”。而新公司既要保持獨立,也要“借用”母公司的資源,整個公司的負責人更要積極協調新公司和母公司的關系。至于“學習”,則不要刻意強調業績目标,而要善于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然而,初創企業如何創新呢?埃裡克·萊斯的“精益創業”觀點認為,不做無用功,不為客戶帶來價值的工作即為無用,無法接受客戶檢驗,不能從中學到知識的工作即為無用,因而要使用“開發、測試、調整”循環法,快速推出最簡化的可實行産品,然後測試、調整。
而創新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克裡斯坦森在《創新者的基因》中表示,創新人士有五種超人的探求能力——關聯能力、提問能力、觀察能力、試驗能力和交際能力。具備這些能力的創新者善于把不同領域發生的,看似毫無關系的問題聯系在一起,并敢于颠覆前提,從反方向提出問題,而他們也能通過對日常現象和潛在客戶的分析,獲取重大發現。同時,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勇于面對失敗,在試驗過程中,善于制造驚喜,而為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善于結交與自己持有不同觀點、看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