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企業在大街上發招聘啟事,條件很簡單:招一名身強力壯的助手,吃穿住全包,還有高薪酬。瑞恩揭下“招聘啟事”,并要求立刻開始工作。
“我們今天得開出一家‘街邊商店’來。車上有許多挂衣架、服裝和鞋子,你需要先把衣架展開,然後把衣服一件件挂上去!”招聘者馬可·帕薩特對瑞恩說。可奇怪的是,所有商品都沒有價簽。馬可看出了瑞恩的疑惑:“我們賣的服裝不用錢!”
免費的?那還叫“賣”?挂好全部服裝,馬可卻沒有叫賣的意思。一個流浪漢湊了過來,打算摸一摸一件黑色的大衣,馬可對流浪漢說:“先生,它們都是免費的,你可以随意挑選自己喜歡的衣物!”流浪漢不敢相信地張大了嘴,這麼好的衣服、褲子、鞋子全部白送,竟有這事?
流浪漢帶着些許疑惑,然後拿着選中的大衣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接下去的半天時間,馬可招呼一個又一個流浪者到攤前挑選衣物。每個流浪者開始都半信半疑,最後高興地免費拿走了衣物。
第二天,“街邊商店”還沒卸車,就有好多人走過來要幫忙。“街邊商店”的“服務員”一下子多了起來,人們熱情地招呼每一名顧客。附近的商店老闆送來了食物和飲料;還有理發師搬來工具,挂出了“免費理發”的牌子。
一天天過去了,馬可、瑞恩以及無數志願者在為“街邊商店”忙碌着。同時,世界各地的志願者在接過馬可的接力棒,在各地開起了“街邊商店”。馬可經營商店的重要準則就是,把捐贈衣服的尴尬變成自主搭配的喜悅。
(寶谷)
故事的哲理:
施舍通常不能改變命運,甚至反而讓人喪失尊嚴。但尊重是最好的給予,甚至能重新找到和發揮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