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從客戶到用戶,雲學堂完成自我嬗變

從客戶到用戶,雲學堂完成自我嬗變

時間:2024-10-29 05:16:48

雲學堂的商業模式,被人說成“什麼也不是”,但正是這種模式,幫助其在兩年之内銷售額增長了幾十倍。

如果沒有2014年那次将自己勇敢地推出去,雲學堂可能早已不複存在。按中小企業平均壽命2.5年來算,大多數企業已經倒在了雲學堂前面。

創業第三年,以軟件技術切入企業學習領域的雲學堂,砸了自己的飯碗,首次将軟件免費開放給企業,轉而通過以内容為核心的增值服務收費。

這一模式如今看來不足為奇,但在當時的企業級學習軟件領域,還鮮有人這麼徹底地革自己的命。

與商業模式轉型前相比,雲學堂的用戶由當初屈指可數的幾萬人增加到了700萬人,營業額也在此前的基礎上增長了幾十倍。這種“自殺式”轉型,雲學堂是如何完成的?

參透行業痛點,主動謀變

2013年,以技術優勢在市場立住腳的雲學堂,又進入一輪新的發展困境。如果不改變,雲學堂很可能沒有未來。

那時候,業内普遍的商業模式就是賣賬号。但雲學堂CEO丁捷發現,賬号賣出去以後,通常使用率隻有10%。之後,雲學堂轉而按照有效賬号收費。但最後的結果是,很多企業還是用不起來。

為什麼效率如此之低?丁捷開始反思,當前企業學習培訓存在兩大痛點:第一,員工被動接受課程,學習積極性不高。第二,與企業組織績效挂鈎不緊密。而後者是前者的結果。雖然看起來很容易參透,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這些顯而易見的痛點往往會被企業所遺忘。

圍繞這一點,丁捷和雲學堂的創始團隊發現,他們最看重的是如何幫助員工真正使用學習平台提高效率,以此提升組織績效。2014年,雲學堂推出了平台免費、增值服務收費的模式。由此拉開了這場由客戶向用戶的轉型之戰。這一商業模式與互聯網大潮下的用戶思維不謀而合。

明确目标用戶,然後滿足他們

在賣賬号時代,雲學堂隻需要将賬号賣給企業就行了,而很少去關心到底誰在用。

但轉型之初,這是丁捷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雲學堂的目标客戶到底是誰?顯然答案是企業,但這還不夠,丁捷開始進一步思考:到底是企業裡的誰?老闆,HR,還是普通員工?最終使用雲學堂服務的人是誰?普通員工!而過去,企業學習培訓往往由老闆或者HR主導。在用戶思維的指導下,雲學堂将目光落到普通員工身上。

找到要服務的人之後,如何滿足,誰是服務提供者?

在丁捷看來,增值服務一定是以内容為核心。但雲學堂是技術出身的公司,上哪兒找來那麼多内容資源。

“高手一定在民間,誰會最懂行業知識和内容?一定不是所謂的專家,而是真正在一線工作的人。”丁捷對《中外管理》說。沿着“大家服務大家”的概念,雲學堂推出内容衆包模式。

培訓機構和名師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那雲學堂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是“組合”!在丁捷看來,以最好的方式将員工需要的内容組合起來,讓員工樂于使用,這就是雲學堂的優勢。

将賴以生存的技術共享出去

為什麼是雲學堂來做這件事,而不是别人?

除了早期的技術投資,雲學堂在内部建立了一支由商學院和咨詢公司組成的研究團隊,專門研究系統架構。“如果将這套研究出來的東西拿去賣錢,我們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咨詢公司,但這不是我想要的。”丁捷說到這裡,頗為得意。

雲學堂是怎麼做的呢?就是将這套系統,全部免費開放給培訓機構,讓其在雲學堂的研究基礎上搭建自己的架構,最終一起推向用戶。

一家企業把最有優勢的東西不拿出去賣錢,而是共享給合作夥伴,是視野,也是實力,這裡面包含了雲學堂長遠的戰略布局,通過“軟件SaaS+課程服務”模式構建企業人才服務的生态圈。到目前為止,雲學堂的平台上已經有兩千家培訓機構,一千多位名師入駐。

丁捷後來總結:當發現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一定要問自己最想服務的人是誰,然後一點一點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模式。“如果有人在分享創業經驗的時候,說戰略是一早就定好的,一定不要聽那些成功的案例,因為任何成功都是逼出來的。”她十分堅定地說。

找到員工主動學習的“觸發點”

為什麼員工不愛學習,這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學習是不是剛需?

“有人說衣食住行是剛需,學習不是,我恰恰認為不是這樣的。”在丁捷看來,有人認為學習不是剛需,指的是那種坐在教室正兒八經地學習,但每個人每天都在以各種方式學習新東西。

以雲學堂自身為例,有一次一個銷售員問丁捷:“我最近跟這個客戶溝通的時候出現了問題,能告訴我什麼原因嗎?”丁捷聽完過程之後,立刻回答“你A角有問題”。銷售員對“什麼叫A角”一臉茫然。在丁捷的點撥下,那位員工将ABC法則課程翻出來學習了一遍,正是這件事,讓這個被冷落的課程在同事中火了很長時間。

比内容更重要的,是觸發點。雲學堂要做的是在學習觸發點上,建立一個方便的學習通道。

圍繞“情景化學習”的概念,雲學堂在同行很少涉及的領域下了不少功夫。一般而言,企業學習系統很少會有IM即時通訊軟件和視頻會議系統。很多公司更是禁止員工工作期間上QQ,但是相反雲學堂卻投入極大的重視。

丁捷告訴有疑問的同行:這是所有知識的來源。什麼是員工最想學的?就是他遇到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而提問又是最便捷的獲得答案的方式,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中,他又可以有針對性地深入學習。

視頻會議系統通常在緊急情況下會被派上用場。當員工在和客戶談判時,有一個問題突然回答不上來,就可以借故離開,通過視頻會議系統聯系上産品經理。

情景化學習背後是鼓勵和主張員工開放式學習,通常來說,很多公司的培訓費用都是花在老闆身上。在雲學堂700萬用戶中,居然有60%的活躍用戶是自己到商城裡找課程的。在雲學堂的課程設計裡,HR隻需要給每個人學習基金就可以了。

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企業可以通過員工的學習軌迹和數據記錄,判斷出員工的執行力和創新力是否得到提升。例如:企業公布一個新規章制度或者新産品升級方案,HR可以得知多少人在第一時間完成制度學習,又有多少人對産品升級方案提出了修改建議。在這種學習和競争的氛圍下,大部分企業的執行力和創新力能得到顯著提升。

“什麼都不是”的商業模式

目前雲學堂的收入主要靠課程分成以及平台增值服務收費,如果進一步設想,廣告位、圍繞企業的金融服務都是可能延展的盈利模式,但目前丁捷隻想一門心思先把産品打磨好。

她經常會被問到:雲學堂究竟是幹什麼的?但有時候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有的人會問:你們是培訓公司嗎?丁捷回答:肯定不是,我沒自己的内容。那是一個軟件公司?也不是,因為雲學堂提供的服務遠遠超出軟件的含義。那一定是咨詢公司?也不是。因為咨詢是放在雲學堂體系裡免費提供給企業的。

“大家覺得你什麼都不是的時候,其實這背後就蘊含着一個嶄新的商業理念。”在丁捷眼裡,不管何種商業模式,隻要對企業的員工學習是有效的,它就能找到自己的生存途徑。

責任編輯:朱麗

攝影劉奔丁捷:不管何種商業模式,隻要對企業的員工學習是有效的,它就能找到自己的生存途徑。

管理點評

雲學堂創業團隊原本具有IT屬性,後來認識到線下教育是一個無限廣闊的市場,他們發現,這個市場需要的不是教育産品本身,而是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所以,雲學堂用IT嫁接内容産業,完成商業模式轉型。在我看來,現在互聯網已經度過了綜合流量的紅利期,它必然會回歸商業的本質,而互聯網成為加速器。對于創業者而言,必須要理解商業邏輯本身,然後才能夠用互聯網來放大。雲學堂很好的滿足了這兩點。

點評人:《中外管理》業務顧問、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穆勝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