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倪光南看好格力入局“芯片設計”華為“戰略備份”是承擔安全責任

倪光南看好格力入局“芯片設計”華為“戰略備份”是承擔安全責任

時間:2024-10-29 02:39:25

倪光南院士對《中外管理》說:“我對格力入局芯片很看好,他們做芯片設計是毫無問題的,但覆蓋整個産業鍊不行,芯片生産(環節)還是要委托别人加工”

對于格力創始人朱江洪都不看好的“格力芯片”,中國科學院倪光南院士的評價是:“我對格力入局芯片很看好!”

8月份,董明珠出資10億,成立了專門的“芯片公司”。在一片嘲諷和質疑聲中,這是難得的支持聲音,而且來自為國産芯片窮盡一生的業界權威倪光南院士。

倪光南對《中外管理》說:“我對格力入局芯片很看好,他們做芯片設計是毫無問題的,但覆蓋整個産業鍊不行,芯片生産(環節)還是要委托别人加工。”

同時倪光南告誡人們,在從歐美引進高新技術方面不能抱有任何幻想!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關乎每一個人的網絡安全。以下是倪光南院士近期在騰訊研究院“名家之聲”中國網絡安全問題的詳細論述。

“中興事件”告誡我們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中興事件”其實反映出的是網絡安全問題中的供應鍊風險問題。也就是說,人家不給你供貨了,你這個企業就很可能要倒閉。它隻有(美國)這一個來源,這是非常嚴重的!

“中興事件”告誡了我們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必須分析網絡風險,從供應鍊風險擴展到網絡安全各個方面的風險。

究竟如何才能實現網絡安全呢?答案是要把自主可控放在首位。

網絡安全和傳統安全不同,傳統安全一般是可計算的、可預期的,比如:一個機械、一個零件的故障率等。但網絡安全就不那麼簡單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自動駕駛。假如有輛自動駕駛汽車撞人了,究竟是汽車本身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事實上很有可能并不是汽車本身的問題,而是被黑客操縱所緻。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意味着自動駕駛汽車本身是不可控的,不可控的東西更談不上安全。

也就是說,自主可控不等于安全,但反過來不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這個關系非常清楚:自主可控是安全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這時你再認真反思一下“中興事件”就會發現:如果中興有針對自主可控的風險防範制度,每個産品都評估一下有沒有做到自主可控;那麼它就能發現很多産品的芯片都是買自美國的,且沒有第二家供應商。這種情況你就要找第二家供應商,或做備份方案。隻有這樣,當美國不賣你芯片時,至少你才能有替代品。即使貴些、慢些,但替代品能頂上去,不至于完全垮台。

華為的“戰略備份”,是對網絡安全責任的承擔

網絡安全的責任,政府、企業和個人都要承擔。圖東方IC倪光南:格力、騰訊這樣的民營企業不一定要Allin芯片,而是可以制造與自己産品有關的專有芯片在企業方面,華為就做得比較好。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回答“已沒有生态空間,為何還做終端操作系統”的問題時說:“應盡量使用國外的好東西,包括高端芯片和操作系統,但要有戰略備份……别人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另一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技術安全是網絡安全的核心。網絡安全涉及的面非常廣,諸如安全規章制度、管理、人員等,這些都很重要。但網絡安全的核心是什麼?

習總書記在今年4月份一次講話中就指出:網絡安全的核心是技術安全,核心技術是安全的命脈;如果技術不安全,其他一切都沒用了。

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自主可控,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也就是通過自主可控實現技術安全,進而保證整個網絡的安全。

目前,有關方面在做的“黨政公共系統替代”,正在推行的自主可控測評,就是實現技術安全的一次有益實踐。這種測評很必要,因為沒有一個自主可控的測評,就可能被一些“假國産”“穿馬甲”的外國技術産品服務鑽了空子,混進政府和重要領域,造成嚴重的安全風險。

我們的短闆到底在哪裡?

“中興事件”發生後,中國工程院各學部包括信息電子、機械運載,能源礦業等部門,都認真分析了各自領域的形勢,有哪些短闆,該怎麼補齊?不能讓人卡脖子,中興這次就是被人卡住了脖子。

在網絡信息領域,中國工程院信息和電子學部,很多院士的意見是:我國在網信領域總體産業水平世界第二,但存在着短闆。

具體而言,從近期信息和通訊領域(簡稱“ICT領域”)所有企業市值的排行榜上就能看出:在“ICT領域”全世界排名前10的企業中,美國有6家,中國有2家,韓國有1家。但這是華為沒有上市的情況下做出的統計,如果對華為進行估值,相信所有金融投資者都會将華為估值在前10中。這樣,在ICT領域世界排名前10的企業中,中國加上華為就是3家了。

但為何會有“中興事件”那種情況呢?因為我們在網信領域還存在着短闆。

一是芯片的短闆具體在哪裡?大家都普遍承認芯片是最明顯的短闆。其實芯片的短闆從産業鍊角度還可以分得再細一點,這裡把設計、制造、材料、裝備、設計工具等細分出來。

從這幾塊細分領域來看,我們的芯片設計并不差,中國芯片設計企業數量居世界第一,設計公司的水平也是相當不錯的。但制造方面我們還比較弱,中國最大的制造公司是中芯國際(SMIC),在代工那種類型的企業排名中隻排第五。

在芯片細分領域,我們比芯片制造更弱的,在芯片集成電路的材料、裝備、工具方面。以材料為例,光刻膠全部是日本生産的,沒有光刻膠大家都得停工;還有裝備,我們的芯片制造裝備國産比例還不到20%;還有一個是我們設計集成電路用的設計工具,即EDA工具,也基本都來自國外。

由此建議格力、騰訊這樣的民營企業不一定要Allin芯片,因為芯片産業是一個非常重的行業,但民營企業可以制造與自己産品有關的專有芯片,比如此次格力投入500億來造芯,可以從投資芯片産業鍊的小切口進入。

二是基礎軟件的短闆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國家有個集成電路發展基金,就是IC基金,第一期有1400億元。現在正在籌劃第二期,據說又有1500億到2000億元的規模。同時我們還會有很多社會資金的注入,所以投資在芯片産業方面,未來有幾千億規模是沒有問題的。

但在中國,卻基本找不到軟件基金,可軟件的短闆在“中興事件”中暴露得還不充分,我們稱之為“基礎軟件的短闆”。這大體上分為兩塊:一是操作系統,中國基本95%以上的電腦都是Windows,國産操作系統很少;手機操作系統不是蘋果就是安卓。所以我們的終端操作系統基本都是外國人的。二是大型工業軟件,包括集成電路設計工具在内,如飛機制造、發動機制造,精密制造等領域工業軟件,也基本上是國外的。

基礎軟件短闆的影響不會比芯片短闆小,但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因為軟件是不容易看到的,也就不易引起重視。以後我們一定要把基礎軟件的短闆補齊,不能忘記軟件,或者“重硬輕軟”。

未來,網信領域一個重要趨勢是出現各種國産化替代

同時中國在網信領域也形成了兩大長闆,這是我們的集中優勢。

一是互聯網相關應用領域形成的優勢,包括社交、電商、移動支付等。中國這些互聯網應用在世界上一點不比發達國家差。有些外國人到中國來,也認為中國确實在應用上比他們要發達。中國核心技術不夠,這點我承認,但應用方面卻是優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這将很好地帶動相應核心技術的發展。

二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5G、雲計算之類。因為這些技術我們與其他國家起步都差不多,所以優勢就很容易發揮出來。或者應該說是因為我們更加重視,人才多又勤奮,所以我們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表現得更加活躍。比如:5G基礎設施的推進,毫無疑問比美國還要多一點。

基于以上優勢,我認為在網信領域還将出現一個新的變化。即在一段時間内,你将看到各種國産化的替代出現。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由網信領域的特點造成的,網信領域市場有高度壟斷性,技術有高度體系性。它與傳統領域完全不同,比如:市場上國産汽車和進口汽車是可以并存的。但網信領域就不一定了,它有強壟斷性和強體系性。即使能夠推出一個技術不錯、性價比不錯的産品。但市場上卻不一定再有它的位置。

舉個例子,電影院裡大家占滿了座位,你要進去就必須先拉出一個人才行,網信領域就是這種情況。所以,在網信領域我們要把國産自主創新産品推向市場,一般要經過替代才能在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它不像傳統領域,即使做的不好的産品,價格低一點也能賣出去。

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現在手機操作系統沒有人用Windows10,是因為Windows10技術不好嗎?還是因為它的網信技術推不開,或者性價比不好?都不是,是因為它缺乏生态。要知道Windows已經把桌面操作系統壟斷了,Windows10在設計上是可以支持在移動終端應用的,但現實是沒有人用Windows10手機系統!

對此習總書記同樣講得很清楚了。他提出要加快推進國産自主可控替代計劃,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這就為我們指明了目标——網信産品服務進入市場如果沒有替代能力,那它的市場份額可能就是零,或者要麼是1、要麼0……網信市場的壟斷性表現得實在太強了。

欣慰的是,現在我國網信領域的國産化替代一直都在向前發展。比如我們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客觀上每天都在替代GPS。原來我們導彈和衛星用的都是GPS,後來發現别人可以關掉GPS,就必須對它進行國産化替代了。

再如,我們現在的自動駕駛汽車也需要用北鬥,因為GPS不夠準确。通常GPS開放給用戶使用的精度大概是10米左右,但自動駕駛需要精确到分米、厘米等級,當然要用北鬥導航系統了。所以,現在北鬥每時每刻都在替代。

責任編輯:李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