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助理教授“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将房地産排在了2017年工作重點的第4條,這也是繼2015年之後第二次把房地産列入工作重點,并且改變了之前“去庫存”的提法,給出了這樣的最新定位。怎麼理解這句話,在我看來,這就是在強調房地産的居住屬性,限制投資投機需求。
從“炒”到“住”新定位
房産本身與生俱來地具有居住和投資兩種屬性,通常對于消費品來說,如果價格越高,需求會下降,但對房産來說,如果人們預計未來房價還會漲,收益率會上升的話,它的投資屬性便會凸顯,對它的投資需求也會增長。這也是消費品和投資品兩種屬性的區别。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強調了房地産的居住屬性,但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消除它的投資屬性,除非一輩子租房不買房,看重的隻是房産的居住屬性,一旦人們擁有了房産,享受消費服務的同時,也就自動具備了享受價值分成的好處。
這次房地産調控的目标是既要抑制房地産泡沫,又要防止出現大起大落。泡沫的提法反映了目前政府對房價,尤其是對一二線城市房價的擔憂。不過,政府的态度也非常明确,面對房價增長,不是打壓,而是穩定,要做到平穩健康發展。
假設成功了,對于宏觀經濟又意味着什麼呢?我認為,首先一點便是收益率下降,這意味着房地産投資的下降,從投入産出上來看,房地産業和其他相關行業的聯系非常大,這種投資的下降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從而給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不過,對于消費來說,房價增值下降會帶來一系列财富效應,财富從投資者向自住者轉移,如果消費邊際傾向有差别的話,對消費可能會有正向的促進作用。
五大手段破困局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了房地産調控的5種手段,即金融、土地、财稅、投資、立法。從金融手段看,貨币政策既不是緊也不是松,而是穩健的貨币政策、中性的貨币政策。具體看信貸手段的話,對于微觀的購房者要支持合理的居住購房需求,但要嚴格控制信貸流向投資性購房。這也就意味着,2017年差别化的房貸政策将繼續維持,限購的調控手段可能普遍化,尤其是在房價上漲過快的二線城市。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确提出了房地産調控的土地手段,我認為可以将其簡單歸納為短期手段和長期手段兩種。短期手段是落實人地挂鈎,根據人口流動情況分配建設用地指标。至于這項政策能否真正落實,關鍵還是要落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需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的土地。但是,從長期看,僅靠這些手段還遠遠不夠,人口仍在向大城市流入,而大城市的土地面積卻是有限的,因此,對于特大城市而言,就需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的發展。由此,我們也可以預期,在2017年,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土地供給會增加,地價的增速會放緩。
在财稅方面,對于人們比較關注的房産稅的問題,此次會議并未提及。目前房地産稅收主要集中在交易環節,而不是保有環節。在我看來,鑒于目前宏觀穩定的目标,房産稅短期内将很難出台。不過,會議中提到了要落實推動中央與地方财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由此可以預期,2017年地方政府收入份額會增加,從而有助于減少發展緩慢的地區對土地财政的依賴。
繼續推進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仍是房地産調控的主題之一。雖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将投資手段單列出來,但再次強調了要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着重解決三四線城市地産庫存過多的問題。具體手段,提出了三點:一是将去地産庫存與促進人口城市化相結合;二是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互聯互通;三是提高三四線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對農業人口的吸引力。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做到合理分配目前的一些公共資源的話,便可以解決三四線人口淨流出問題的同時,降低人口流動成本,減緩三四線人口下降的壓力。
另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要加快租賃市場立法和住房市場監管,規範開發、銷售和中介行為。這一提法的背景是,相對其他國家來說,中國住房擁有率很高,同時城市空置率也很高。這很大程度上與租房市場不夠完善有很大關系。如果這一手段能夠得以落實,那麼将有助于提高租房市場效率,減少交易費用,降低租房成本,減少城市房屋空置率,減緩資源錯配帶來的不良後果。
保值增值買房依然是上選
可能有人會問,不能炒房,難道能炒股票嗎?我的回答是,比較而言,房産,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房産,還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品。數據顯示,20042016年A股年化收益率為6%,而全國一二三線城市2013-2016年間房産投資收益率分别為16%、6%、0%,雖然整個房地産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三四線城市庫存較多,房價基本不漲,但一二線城市買房投資的收益還是高于炒股。
此外,關于為什麼要買房,還有一個原因,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房産除了“住”和“炒”外,還具有價值儲藏的功能。一方面利率資金回報率通常低于經濟增長率,另一方面居民缺乏足夠的投資機會,實體經濟增長乏力,股市投資風險較大,并且由于資本管制等制度因素,也沒有太多投資海外市場的機會,因此,對于很多家庭,尤其是中産階層,這時房産便成為家庭儲藏價值的手段,既不是“住”也不是“炒”。這一點短期内很難改變。
關于目前的房價,從成因角度分析,主要與我國的土地制度相關,憲法第十條明确規定了城市土地國有,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一定程度上,在我國房地産市場化以來,所有現象都多多少少與這一條有些關系。房價的主要構成之一就是地價。如今地價高到僅2014年全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達4.3萬億,超過地方政府預算收入的一半,按照人均2300元的生活标準,足夠支付我國7000萬貧困人口30年的基本生活費用。
當然,高房價成因還包括需求端的因素。我國快速的經濟增長帶動了收入的上升,同時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帶來了需求的上漲。除此之外,還有缺乏投資機會以及中國婚姻傳統和性别比例失衡等等原因。
至于未來房價的走勢,我想還是需要提醒人們警惕房價下跌風險,世上不存在隻漲不跌的商品,美國、日本、中國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經曆過房價的暴跌,沒有理由相信中國内地會是一個特例。原因在于,長期來看,潛在的GDP增速會放緩,收入增長放緩;人口結構逐漸老齡化;微觀層面上居民和企業的杠杆率都在上升,尤以企業為重;加之海外投資機會增加,未來利率也可能上漲,尤其美聯儲加息已經開始影響國内的資本市場。
政府的調控措施,長期來看,一是要保證良好的投資環境,二是促進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緩解大城市的流動人口壓力。短期來看,價格調控會比數量調控更有效,也就是房産稅以及對三四線購房者的補貼,效果将比“限購、限貸”等數量上的調控手段更好。由于世界市場利率走低,中國利率也将持續走低一定時間,經濟低迷之際資金從實業撤出進入地産,房地産仍是價值儲存和增值的上好選擇之一。在“面粉”價格上漲的時候,“面包”價格也不可能會跌。
(注:本文由本刊記者劉彥華在對作者采訪基礎上整理而成,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為什麼要買房,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房産除了“住”和“炒”外,還具有價值儲藏的功能。
短期來看,價格調控會比數量調控更有效,也就是房産稅以及對三四線購房者的補貼,效果将比“限購、限貸”等數量上的調控手段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