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蘇中”的泰州

“蘇中”的泰州

時間:2024-10-28 06:55:56

既接受了江南文化清秀隽永的特點,又接納了楚齊狂放的個性,本是“蘇中”的泰州如今似乎已坐實了“蘇北”

财經到人文,地标到數據,看城起城落。2017年2月。泰州,刁鋪鎮。二三十厘米寬,黑乎乎一道。水泥鋪就的鄉間小道,時不時有這樣的“黑泥線”。向左或向右看,多是一小方菜田,緊挨着鄉居外牆,當中必有一株或幾株銀杏樹。

“黑泥線”,是銀杏樹上掉下的果子,被碾成了泥。銀杏果,又名白果,成熟的當季,不在2月,而在頭一年的10月。通常,銀杏樹體高大,樹幹通直,姿态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但是,那些産生果泥的銀杏,大多個頭矮小。其中,有些也許才幾年樹齡,就早早結了果。如果不是追尋黑泥蹤迹,你可能會忽略路邊一米左右的它們。

銀杏樹生長極慢,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大量結果在四十年後,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等價值。泰州、邳州、臨沂、湖州以及成都是國内銀杏主要産地,皆有“銀杏之鄉”的美譽。其中,泰州因為盛産“大佛指銀杏”而著稱。

上世紀八十年代,泰州的一棵銀杏樹每年産果收入可達幾千塊,一棵老的銀杏樹值幾萬塊。但是,九十年代,出來了幾年産果的現代嫁接技術。泰州通過行政手段,落實到每家每戶,人均要種4棵白果樹。最後,白果産量過剩,身價不斷下跌,大量悄然成熟,幹枯凋落成泥,無人問津。

在泰州鄉間,遍地可見矮小、獨自凋零的銀杏樹。2017年的刁鋪春節,白果甚至被遺忘在鄉民們的過年大餐之外,與曾經同樣“叱咤風雲”又轉而敗落的春蘭電器、三泰啤酒等泰州名片一同,讓人感覺泰州在“蘇中”的版圖中不斷搖擺,最終倒向北,坐實了“蘇北”的泰州,與曾經互相融合、雅緻興旺的揚州有了差距。

1930年2月17日。美國,紐約。清亮悅耳的東方管弦樂聲中,華麗彩服的東方美人,邁着柔柔碎步,扭着纖纖細腰,擺動着變化萬千的手勢,唱腔悠悠揚揚,無與倫比的美麗和高貴。這是梅蘭芳在美國的首場演出。結束後,謝幕竟達15次之多。當觀衆發現柔聲細語、婀娜多姿的美女居然是男人所扮,整個劇院瘋狂了。

梅蘭芳是京劇旦行創世立派的第一人,有人把他比作“美神”。他的美國之行,背後隐現當時的文化名人張彭春與胡适。張彭春認為,“要讓崇尚眼見為實的美國人,親眼看見中國可與莎士比亞易蔔生并稱的梅蘭芳”。梅蘭芳生于北京,長在北京。但他回泰州故鄉訪問,找到堂兄,看過家譜,祭了祖茔,親自認定泰州是他的根,自稱泰州人。

梅蘭芳改變了“戲子”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地位,被認為更多地将當時很前衛的中國戲劇文化發揮到了極緻。他的美,隽秀而不失剛毅,恰恰是泰州的俊美與其他區域不同的典型。

“蘇中”的泰州,既接受了江南文化清秀隽永的特點,又接納了楚齊狂放的個性。産生于明中期的泰州學派,是中國思想史上重要的啟蒙思想之一。

至今,泰州的家風甚嚴,父輩的威嚴甚重。梅蘭芳出離泰州,是因為祖父梅巧玲八歲随母逃荒,被賣至蘇州江家,再被賣出,落戶北京。梅巧玲一直保留梅姓,希望回泰州尋根。

泰州民居矮牆上,窄窄的牆沿,一字排開掉下的銀杏果。蔫了,癟了,竟是淺紫色。遠遠望去,煙煙袅袅,似乎飄出了梅氏唱段,但終究沒有了與鄉民的親近。

肥美的銀杏果,該是白皮,剝後,是豔豔的黃,是招待貴賓的上等佳品。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