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天藍水清:鹿城40年環保變遷

天藍水清:鹿城40年環保變遷

時間:2024-10-28 06:21:48

包頭,這座以稀土、鋼鐵聞名的工業城市,卻同時摘得聯合國人居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多項榮譽稱号。一個個來之不易的榮譽,見證了包頭全方位發力、建設天藍地綠新包頭的努力與堅持過

去的兩年間,包頭市民隔三差五會在微信朋友圈分享這座城市各個角落的美景,分享着一片藍天碧水,并不時附上“包頭藍”的标簽。

包頭的天藍水清并不是一貫如此,今天的人們仍能從老照片裡一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包鋼高爐未上除塵設施時冒出的紅色含鐵煙塵和受氟污染而萎縮的圓白菜。但政府的重視、科技人員的付出和每一個普通市民環保意識的增強,最終讓包頭的大環境發生了改變,那些情景也永久地留在了影像中,成了被歲月塵封的回憶。

憶往昔包頭的天藍水清并不是一貫如此,今天的人們仍能從老照片裡一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包鋼高爐未上除塵設施時冒出的紅色含鐵煙塵。環保的曆史難題得以破解

包頭市南瀕黃河,北依陰山,是内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是我國重要的鋼鐵、鋁業、裝備制造、電力、化工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稀土工業基地,素有“草原鋼城”、“稀土之都”的美譽。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包頭成為了重點建設地區,全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中,有6個落戶包頭,這也為包頭市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近年來,随着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工業企業圍城、重工業比重大、污染源多且主要污染源處于城市上風向等問題逐步暴露,環境污染問題成了包頭人的“心結”。

包頭市環保局副調研員王宏告訴《小康》記者,當初村民因氟污染被迫搬家、黃河水含酚濃度超标、工業廢渣到處堆放、鹽酸傾倒污染地下水……今天在這座城市裡生活的人們很難想象,這些事情曾經發生在包頭。

由于能耗高、效率低、資源浪費、污染嚴重、布局混亂的粗放式發展方式,以及人們對環保認識的不足,引發了大量的環境問題,包頭大氣氟污染、煤煙型污染、工業廢水和廢渣以及放射性污染一度十分突出。1978年10月29日,《光明日報》頭版發表了《包頭市群衆強烈要求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一文,并配發題為《消除污染,保護環境》的評論員文章。

包頭市在全國較早組建了環境保護機構,1964年成立工業“三廢”治理領導小組,“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解散。1972年市革委會恢複成立“包頭市革委會城建三廢治理領導小組”,1975年将領導小組辦公室改為“包頭市革委會環保處”。1978年包頭市環境保護局正式成立,成為全國環保機構較早納入政府序列的城市之一。

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深入調查環境污染狀況、積極開展污染防治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環保工作。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包頭市引入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從環境管理學和環境經濟學的角度,在全國率先提出“污染防治與生态保護并舉”的思路,并進行探索實踐,在受污染地區建立新的動态生态平衡系統,為全國樹立了典範。

環保是科技、技術密集型行業,無數技術人員為包頭環境的進步作出了貢獻。其中就包括包頭市環境質量預報預警中心主任于曉征。

“環境質量預報預警中心承擔着大氣、水體、土壤、生物、噪聲等污染源環境監測與預警任務。”于曉征告訴《小康》記者,包頭将預警中心與氣象台建成了數字電路專網,成為自治區首個實現環保與氣象部門遠程視頻、數字傳輸、天氣會商功能的盟市。預警中心投運至今,準确預報發布了3次藍色預警、2次黃色預警。

環保力度逐年加大,大企業的環保設施逐漸升級,從數據來看也越來越好。“每個人都想呼吸新鮮空氣,使用幹淨的水,所以環保部門責任更重大。幾年來,累計投入300多億元,實施了大氣、水、固體廢物污染綜合治理和生态保護重點項目520多項。”王宏說。

近幾年來,包頭市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調整産業結構為主線,圍繞鋼鐵、有色金屬産業延伸發展,實施了一批精深加工項目;圍繞稀土新材料、核電燃料元件、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煤化工、電子信息等産業,建設了一批高端項目,并不斷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着力推動産業結構從“高碳”向“低碳”、從“制造”向“創造”、從“黑色”向“綠色”轉變。

“環保利劍”行動重拳治污

黨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設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

在全國地級市中,包頭市率先與環保部合作編制《包頭市環境保護總體解決方案》。聘請國内外一流的團隊,按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頂層設計與項目實施相結合、立足當前與謀劃長遠相一緻的原則,創新實施了區域節能環保領域總體解決方案。

據王宏介紹,包頭市率先在全區推行環境監管網格化體系。将主城區劃分為108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2-3名執法人員、1台執法車及相應的執法設備,實現了城區環境監管的全覆蓋。建立實施了環保公安聯合執法制度、“四結合四為主”巡查制度、後督察和約談制度、媒體曝光制度等,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采取“零容忍”,發現一處,依法查處一處、治理一處。

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包頭市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空氣質量達标率不斷提升,環境空氣中4項污染物濃度均有明顯降低,能夠看見藍天白雲的好天氣明顯增多,黃河包頭段三個段面水質穩定達标,持續好轉。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這是曾經人們對包頭市環境的差評,外地人甚至笑稱“包頭”真是地如其名。

對于包頭環保來說,藍天不能再“等風來”。近兩年,包頭市開展了一系列環境保護重大工程,解決了一批群衆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2016年包頭市空氣優良天數為269天,同比增加20天,較2014年增加82天。

2017年初,包頭市環保局圍繞監管執法做“加法”,加強環保标準化建設,給環境執法佩上“幹将劍”,給污染企業戴上“緊箍咒”。

2017年1月26日以來,包頭市環保監察支隊攜手市環境監測站、公安機關等向環境污染宣戰,開展“環保利劍”系列行動,找準“病根”,開好“藥方”,精準治污穩步推進。

據包頭市環保監察支隊辦案人員介紹,截至目前,“環保利劍”一号行動、二号行動已收官,并取得了預期效果,三号行動正在進行中。

截至3月底,包頭市環保監察支隊共出動執法車輛1135台次,執法人員4784人次,監察各類企業3745家(次),發現各類環境違法問題362件,立案查處96件,提請罰款處罰1800餘萬元,行政拘留26人,移送環境犯罪案件1起。

在加強環境執法的同時對環保法律法規進行入企宣傳,環境監察人員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作為專項行動的宣傳重點。在檢查的同時将相關宣傳手冊送到企業,行動期間共發放環保法律法規宣傳手冊3000餘冊,讓企業更好地了解新的環保法律法規,提升了自覺主動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的意識。同時,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開展專項行動宣傳。充分發揮“12369”環保熱線作用,暢通舉報投訴渠道,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和監督的良好氛圍。其間,“12369”共接到涉及環境舉報240餘件,有效促進了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

“我們全天候啟動了監察與監測、公安機關的環保聯動機制,充分發揮了按日計罰、查封扣押、移送公安等環保‘撒手锏’作用,以及平台調度、高空視頻、在線監控“千裡眼”作用,發現環境違法問題34件。‘五加二’、‘白加黑’、‘雙随機’等機動靈活措施的全面實施,形成全方位、全時段、立體式環境監察新格局,使環境違法無處遁形。”王宏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