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北梁棚改——宜居夢照進現實

北梁棚改——宜居夢照進現實

時間:2024-10-28 06:22:18

“棚戶區改造要讓群衆從憂居變宜居,這是百姓天大的事,即使有天大的困難也要做下去。”包頭市黨政領導的莊嚴承諾,讓一片片棚戶區在人們的視線中漸行漸遠,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希冀逐步變成現實

安居樂業如今,俯瞰北梁新區,高樓鱗次栉比,街道縱橫交錯,百姓安居樂業。2015年8月,包頭市亦成為全國唯一獲“全國棚戶區改造示範城市”殊榮的城市。攝影/郭煦“

低矮土房世代傳,凜冽北風度日艱。門前垃圾房後炭,雪雨飄搖幾十年。”内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北梁棚戶區居民趙其江在寫給當地政府的信中,這樣描述“舊北梁”。

而當他提到北梁新區時則盡情寫道:“棟棟高樓是我家,窗明梯亮美如畫。煉身健體朝與夕,社區文明人人誇。”

随着去年9月份反映包頭市北梁棚改的電視劇《安居》在央視一套熱播,學習北梁精神、加快推進棚改在包頭市再次形成熱潮。

2013年,包頭市因北梁棚戶區搬遷改造而備受矚目。作為包頭市頭号民心工程,包頭市在北梁棚改中,堅持“以人為本、惠民利民”工作理念,在确定規劃、制定政策、搬遷改造等環節,堅持陽光操作,公平、公開、公正,在政策範圍内最大限度讓利于民、惠及百姓。在先安置後征收和統籌兼顧百姓居住和就業等惠民政策推動下,拆遷與安置房建設工作同步迅速推進。

2014年底,包頭市全面完成北梁棚戶區13平方公裡、4.7萬戶、400萬平方米房屋的征拆任務。2015年底,全面完成3.3萬套回遷房的建設和回購任務,搬遷居民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如今,俯瞰北梁新區,高樓鱗次栉比,街道縱橫交錯,百姓安居樂業。2015年8月,包頭市亦成為全國唯一獲“全國棚戶區改造示範城市”殊榮的城市。包頭棚改模式由此确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棚改機制得以驗證;從“先拆遷,後安置”到“先安置,後拆遷”,讓拆遷居民沒有了後顧之憂;創新融資機制,圍繞“硬骨頭”,集中精力打攻堅戰的“實幹奮鬥、團結協作”的棚改精神發揚光大。

201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包頭市委書記張院忠在調研北梁棚戶區搬遷改造工作時強調,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群衆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加快推進北梁騰空區建設,切實做好北梁搬遷居民安置就業社保工作,努力讓人民群衆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啃下資金“硬骨頭”

4月底,《小康》記者在北梁棚戶區看到,原先密密匝匝的平房、七拐八繞的窄巷不見了蹤影,13平方公裡的空地被整理得平坦而幹淨;數公裡外的3個安置區新樓成片、人來人往,一派熱鬧景象。

柏油馬路縱橫交錯,彩色高樓綻放光芒。樓宇間距較寬,各小區預留了綠化地與活動場。北梁新區,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派出所、銀行等公共設施都已經建成。

“誰也沒想到真的能夠拆遷改造,更沒想到新區會建設得這麼快、這麼好!”居民說。

幾年前,北梁棚戶區曾是非常難啃的“硬骨頭”,此前10多年裡幾屆政府共征收1.02萬戶居民的房屋、安置2.8萬人,人們起初普遍對這次棚改沒抱多少希望。

“确實難,而且‘硬骨頭’不止一塊。”東河區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首先是補償資金難籌集,這個預算需200多億元的工程,當時隻有5000萬元資本金,可謂杯水車薪;其次是居民觀念難轉變,雖然棚戶區居住條件差,但故土難離,加上多年改造成效微小,許多群衆不願搬遷。

2011年3月、2013年2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兩次實地視察北梁棚戶區,并就做好棚戶區改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包頭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視察北梁指示精神,把北梁棚戶區改造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圍繞難啃的“硬骨頭”,積極創新金融服務、風險防範、服務群衆、基層管理等一整套有效機制體制,舉全市領導之力、資金之力、政策之力、法律之力、全社會之力,集中精力打攻堅戰,創造出了僅用一年多時間,就改造13平方公裡棚戶區的棚改奇迹,為自治區乃至全國棚戶區改造提供了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

及時跟進的各項資金是北梁棚改全面開展的根本保障,經測算“北梁棚改”資金需求大概在270億元左右,資金問題成為棚改推進的“攔路虎”。

阻力就是改革的動力。面對資金上的難題,包頭市委、市政府積極采取措施,創新融資模式,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金融支持、滾動發展”的資金運作模式,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續的投融資機制,為改革創新城建模式搭建了實踐平台。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包頭市與各金融機構建立了協調共商機制,密切了彼此間的對接配合,積極争取金融機構創新金融信貸模式支持北梁棚改。先後争取國家開發銀行将包頭市列為全國唯一一個省級平台以外的棚改貸款試點城市,鼓勵駐包金融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開發符合信貸條件的棚改信貸産品。北梁棚改概算總投資234.08億元,籌集資金中銀行貸款211.2億元,其中,國開行171.2億元,農發行40億元,為“北梁棚改”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撐。

為提高融資能力,包頭市整合優化國有資産,組建了市住建集團等多家投融資平台,從事授權範圍内國有資産經營和資本運作,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有益合作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為加快北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搭建了融資平台。

與此同時,包頭市還積極協調各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方式,為北梁棚改居民建立了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确保棚改居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

拆遷期間,包頭市累計從各旗縣區抽調3000多名黨員幹部,利用先期籌集資金的6個月“空檔期”,包片包戶丈量清楚房屋面積,造表登記人口、房屋産權、安置意願等基本情況。劃片建立123個黨支部投入拆遷動員工作,并推選809名居民代表參與其中。

讓“憂居”變“宜居”

事實上,在北梁棚改工程啟動之初,衆多北梁居民既充滿期待,又心存疑慮。采訪中,多名北梁居民告訴記者,他們最初的疑慮就是這次拆遷政府官員能不能真正設身處地為老百姓着想?會不會和以往的開發商拆遷那樣,總是讓老實人吃虧?會不會房子被拆之後,遲遲無法搬入新居?

如何消除北梁棚戶區居民的這些疑慮,成了此次北梁拆遷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

在東河區财神廟街道辦事處主任石麗娜看來,北梁棚改不僅是拆房子的過程,更是拆矛盾、改作風的過程。“當動遷幹部踏入群衆家時,群衆可能會對你發火,但幹部要學會耐心傾聽,在傾聽過程中,不僅拉近了與群衆的關系,還能找到拆遷的‘金鑰匙’。隻要是站在群衆的角度想事、做事,老百姓總會相信你、支持你。”

住在北梁大财神廟福義街大水蔔洞49号院的王美榮今年92歲了。從動遷工作一開始,工作人員便耐心與老人溝通,給老人講政策,老人總是說,“我就想要100平方米的底店,或者給我80萬元也行。”雖然感覺老人家根本沒有要搬走的意思,但動遷人員不厭其煩,三天兩頭上門勸說,幫老人做家務,老人終于被感動了,點頭同意搬遷。老人搬家那天,福義街十一片區所有動遷幹部都來了。

提起北梁棚改,人們總會想到2013年2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中出現的“光屁股小孩”高宇博,“很萌很真實”的鏡頭深受人們喜愛。在當地,人們說他是北梁棚改的“形象大使”。3個月後,他家率先拆遷,領到第一批安置房鑰匙,10個月後他随家人告别爺爺高俊平居住了56年的小平房,遷入政府回購的安置樓。

家住北梁新區北一區的居民王月英一家過去兩年也一直沉浸在喜悅中。告别了北梁那間蝸居了30年的小平房後,她終于住上了新房。

“高興得一晚上睡不着,盼了多少年,還是北梁新區好,非常滿意。我們自己裝修的,已經住上兩年了。”王月英的新房子是91平方米的兩居室。

回顧北梁棚改的整個曆程,包頭市用1年多的時間,把4.7萬戶、12.4萬人全部從北梁搬出來。同時,在離中心城區近、地段好的位置規劃了4.78平方公裡的異地安置區,新建和回購了南、北兩個大區15個住宅小區,分50、65、75、90平方米四種戶型,戶均住宅面積73.65平方米。

剛住進來的時候,王月英遠離了以前的老鄰居、老夥伴,一下子覺得生活更加寂寞了。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群,老人每天除了下樓自己走一圈就是待在家中看電視。不過,如今這一切已經改變。4月末,記者見到老人時,她正在社區服務中心做理療回來,從2014年7月開始,天天堅持到社區服務中心做理療。“下午跟大家打撲克、下象棋,已經很熟了。”現在,王月英不僅身體好了,精神狀态也明顯變好了,臉上總是笑呵呵的。

新城古韻傳文脈

北梁地區從形成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曆史,曾是包頭曆史文化的發祥地,素有“包頭文化、根在東河、魂在北梁”的說法。沿東河區東門大街,過長勝街至西門大街以北,先明、劉柱窯子以南的地區都在北梁範圍之内。北梁北高南低,幾百年以來,人們在這片黃土高坡上依地勢建房,級級次第而上。這裡曾在包頭曆史上顯赫一時,但随着時間的流逝,由于地理和經濟等條件的制約,已經落寞成為貧窮一隅。

“七溝八梁”的老北梁,除了小學校的操場幾乎找不到一塊大一點的平地。疊落而蓋的灰蒙蒙的房屋、七拐八拐的小街小巷,沒有亮色,缺少生機。“似乎沒有足夠容靈魂栖身的地方。”有人這樣形容北梁。

離開這裡成為大部分北梁人的夢想,而已經成功離開的人則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魏華在北梁住了70年。兩年前,和魏華做了幾十年鄰居的楊生瑞一家搬去了下梁,“住到樓房裡了,人家那兒,上下水、煤氣,什麼都有,可好了。”魏華說起鄰居的樓房,羨慕之情溢于言表。和魏華老人一樣,這裡的居民大多數都想“住樓房”、“想住條件好一點的地方”。現實是,有條件的人、年輕人都搬走了,剩下的就是老人和家庭困難的人。所以,在北梁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狹窄的小巷裡,老人插着袖筒站在一抹陽光裡,不多見的空地上牛在反刍,小狗拖着髒兮兮的尾巴緩緩走過。

由于改造,北梁的曆史又添加了新的篇章、新的印痕,但改造無論如何繞不過北梁的曆史積澱。

北梁的文化家底有多厚?曾經參與過北梁改造曆史遺存摸底的學者張貴,利用一年的時間走訪了北梁地區的所有院落,編制整理了北梁古城地域圖、北梁古城區道路示意圖、北梁古城區寺院及人文曆史建築一覽表、北梁古城區标準地名表、北梁古城區1949年前建築的有保存價值的磚瓦院門洞照壁一覽表、北梁古城區建築曆史資料、北梁古城區建築分布圖等極其珍貴的曆史資料。在收集整理這些曆史資料的同時,張貴确定了382處有留存保護價值的民宅院落,并詳細地記錄了這些院落主人的背景資料。

《包頭市東河區文化産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确定了文化産業“一帶三區六園”的空間布局和打造西口文化名城、黃河濕地勝境、民俗傳承大區、多元宗教聖地的目标定位。提出北部組團深入挖掘西口、晉商、宗教、民族等特色文化資源,規劃建設北梁文化産業園、民族産業園和老包頭城,着力凸顯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占地約13平方公裡的展現老包頭曆史、民俗面貌,融彙多元文化特征的文化旅遊區域。這一目标如果實現,北梁多元文化将在舊北梁,乃至東河區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同時西口文化之根也将被牢牢鎖定于北梁,世代相傳。

包頭市規劃局副局長王萬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提到,規劃中,為了保留北梁特有的城市記憶,在文化傳承方面,将對三官廟地區30多處有特點、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建築進行集中保留。五大宗教和諧共存這一北梁獨特風景,已經成為北梁重要的标志之一,新規劃中繼續保留了北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使這一獨特景觀傳承下來。不僅如此,一些曆史積澱豐厚的古民居,都将在新規劃中集中拆舊翻新,重新修建并保留。

2013年6月的一天,張貴、胡雲晖、格日樂等多名包頭市文史、檔案專家、學者齊聚東河區,參加東河區檔案局召開的“保護包頭北梁地區曆史文化遺産檔案資料征集”座談會,為保護北梁地區曆史文化建言獻策。與會人員就如何實施北梁地區曆史文化搶救性保護達成了共識,要建立北梁地區原貌影像檔案,為搶救性保護具有山西建築特點的民居、古街巷、古院落、老商号提供了依據。

古韻猶存包頭市确定了文化産業“一帶三區六園”的空間布局和打造西口文化名城、黃河濕地勝境、民俗傳承大區、多元宗教聖地的目标定位。這一目标如果實現,北梁多元文化将在舊北梁,乃至東河區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尋找經濟新引擎

“财神廟前九江口,吃喝玩樂全都有。”這句民謠說的是曾經車水馬龍的老北梁商賈雲集的繁華景象,而這種景象也成為新北梁建設中最具特點的一抹亮色。

“喬家金街”是北梁前期改造的成果之一,按照晉商晉韻的古樸風格重現了當年喬家十三鋪的盛況,是一條集商業、文化、旅遊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特色街”。“北梁曾經是文化和經濟中心,當年老包頭的十大晉商大多彙集在此,為了充分利用這種資源,在北梁改造中我們對各種曆史文化資源進行了保護性開發,試圖打造‘西北第一體驗式文化商街’,以濃厚的民族特色、民俗風情和商街建築、文化創意喚起曆史人文記憶,傳達出‘包頭文化,根在東河,魂在北梁’的意蘊。”東河區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小康》記者,為了充分挖掘北梁的曆史文化資源,在“喬家金街”特色商業街開發和建設中注入了走西口、民間技藝等曆史文化元素,并通過舉辦老包頭廟會、書畫比賽等活動,充分發揮其文化、旅遊、商業等各種功能,為北梁地區注入了新的活力。

官方數字顯示,包頭25%的失業人口在東河區,其中有70%住在北梁;換算成數字就是1.8萬個失業人員。

“棚改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可以帶來很大内需,也有利于調節收入分配,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多重效應。”這是李克強總理2013年2月3日在三官廟社區開現場會時的原話。當時,三官廟社區主任崔強就坐在會議室後面的爐子邊上,對她來說,這句話意味着“等将來搬到小區樓裡,老百姓們身體好的能做點小買賣,日子過好了,吃低保的就少了”。

對于就業困難人員,政府開發了物業管理、保潔、保綠、勞動保障協理員等1510個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

東河區黨政領導也在考慮未來的北梁人該如何就業。尋找新的經濟引擎,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東河區曾經召開了會議,提出了符合東河區實際的發展新思路與定位。今後,東河區将全力打造有色金屬生産加工産業基地、現代物流産業基地、綠色農畜産品和綠色食品生産加工輸出産業基地、以北梁文化和黃河濕地文化為主的現代文化旅遊産業基地,為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北梁騰空區重建,眼下成為了東河區未來幾年看得見摸得着的經濟引擎。按包頭市規劃局編制的《包頭北梁騰空區城市建設與引導規劃》,未來北梁騰空區将成為新型引領的國家棚改典範區、老工業城市發展轉型的戰略承載區、包頭民族遺産保護的文化傳承地。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