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打造向北開放“橋頭堡”

打造向北開放“橋頭堡”

時間:2024-10-28 06:21:18

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内外聯動、八面來風,呼和浩特再一次拿出“乘風破浪”的改革氣勢,内陸開放新樣本呼之欲出

作為我國第一個成立的民族自治區,成立70年來,内蒙古自治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府呼和浩特的變化尤為明顯。不僅空氣、水、土壤、山脈的生态得到了有效治理和保護;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以新興産業發展為重點助推産業結構轉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同時,還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呼包鄂等區域協同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高樓起來了,路寬了,車多了,人民富裕了,生活更好了。

在這由内而外的巨變中,呼和浩特市遵循的總體戰略是什麼?有哪些重點工作?還面臨着哪些問題?下一步的發展規劃如何?針對這些問題,《小康》記者專訪了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文玉。

“向北開放”擁抱絲路經濟帶新機遇

《小康》:内蒙古地處祖國北疆,外接俄羅斯、蒙古國,不僅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前沿,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首府,呼和浩特市如何融入“一帶一路”,推動呼包鄂協同發展,建設獨具特色的和林格爾新區?

劉文玉:内蒙古地處“三北”、外接俄蒙,具有發展沿邊開放的獨特優勢,是我國向北開放的前沿,肩負着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的重要使命,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要充分發揮内聯八省區、外接俄蒙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加快形成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内外聯動、八面來風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并明确提出要啟動建設内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呼和浩特市作為自治區首府,全面踐行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謀在新處、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在融入對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積極引領呼包鄂協同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亮麗風景線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的指示精神,呼和浩特牢固樹立生态文明理念,狠抓三項改革特别是生态建設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環境污染治理體系建設。攝影/郭煦一是着力打通“渠道”。持續推進白塔航空口岸建設,開通蒙古、俄羅斯等18條國際航線;開通全區唯一的國際快件入境通道,建成1600平方米海關監管場地,業務量居全國第10位,增速排名全國第一;争取天津“無水港”落戶,建成沙良公鐵大型物流園區,初步形成國際國内多式聯運、大宗貨物區域中轉集散的物流發展格局,呼和浩特鐵路港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呼市-北京、呼市-南甯等高鐵項目納入國家規劃,着手啟動呼市-西安、呼市-太原、呼市-二連浩特鐵路前期工作,加快構建南連北通、東進西出的高鐵網。

二是着力搭建“平台”。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為中蒙和東北亞地區貿易、投資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按照規劃設計一次到位、土地征收一次完成、主導産業一次成鍊、基礎設施一次成網、生态水系一次成景、社會服務一次集成的目标,初步完成新區總體規劃和産業發展規劃編制,謀劃實施了104個總投資2461億元的重點項目,推動新區建設順利起航、堅實起步;建設自治區電子口岸公共服務平台和監控指揮中心,建成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和國際快件通關系統;加快推動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籌建綜合保稅區;積極申報中蒙俄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一帶一路”樞紐城市。

三是着力創新“機制”。強化中蒙、中俄及周邊區域合作對接,創設了中蒙肉業、中蒙跨境電商、國際馬業發展等直接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規格合作論壇;達成呼包銀榆經濟區共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行動綱領,推進呼包鄂一體化發展,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産業發展互補互促、生态文明共謀共建;持續加強蒙醫藥文化交流,與蒙古國多家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對轉診患者提供綠色通道,并最高可享受20%費用減免;不斷深化人文交流和友好往來,邀請“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和地區參加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旅遊藝術活動等,承辦中蒙俄三國旅遊部長聯席會議,同多個城市确立為友好城市,與俄蒙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在互利合作的基礎上創新和建立交流合作機制。

《小康》:未來還有怎樣的規劃和動作?

劉文玉:下一步,我們将充分發揮優勢,加快構建引領呼包銀榆、承接京津冀魯、融入“一帶一路”、八面來風的對外開放和區域聯動發展新格局。

一是全力推動平台建設“國際化”。要加快申報和林格爾國家級新區、中蒙俄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世界冷鮮和水果指定口岸,全力打造建設中蒙俄大數據港,積極争取中蒙博覽會永久會址落戶、呼和浩特鐵路口岸常年開放,加快啟動呼市-南甯、呼市-太原等高鐵項目,夯實開發開放的基礎,加快打造建設“一帶一路”沿線的合作高地。

二是全力推動政策措施“精準化”。要加快完善稅收協作機制,加大稅收征管協調服務,切實減少降低稅收約束,積極鼓勵企業“走出去”、“引進來”。要加快推進自治區電子口岸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的信息化支撐系統;深入推進貨物通關便利化改革,探索内陸地區貨物進出口新模式。要繼續加大對開通俄蒙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線、直飛包機的補貼力度,争取到2020年,國際通航點達到25個以上。

三是全力推動合作交流“多元化”。持續圍繞教育、醫療等方面推進深度合作,擴大聯合辦學和互派教師、留學生規模,建立中蒙俄青年文化藝術交流基地;根據需要優化學科和專業設置,加強醫療救助服務,為國家層面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教育、衛生合作交流平台開展探索。籌建中蒙、中俄經貿合作示範園區,推動由我市始發至歐洲的國際集裝箱專列運行常态化,不斷加強同俄蒙及歐亞其他地區的經貿、産業合作,深度融入國際産業分工合作體系。積極申請口岸簽和72小時落地簽,積極申報香港自由行城市。同時,積極籌辦第二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等一系列國際性交流合作盛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交流搭建新舞台、提供新機遇。

做好“生态”文章引領綠色發展

《小康》:“綠色發展”是内蒙古自治區近年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呼和浩特市是如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

劉文玉:近年來,我市深入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始終高舉“綠色發展”大旗,以“把内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為目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生态文明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全力推進美麗首府建設。

一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推動轉方式同節能減排相結合、把轉方式有效融入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中”的要求,對總體思路進行了修改完善,提出要守住發展、生态、民生底線,謀在新處、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提升首府“首位度”,努力打造更具活力、更為美麗、更加和諧的首善之區。

二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的要求,明确了要緊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向,以創新、壯大、引領為核心,多維度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全方位推動産業融合發展,大力推進生态産業化、産業生态化,着力培育大健康、大數據、生态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

三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大膽地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建立可持續的生态環境保護制度”的要求,深化了集體林權制度、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礦産資源資産責任審計、環境執法等一系列改革事項。

四是按照“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衆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的要求,實施了“治氣、治水、治土、治山、治企”五大環保工程,累計投入2199億元。

《小康》:在環境治理和生态保護方面,呼和浩特還面臨哪些挑戰?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劉文玉:未來,我們将按照深化中央、自治區的決策部署和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要求,紮實做好生态環境保護工作,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

一是對照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和囑托,圍繞督察整改,加快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環境污染整治;三是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深入排查發現環保突出問題。認真落實最嚴格的環保制度,真正做到“全覆蓋、嚴執法、零容忍”,努力築牢環境安全防線;四是全面深化生态保護體制改革,創新環境治理模式。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的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生态文明理念,狠抓三項改革特别是生态建設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環境污染治理體系建設。

《小康》: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大勢所趨,等不得、慢不得。”在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增大的大背景下,呼和浩特市是如何以新興産業發展助推産業結構轉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呢?

劉文玉:近年來,我市以“五個結合”為要求,把轉方式同調整優化産業結構相結合、同延長資源型産業鍊相結合、同創新驅動發展相結合、同節能減排相結合、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相結合,重點圍繞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狠抓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态、新産業打造培育,持續推動産業轉型、發展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産值比重超過30%,三次産業比重調整為3.6∶27.8∶68.6,率先在全區形成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引領、服務業占主導的産業結構。2016年,“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完成工業總産值477.4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産值的27.4%。

《小康》:在産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方面,呼和浩特下一步如何規劃?如何更上一層樓?

劉文玉:下一步,我們将站在新常态新起點、市場經濟新拐點、轉型升級新基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熱點角度,圍繞造鍊、補鍊、長鍊、強鍊目标,緊盯“七業同興、高端高質、高新高效”的發展目标,集中全力通過創新實踐“科技+院士工作站+金融+大數據+文旅會展”等發展新模式,扶持壯大網貨生成、互聯網結算等發展新業态,研發應用智能綠色制造、新一代數據信息、先進高效生物等發展新技術,多産融合、多業互動、多維助力,全面整合現有新興産業發展,加快構建以“大數據、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環保、生物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為支撐的新經濟發展格局。

“十三五”期間,全市“七業”共策劃儲備項目189個,計劃完成總投資4375億元,産值年均增幅力争保持在15%以上,總産值占全市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培育支撐我市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力、新引擎。

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傑翔(左三),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文玉(右二)與《小康》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舒富民(右三)一行合影。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