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破題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破題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時間:2024-10-28 05:25:36

站在新時代關鍵節點,謀劃并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實現改革開放再出發,面臨着一系列新變化新機遇新挑戰。

肖金成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和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長三角地區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為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長三角如何适應新的曆史要求進一步持續發展,如何對全國經濟發展繼續提供引領示範功能,成為新時代長三角迫切回答的重大課題。

“瓶頸性制約”凸顯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一體化的程度不斷加深。肇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央提出進行“橫向聯合”與“區域經濟協作”,在這一背景下,上海經濟區成立;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提出以浦東開發、開放為突破口,加速上海的改革開放步伐,進而引發了以浦東開發、開放為契機的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第二次浪潮;20世紀初,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在基礎設施層面的表現相對突出,資源等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加快,有力地推動了一體化的進程。據統計,2017年長三角城市群以占全國2.2%的土地面積、全國11%左右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0%的國内生産總值,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長三角城市群被認為是中國城市化程度最高、經濟發展水平最高和最具發展活力的區域之一。

當前,長三角一體化也面臨着“瓶頸性制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突破區域行政壁壘、建立長效合作發展機制,促進一體化、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發展的呼聲。

在上一波全球化的競争中,長三角内部競争更為直接地指向了較為單一的經濟增長目标,長三角各地區追求自身利益的行政“分割”,導緻了産業發展的重複建設和資源利用不經濟。在政府主導下,各地争奪FDI以及産業項目,“你上什麼我也上什麼”,産業發展同質同構嚴重、結構雷同,地區嚴重不合理逐利;雷同産業帶來重複的投資、過剩的産能,也使得各地方之間因同質化競争形成無形的壁壘,區域市場分割、行政壟斷和“地方保護”等現象明顯,這加重了産業同質化問題;大多數工業園區内産業混雜,産業配套不完善,低效産業集群亂象嚴重。

從産業結構看,長三角是以發展制造業為基礎,以生物制藥、電子通信、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為支柱産業,産業結構同質同構進一步擴大;核心城市綜合輻射和影響力不突出,缺乏高效合作;産業分工更加模糊,不合理的産業結構和産業空間布局帶來了資源環境的過度消耗,經濟發展的過度集中、分布失衡,産業運營出現“疊加成本”的不經濟。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這些問題,急需重新認識區域一體化,尋求一體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提升區域的整體競争力。

四措并舉謀劃高質量新發展

加強規劃對接與戰略協同,把發展規劃的一體化作為重要抓手,以高水平規劃引領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建立健全規劃銜接與協調機制,做好頂層設計,共同編制長三角整體發展規劃,促進形成統一協調的空間發展格局。統籌好基礎設施建設,明确各城市在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的定位,形成各城市分工合作錯位發展的格局,最大程度地發揮優勢互補。新時代規劃要充分發揮上海的金融與對外開放優勢、浙江的電子商務以及小商品流轉優勢、江蘇的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優勢、安徽的生态資源和農業優勢,破解長三角以往的産業同質同構問題,促進區域産業價值鍊的形成。

編制實施好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短期行動計劃,加快編制長三角地區城際公路、鐵路網規劃和民航協同發展戰略規劃,着力打通省際之間的斷頭路,進一步優化能源基礎設施布局。積極把握新一輪擴大開放機遇,聯動建設上海和浙江自貿試驗區,複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先進的創新成果。以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龍頭,放大蘇南、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帶動效應,加快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研究規劃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圈。

推進一體化市場體系建設,增強市場一體化共享機制的協同性、包容性,共同營造長三角良好的營商環境。不論是以行政區劃為主的基礎性專項領域一體化,還是以國家戰略為主的對标世界前沿、先行示範、領先國内發展的一體化,都必須以要素自由流動、資源優化配置為前提。因此,破除制約區域間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打破行政區劃對生産要素自由流動的各種限制,讓生産要素能夠基于經濟規律自由流動,實現資源在空間上的優化配置,成為深化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關鍵點。

轉換政府職能,真正落實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地位,健全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形成對微觀主體合理、高效的激勵約束。在私人産品領域,實現區域市場的充分開放和自由競争,鼓勵區域内企業跨地區、跨産業、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淡化政府行政的影響和力量,真正讓市場充當配置各類資源的主體。加快實現長三角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的同頻共振,為營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創造條件。

讓群衆共享發展成果,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共建共享民生工程,增強人民群衆對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獲得感和認同感。深化區域教育、醫療、養老、公共交通、旅遊、體育、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合作,強化高層次、多樣化的服務供給,推動公共服務便利化,讓更優、更好資源惠及更多長三角老百姓。推動長三角城市間公交一卡通、通關一體化等的全面實施,支持主要城市間開通城市公共交通線路。強化養老政策協同,開展異地養老的研究、實施。

加強頂層設計,深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構建互聯互通的信息服務平台,實現各地民生信息的無縫對接,讓數據多跑路,讓居民少跑腿。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APP等業務,進一步提高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質量。加快推進掃碼過閘的便捷通行服務,建立健全民生檔案異地查詢聯動機制。通過一系統舉措,既讓人民群衆有獲得感,也能夠增進對一體化的認同感。

長三角地區同在一片藍天下,同飲一江水,必須以舍我其誰的擔當,堅決扛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政治責任,順應老百姓對于優良生态環境的期盼,展現高質量發展的生态成果。長三角各地區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落實好國家相關政策,借鑒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在建設生态屏障、改善區域水環境和空氣質量、完善監測網絡、重大活動環境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強化協同性,打造與世界級城市群相适應的自然生态、人居環境和區域風貌。

要共同推進、完善長三角跨區域環境污染聯防聯治機制,着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快建設美麗長三角。以更加精準高效的減排措施打赢藍天保衛戰;堅持上下遊聯動、水岸聯治,加強水源地協同保護,确保廣大人民群衆始終喝到好水、放心水;設立生态建設專項基金,健全和完善區域生态補償機制,對在區域環境保護中承擔生态功能而影響經濟發展的地區,通過設立專項基金予以合理的經濟補償。

責編劉彥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