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實現百年建築:挑戰與對策

實現百年建築:挑戰與對策

時間:2024-10-28 03:31:23

天津市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慶達投資)董事長孫太利是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天津副主委。九年來,他盡心盡力履行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提交了89件提案。對于建築行業存在的種種亂象該如何治理?實現百年建築綠色發展的路徑在哪兒?民營資本怎樣在養老産業中發揮作用?帶着這些問題,《國際融資》記者專程采訪了他,請他一一道來

Mr.SunTaili,ChairmanoftheBoardTianjingQingDaInvestmentGroupCo.,Ltd,istheMemberofChinesePeople'sPoliticalConsultativeConferenceandVicePresidentofTianjingMunicipalCommitteeofChinaDemocraticConstruction.HeworkshardtoperformthedutiesofthenationalcommitteeoftheCPPCCmemberduringthepast9years,andhehassubmitted89proposals.HowshouldChinamanageallthechaos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HowcouldChinarealizethegreendevelopmentofacentury?Howshouldprivatecapitalplaytherolefinthepensionindustry?Toknowtheanswers,thereportersofInternationalFinancingMagazineinterviewedMr.SunTaili.“政府應将綠色建築占有比例,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硬指标”加以考核。政府應對綠色建築建設單位,給予減免稅費的鼓勵。對購買綠色建築的消費者,給予政府補貼的獎勵”建築行業耗能問題與解決之道

記者:綠色發展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對此,從您所處的行業來看,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有哪些?應如何進行變革?變革的關鍵點又是什麼?

孫太利: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綠色發展,将綠色作為一個硬性标準,打造綠色建材、綠色建築,還碧海藍天、綠水青山。雖然政府持續推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我覺得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執行能不能落地,執行人員能否将政策精髓注入自身的思想觀念,而且民衆的綠色意識仍有待提高。目前,房地産業也在朝着綠色方向發展。我認為今後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模闆式”、“裝配式”模式,但也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有些地區擁有的上千年的老宅子就不适宜推翻,應保留老村舊貌,或進行修繕,發展生态旅遊。不要讓所有城市都被高樓大廈充斥,而要根據區域不同、設計不同,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綠色節能的小城鎮。

關于綠色建材和綠色養老建築方面存在的主要污染問題是甲醛。我國人造闆甲醛污染嚴重,不僅破壞了社會生态文明,更威脅到千家萬戶的生命健康。世界衛生組織于2004年6月5日發布WHO第153号公告,宣布甲醛為Ⅰ類強烈緻癌物,但我國現行的國家強制性标準“人造闆及其制品室内甲醛釋放限量(GB18580-2001)”中對甲醛釋放量的規定過于寬泛,曆經十多年未完成修訂。我國目前對于室内使用的人造闆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的數值定位為1.5mg/L,而大多數中等收入國家一般水平的國際标準(ISO12460-4)規定的甲醛釋放量為0.7mg/L,相差兩倍多。為此,我從2009年至2014年,先後五次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同一内容的提案,例如在2010年提交的《控制甲醛污染,保障百姓健康》的提案;2013年提交的《關于亟待修改甲醛釋放量國家标準加快行業轉型升級》的提案;2014年提交的《關于加快國家标準修訂,促進人造闆産業轉型,保障人居環境安全》的提案。2014年我提交的這個提案,引起了國家标準化委員會的高度重視,被标準委納入重點督辦提案,進行了專題調研和協商。在2016年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我呼籲“十三五”期間應加快優化國家标準工作。今年我還會繼續對闆材污染問題提交提案,以加快促進國家标準修改。

記者: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您在實際調研中是否找到了國家标準修訂難以落地的根本原因?

孫太利:為了推動此項标準的修訂進程,我們專程去了河北省文安縣專門生産闆材的廠家進行調研,發現其生産的闆材大部分含有過高甲醛。我認為,标準修訂難以落實,多是利益驅動問題,很多該行業企業認為,标準落實後将會導緻一些企業面臨倒閉。但我覺得,這不能成為放松标準的理由。就企業而言,必須進行轉型升級,改造生産線,提高技術和産品質量,降低物質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将企業發展方式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這才是企業持續發展之路,同時,企業生産出質量優良的好闆材還可以打造品牌,提升價格。而政府可以鼓勵企業通過兩三年的過渡達到标準,并給予一定補貼。

記者:您對“建築業是所有行業中能耗最大的行業”的說法有什麼看法?

孫太利:在城鎮化建設中,尤其是偏遠地區、欠發達地區,甚至是發達地區,都存在意識不到位的問題,由于實行粗放性的強制建設、強制搬遷,結果導緻了不少“半截子”工程,甚至有的還出現推倒新建的怪象。如今的建築行業的确是耗能大戶,關于這個行業如何節能降耗,我曾在參加2014年10月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圍繞“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提出建議,并提交了《關于用市場的力量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有效化解産能過剩的提案》,指出産能過剩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更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政府應提供專項資金,獎勵企業創造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有效釋放内需,化解産能過剩。

如何實現百年建築綠色發展

記者:住房質量關乎千家萬戶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面對近年來樓房建築屢次出現的倒塌現象,您認為百年建築的标準應該是什麼?今後在房地産開發、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中,是否應該有一個關于建築體壽命的更高标準?說到百年建築,就要涉及百年材料,在城市建設,特别是房地産建設領域,如何才能實現百年建築綠色發展?您的建議是什麼?

孫太利:目前還沒有出台百年建築評定的官方标準,近年來,房屋質量标準雖有所提升,目前大多建築設計使用壽命50年,設計100年使用壽命的建築還不是很多。有些樓房建設中,由于選材等方面的問題,出現了不少爛尾工程、豆腐渣工程,很多建築體的壽命也就二三十年。比如,過去有建築施工方将含有氯離子的海沙摻在混凝土中,它不僅會腐蝕混凝土中的鋼筋,導緻破壞建築物結構,縮短建築物壽命,而且根本不可修複。我認為,要提高建築的壽命,就要從建築用材的源頭抓起。

再有就是房屋建設速度過快的現象普遍存在,國外幾年才能建起一座樓,而我們僅需三個月主體就成型了,房屋建設速度快慢與質量能否得到保障息息相關,凝固養護還沒做好,就急于往上建,可能會導緻變形、裂縫,影響結構安全。建設當時雖看不出來,但建成後使用時間一長就會非常容易出現問題。

還有就是監理不到位的問題。應加大對施工中偷工減料行為的監管力度和懲罰力度。政府部門應立法:對所有建材生産廠家、供貨采購、安裝使用全過程實行可追溯,對所有人員實行責任終身制,特别對生産制造僞劣、假冒産品廠家不能因企業停産或注銷而逃責。

記者:其實,建築是有生命的,不是冰冷的水泥等材料的堆砌,現在已經開始強調生态文化,對此,您有什麼見解?

孫太利:我提出要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建築中的理念,這也是綠色生态觀念,是生态文化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實,一個好的建築,其結構、設計理念不違背大自然的規律是很重要的,中國古人講究天人合一,設計的房子結構要和人融為一體,裡面居住的人才能情緒舒暢、健康長壽,這是很科學的。但現在中國蓋的樓房,很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失去了地域的特點,這也是如今建築業存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缺失點。

建築行業轉型升級的機遇與挑戰

記者:李克強總理2016年9月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升級。這對建築領域而言,是機遇更是挑戰。對此,您怎麼看?您認為,發展裝配式建築的關鍵是什麼?這會給整個建築行業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孫太利:裝配式建築在我國剛剛興起,其科技含量主要體現在無污染、快捷、低能耗、無資源浪費等特點上,不僅節省了人力、物力、時間,還降低了物耗。這是建築行業的一個發展趨勢。目前看,在我國普及度不夠。普通民衆對其也并不太了解,接受起來還比較困難,但它很可能成為實現百年建築的一個突破點。現在的建築工人大多是民工,沒有進行過專業培訓,建築工程師中也有很多并非專業,有的所持證書甚至并非屬于本人,建築業從業人員專業化欠缺的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建築業的發展。而裝配式建築是模塊化建築模式,标準統一,有望成為百年建築,但因其技術含量高,在我國并不普及。因此,要想真正推進裝配式建築業發展,就要将提高民工素質和技術含量作為重點,并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在政策層面上進行引導扶持。例如:給予财政補貼等,随後加強規劃、監督和實行,政府部門帶頭将其運用在政府辦公大樓中,并出台相應的政策促使其推廣。

記者:關于如何用綠色金融撬動綠色發展,是目前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此您有何建議?您又是如何看待綠色金融創新在房地産業綠色發展中的作用呢?

孫太利:綠色金融将金融與綠色發展進行融合,是一種創新,擁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綠色發展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方向,怎麼用綠色金融有效撬動綠色發展,我認為應将綠色金融與PPP模式相結合,将金融杠杆用活,最後政府可以再進行收購等。将PPP模式與綠色金融結合後,更有利于推動綠色發展。像商業中的綠色地産等,也都存在着融資難等問題,要想找到金融與商業的有效結合點,就要走商業—綠色—證券化相融合的發展模式,通過資産證券化将固定資産盤活。

記者:您怎麼看特色小城鎮建設的PPP合作模式?您覺得這種模式對拉動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将有何貢獻?政府和企業在特色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又都扮演着什麼角色?

孫太利:城鎮化建設應包含一種文化城鎮化的建設理念,不同區域,要體現出不同的設計理念和獨有的人文氣息,例如徽派建築。因此,文化城鎮化就是要将文化、綠色和人文融入到建築體中,以展現各個地方的亮點和特色,進而形成可供旅遊觀光的城鎮化,使每一個城鎮都成為一個景點,走到哪裡都能體會到觀光旅遊的樂趣。建築體是一時的,可以随時推倒重建,但文化是永恒的,因此,打造特色文化小城鎮才是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源。

提到城鎮化建設就離不開人的城鎮化,而人的城鎮化又離不開工業化和信息化,這些方面都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布局和規劃,但細化到每個環節,政府可根據當地特點将某些環節分派給企業,如聘用擁有文化底蘊的專業化公司進行頂層設計,整合聚集各路民間資源共同建設特色小城鎮。

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強化“生态效率”

記者:2017年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五次會議,您準備了哪些提案,重點關注的問題有哪些?

孫太利:我正在逐漸将提案由原來的多轉向精和準,做到精準提案,将問題提到點子上。2017年的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五次會議,我的提案将圍繞綠色、協調、創新、降成本、去産能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問題展開。

記者:随着中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資源短缺與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如何處理好城鎮化與經濟發展、能源消費三者之間的關系,以最小的生态損耗獲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這應該是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您怎麼看?

孫太利:今年我準備的《關于我國新型城鎮化必須強化“生态效率”的建議》提案,就專門談到了這個問題。我認為,一些地方城鎮化水平與區域生态效率呈非對稱關系,也就是說,随着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區域生态效率不斷下降,其産業結構、環境政策和技術水平都從不同方面影響着城鎮化的生态效率。

記者:根據您的調查分析,您認為目前中國城鎮化生态效益低下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孫太利:我認為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首先,一些地區城鎮化規劃的生态建設滞後,呈現出在發展中造成新污染,污染了再治理的惡性循環。忽視了城鎮化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治理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第二,由于一些地方搞的是粗放型的城鎮化,造成盲目擴張用地,緻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一些地方土地閑置現象大量存在且難以得到有效處置,導緻城鎮化率大幅度提高而城鎮人口密度不升反降以及土地污染防治基礎薄弱的問題。第三,城鎮化建築房屋壽命周期短,浪費了大量資源,出現了我在前面提到的爛尾工程、豆腐渣工程,很多建築體的壽命也隻有二三十年。第四,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垃圾圍城”現象也十分嚴重。據了解,我國每年的垃圾清運量中,縣城和村鎮的垃圾約占60%。其中88%的垃圾是簡單堆放或填埋,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第五,我國城鎮化用水效率較低,城鎮化普遍存在水質型缺水,城鎮地下水資源超采,城鎮普遍失去“水彈性”。

記者:針對目前中國城鎮化生态效益低下的問題,您向全國政協12屆五次會議提交的這個提案中抛出了哪些解決之道?

孫太利:我有七點建議。首先,我覺得政府在新型城鎮化頂層設計時,應引進生态效率概念,打造升級版的新型城鎮化。也就是說,應用生态設計統領城鎮化設計,而且設計方案必須經生态環保專家評估。堅持用生态效率度量城鎮化過程中的資源環境成本,形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第二,政府土地主管部門應加強集約化、高效化利用土地的監管,建立用地效率的相關評價和監管機制。政府應加大治理土地污染專項經費,加強對污染土地的治理。禁止向土壤任意排放含有各種重金屬等廢物,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推廣土壤污染治理修複技術體系。第三,新型城鎮化要構建海綿型持水城鎮。應該根據城鎮水資源的“短闆”,确定城鎮化的規模和發展戰略,處理好水污染問題,構建生态城鎮水系統。第四,新型城鎮化要強化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政府應将生活垃圾資源市場化,用市場的機制加快生活垃圾處理,打破單一行政管理渠道。激活和推廣生活垃圾處理新技術的應用。生活垃圾應提倡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鄉運輸、縣處理”的模式。第五,政府應将綠色建築占有比例,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硬指标”加以考核。政府應對綠色建築建設單位,給予減免稅費的鼓勵。對購買綠色建築的消費者,給予政府補貼的獎勵。第六,政府應将城鎮文化納入生态效率體系。城鎮文化承載着城鎮的曆史,展示着城鎮的風貌,體現着城鎮的品格,是一個城鎮魅力的集中展示。新型城鎮化要打造百年城鎮精品,形成一鎮一品、特色鮮明的旅遊城鎮。政府建設、旅遊部門要加強推廣,财稅部門要加大扶持力度。第七,政府應确定各地城鎮化的生态保護紅線,要從立法、執法等各個層面落實生态保護紅線制度,強化監管力度。對肆意破壞生态環境的違法行為,通過法律的制裁,嚴守生态保護紅線。

建議将“公建民營”模式納入養老産業

記者:您可以為我們稍微介紹一下您提出的“公建民營”養老模式嗎?

孫太利:“公建民營”養老模式就是由政府建設完成後,将鑰匙工程交予民營企業運營,由政府進行監管,房産歸政府所有。該模式在進行頂層設計規劃時,把将要作為老年社區的部分提前規劃出來,社區中包含養老院和醫院。養老問題,其實更多的是要解決居家養老問題,解決老年人看病難的問題。而要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就要實行醫養結合,同時運用互聯網+社區居家養老,使其達到智能化,形成社區與物業公司、物業公司與住戶之間的鍊接平台。

記者:您是否會将“公建民營”作為您2017年提案的一個内容?您覺得這個模式的意義在哪兒?

孫太利:我将結合我在2016年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提出的“公建民營”養老模式的建議做補充完善,再作為2017年的提案提交。我認為,“公建民營”養老模式可以拉動民營經濟,化解房地産難題。由于政府投資平台的資金有限,需要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養老産業,凡是“公建民營”的養老院,均由政府出資修建,對于民營資本來說,可大大減輕民營企業的投資風險。我的建議是根據區域和位置的不同,從養老房地産的頂層設計規劃開始,形成不同區域、不同規模的公建民營養老綜合平台,從而化解養老無房的問題。

(攝影杜京哲)

慶達投資董事長孫太利接受本刊記者采訪說說全國政協委員孫太利提案的那點事兒

天津慶達投資集團董事長孫太利是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作為兩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從2008年首次參加全國政協會議至今,深入基層、深入中小企業,作了大量接地氣的調研工作,盡心盡力地履行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并依此陸續提交了89件提案,其中有不少是精品提案。比如:2016年他提交的《關于在供給側改革中,妥善安置職工下崗再就業問題的建議》的提案被選為全國政協主席督辦重點提案,《關于加大精準監管風險力度,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建議》的提案被列入重點提案;2013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他提交的《關于盡快出台空氣治理方案,有效改善城市霧霾現象的提案》刊登在了全國政協《重要提案摘報》中;此外,還有一些提案被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人民政協報、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報道。他還先後受邀參加了2013年11月、2014年10月、2016年10月14日俞正聲主席主持的雙周協商座談會。在2016年全國政協第57次雙周會上,他圍繞“努力推進養老服務”問題,建議政府以“公建民營”模式,把解決養老房地産問題納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今年兩會期間,他又将提交《關于我國新型城鎮化必須強化“生态效率”的建議》等提案,就如何解決城鎮化生态效益低下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

(撰稿李路陽)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