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金融穩定委員會的定義,金融科技是金融與科技相互融合,創造新的業務模式、新的應用、新的流程和新的産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重大影響的業務模式、技術應用以及流程和産品。金融科技将對全球産生持續而巨大的影響力。在金融科技細分領域,當前對大衆産生巨大沖擊和風險、且對未來社會可能有巨大影響的,非區塊鍊領域莫屬。
區塊鍊最早被作為數字貨币比特币的底層技術,同時,數字貨币也是目前區塊鍊最成熟的應用。區塊鍊當前的應用路徑正是從數字貨币到數字化金融資産,再進一步到各類數字化資産,我們由此對區塊鍊的階段分為區塊鍊1.0、區塊鍊2.0、區塊鍊3.0。
從互聯網到互信網
傳統互聯網是以TCP/IP為基礎,鍊接世界以信息傳遞為主的互聯網。IPV6的網絡讓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有一個地址,有了這個IP地址,全球的每一粒沙子都可以與任何一個沙子進行點對點直接鍊接。
當前區塊鍊主導的價值互聯網是以互信協議(包括:區塊鍊、DAG等衆多信任協議)為基礎的互信網(也有人稱為互享網,筆者個人更傾向下一代互聯網的核心是信任,共享經濟也是下一代互聯網的重要屬性,但最重要的還是不可篡改的賬本之上讓陌生人能夠建立信任這個事情最為重要),它構建一個以價值傳遞為核心的全新的網絡。将把世界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是把人類帶到天堂的巴别塔(人類曾嘗試合作建造通往天堂的巴别塔,但是因為上帝賦予人類不同的語言,導緻人類沒有辦法進行溝通合作,于是巴别塔項目失敗了,從此人類踏上了長長的相互理解之路)。而區塊鍊技術可以讓不同國别、跨文化的陌生人非常方便地建立信任,設置賬戶,能夠讓不同國别、跨文化的陌生人,在一起快速高效的建立信任,實現自己的想法,在一起高效協作,在一起做生意。
互聯網時代的爆款應用是Web(HTTP協議),是Email(SMTP協議)。互聯網在經濟社會中,最大的價值是廣告,商業模式稱為眼球經濟,以流量為主。在互相網的時代,爆款應用是證券、是Token。從這個維度來看,這個網絡所能承載的價值遠超十倍、百倍于現以信息聯通的TCP/IP互聯網。它是一個全新的網絡體系和價值體系。随着數字化的深入,智能一切的時代到來,未來實體轉移至虛拟将成為常态。數字資産的儲備将成為人們除了黃金、房子、股票的第四大重要資産。全社會區塊鍊化的産業越多,應用越多,上鍊的體量越來越大,其承載的價值就越大。之前說智能一切,而我個人更傾向認為未來的社會是在數字化一切的基礎上,演化為區塊鍊一切的時代。
由此,可以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把以TCP/IP為基礎的信息高速公路稱為古典互聯網和而以信任協議區塊鍊為基礎架構的價值互聯網,稱為互信網。
像當年的矽谷一樣,區塊鍊或許創造了人類的第五空間。看到這個維度空間的資本開始大量湧入,湧入的速度遠快于技術發展的腳步,因此,造成了市場可能高估了近兩年區塊鍊技術的應用能力與影響力。但還是那句老話,對于新技術我們往往高估它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未來10年它給世界帶來的變化。
古典股權VS區塊鍊Token
從事互聯網和IT的人被稱為古典互聯網人,而戲稱他們的是一個自稱為區塊鍊人的團體。“古典互聯網”出自某個區塊鍊的群,是指悉數沒有選用區塊鍊技術的互聯網。以至于坊間傳聞說,“當今互聯網世界裡的矛盾就是,古典互聯網和區塊鍊之間的矛盾”。
私募股權時代的投資人,就順理成章地被稱為“古典投資人”;而在區塊鍊“新世界”裡的新時代投資人在企業市值管理邏輯與數字貨币的市值管理方面有着深刻的差異。一個是基于利潤體現盈利能力,一個是基于交易價值體現影響力。區塊鍊Token的邏輯是,以實現Token價值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其交易價值則取決于交易規模的大小和流動性的高低。
理論視角:币值管理的理論邏輯和輪廓形态
古典估值體系:市值=E(Earning,淨利潤)*PE(市盈率)
利潤是産業經營的結果,遵循産業市場的規則。而市盈率PE是資本市場的估值水平,遵循資本市場規則。關于資本市場的有效性,演繹出有效資本市場假說和混沌資本市場假說兩大流派。法瑪提出有效資本市場假說,學術上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間上出現查理芒格。而沿着混沌資本市場假說,實務上出現了索羅斯。
Token估值體系:币價=GMV(交易額)/X(1單位Token的交易頻次)
GMV(交易額),反應了區塊鍊項目的市場前景,産業和技術在社群中的認可程度。X(1單位Token的交易頻次),反映了區塊鍊項目的流動性,資本認可度。其邏輯是:基本面越好,流動性越高,那麼,币價越高。
需要明确的是:交易額最大化、流動性最大化隻是過渡性指标,币值最大化才是最終指标。這中間需要展開一系列的資本和市場運作(Token激勵、社區運營、投資孵化等等),通過産融互動和币值實現,不斷增強競争力和Token持有者的财富。
微觀視角:币值管理模型
币值管理:币值塑造→币值描述→币值傳播→币值實現→币值塑造→……
這四部良性循環,每一輪循環,始于币值塑造,過程需要币值描述和币值傳播,最終币值實現。循環往複、相互驅動、螺旋上升,是資本經營思維對産品經營思維互動,是當前區塊鍊産業競争的高維場景。
Token市場一定會逐步回歸理性。真正好的項目,有價值的項目,能給投資人帶來長期增值回報的項目,才能最終得到最廣泛的價值認同,項目本身将成為币值管理的核心。
Token經濟的燃燒模型
一個燒腦,或者看起來腦殘的模型,為什麼在區塊鍊時代會成為一個新的模式:燃燒模型(BurnModel)。
把比特币或者其他加密數字貨币破壞掉,這樣腦殘的主意是區塊鍊市值管理的常規手段。因為,通過燃燒一部分貨币,剩餘另一部分的貨币的價值就增加了(稀缺性)。因為大部分加密貨币的發行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其中一部分被燃燒了,同時市場對Token的需求仍然保持不變的話,那麼,根據西方經濟學原理供給的減少就會導緻Token的價格的上升。有人擔心,燒光自己的貨币是給他人做了嫁衣,不明白
新的分紅方式
為了使Token對投資者更有價值和吸引力,一個方案是,把區塊鍊公司的項目經營收入中的一部分按照比例對持有Token的人進行分紅。但在區塊鍊世界裡,實際操作起來會相當困難。因為持有Token的人是匿名的,而且可能相當分散,區塊鍊公司無法把這些錢打給持Token的每個人,于是區塊鍊公司把每年産生的利潤,不斷地把已經發行的Token回購回來,再把這些回購的Token燃燒掉(這是一個形象的比喻)。通過這種方式,Token本身的價值上升了。區塊鍊公司的股東可以看到自己手裡持有的代币價格也同比上漲。
具體操作方式是:區塊鍊公司使用這筆分紅在交易所按照市價回購自己的Token,然後将這些收購回來的Token發送到一個所謂的“黑洞地址”(這個地址是可以接受Token,但是無法轉出Token的交易地址),每個人都能方便地查詢到這些交易,并确認這些Token被銷毀了。這部分Token理論上仍然存在,但是沒有人擁有這個地址的私鑰,無法再轉出這些Token,相當于永遠消失掉了。通過“燃燒”Token的方式,區塊鍊公司輕松地将分紅的價值按照Token持有比例分給了每一個持有者。
支付交易手續費
燃燒機制的另一個應用例子是用來支付交易的手續費。Ripple的每一筆交易,交易裡都會有一小部分的價值會被燃燒掉。通過這種方式,交易者為這筆交易付了手續費,而RippleNetwork也通過Ripple币的燃燒獲得了應有的利潤(因為Token總量在減少,根據經濟學原理,其價格将對應上升)。因此,看起來是給某個礦工或者某個第三方支付交易處理的手續費,而實際是直接向整個Ripple的網絡支付費用。
這種“燃燒模型”,實際上是一種全新的資源組織和利益分配形式。
随着區塊鍊技術的繼續發展與其生态進化,金融科技的發展将會開啟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一個真正屬于金融科技本來面目的全新的發展時代在區塊鍊的加持下開始出現,透過這個新技術,那些在互聯網時代無法得到解決的痛點和難題将會在區塊鍊技術的加持下得到解決。這個時刻,或許才是金融科技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