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東北亞合作:振興東北的更大視野

東北亞合作:振興東北的更大視野

時間:2024-10-28 01:42:43

東北亞區域開發合作正在出現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機遇,為東北振興提供了巨大的契機,而新一輪振興東北戰略也将給東北亞區域合作注入活力

東北振興和東北亞區域合作,兩者之間是密切相關、相互促進的。當前,東北亞區域開發合作正在出現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機遇,為東北振興提供了巨大的契機,而新一輪振興東北戰略也将給東北亞區域合作注入活力。

東北亞區域合作對于振興東北的重要性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幹重要舉措的意見》(國發62号文件),就積極應對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提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司司長周建平指出,這些舉措的重要特點是“近期可操作可實施”,是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中發7号文件)的細化、實化和具體化。

标志着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全面啟動實施的今年4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中發7号文件)計劃,到2030年左右,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而“努力将東北地區打造成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的中心樞紐”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在擴大開放合作與打造重點開發開放平台方面,《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幹重要舉措的意見》(國發62号文件)特别提出:支持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加快東北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規劃建設中俄、中蒙、中日、中韓産業投資貿易合作平台,加快珲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

東北振興和東北亞區域合作,兩者之間是密切相關、相互促進的。振興東北戰略将給東北亞區域合作注入活力,而東北亞區域合作對于振興東北也非常重要!

2014年和2015年,東北三省的經濟增速均位于全國後五位,固定資産投資、工業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我國東北地區近年來的經濟增速急速下降,既有外部因素作用(如國内外市場需求不振等)也有長期積累的内在因素的影響(如産業結構失調、地方政府的産業發展慣性思維及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滞後等)。

而在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如今存在的幾大問題中,優勢傳統産業衰退風險增大,被認為是存在的首要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相關研究指出:在市場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東北地區鋼鐵、石化、裝備制造等優勢傳統産業增速明顯回落,企業開工不足,而汽車、農産品加工業、林木加工業等産業增速也出現放緩趨勢。并且,随着東部産業向中西部轉移或“走出去”,東北優勢傳統産業的地位相對下降,直接面臨中西部地區、東南亞國家等低成本的挑戰。此外,優勢傳統産業内部結構不合理,行業創新力不足。同時,無論是從區域層面看,還是從城市層面看,東北地區産業結構比較單一,若不盡早采取防範,或将難逃産業衰退的結局。

相應地,對于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的思路建議,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們首先提出的第一條就是,支持優勢傳統産業對外輸出産能,延續産業競争優勢。

一方面,依托本地骨幹企業、優勢資源或自主創新成果,吸引國内外關聯配套産業轉移,支持中外合作産業園區落戶東北。而更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針對當前國内很多地方工業産能全面過剩的問題,加大支持鋼鐵、裝備制造、石化、建材等行業領域中具有領先優勢企業抱團“走出去”,到海外設立産業園區,承接國内生産線轉移,并将市場網略進一步擴展到海外,降低對國内市場的依賴程度。

“堅持開放合作的思路,積極與韓國、日本等國家企業在俄遠東地區合作設立生産基地,将東北的制造能力與日、韓技術優勢結合起來,聯手開拓第三方市場,特别是歐洲市場。”相關專家提出。

在東北亞地區,俄羅斯、蒙古擁有豐富的資源,日本、韓國有技術和資金,中國的經濟力量在持續增長,對外投資和貿易的能力也都相應地顯著增長,各方的經濟要素可以在此彙聚産生聚變效益,可以成為全球的經濟金融貿易的集散地,成為全球新的經濟增長極。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分析說,“中俄兩國的經濟體量比較大,邊境互聯,加強中俄之間的合作,利于雙方;而韓國的制造業和國際貿易能力非常強,東北又是一個老制造業基地,面臨轉型升級,通過中韓合作,無論對中國東北的振興還是對韓國拓展國際市場都非常有利。”

布滿荊棘的道路難能可貴的共識

上世紀90年代初,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提出和推動多國共同開發圖們江三角洲,标志着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很多區域經濟合作進程也在加快,可是,相形之下,東北亞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進程卻顯得不盡如人意。

多年來,我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東北亞區域開發合作,一直将參與東北亞區域開發合作視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途徑。不僅東北振興“十一五規劃”和“十二五規劃”均明确提出了我國東北地區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而且國家還出台了一系列指向更加明确的區域開發規劃,重點部署東北亞區域開發合作的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将連接中、俄、蒙、朝的東北亞國際大通道以及其他跨境經濟合作項目确定為該地區的合作開發重點内容。《中國東北地區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規劃綱要(2012-2020年)》,則進一步明确部署了我國東北沿邊地區參與東北亞次區域合作優先領域和重點項目。

可是,經過近20多年合作開發,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盡管已經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但總體來說并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

那麼,相對于其他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而言,為何東北亞的區域合作進展遲緩,問題的症結何在?

政治方面,東北亞區域合作遭遇着重重困難,合作的氛圍難以形成,共識難以凝聚。朝鮮的不開放狀态對其在東北亞區域合作中的作為構成極大制約。

經濟方面,俄遠東地區遠離該國政治經濟中心,俄聯邦政府對其關注和投入相對不足,使得這一地區的發展長期遊離于國家戰略之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遠東地區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該地區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較為落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欠賬很多。

體制方面,通關的便利化程度低,制約了貨物和人員的流動。俄遠東地區還對來自中國的一些投資或勞動力輸入設置了重重行政障礙,行政機構在執法和業務推展過程中也存在種種腐敗現象,投資軟環境不佳。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長期積極參與和推動東北亞區域開發的努力還沒有取得預期成果,連接中、俄、蒙、朝的東北亞國際大通道部分路段遲遲沒有啟動建設,部分路段和港口則一直處于“通而不暢”的狀态;許多中俄跨境合作項目進展緩慢,部分規劃項目甚至處于擱置狀态;大圖們區域合作開發也乏善可陳,不僅各領域合作沒有取得實質進展,而且一直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大力調整合作機制。

專家指出,當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入重大調整時期,在東北亞地區,和平與發展是主流趨勢。但是,冷戰格局遺留的一些問題仍沒有解決,地區安全與信任機制十分脆弱,存在一系列影響本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沖突和不确定因素,這就需要東北亞地區國家加強溝通、協調和合作。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包括中國在内的東北亞國家發展戰略的互動對接,有利于推進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建立亞洲經濟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力。特别是,中國提出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将為東北亞區域合作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東北亞終于迎來大機遇

可喜的是,當前,東北亞區域開發合作正在出現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其中最主要的是俄羅斯将更加重視遠東地區開發和推進能源出口市場多元化的努力。尤其是,俄羅斯一改遲疑、保守的姿态,積極加快實施遠東大開發戰略,規劃在遠東地區設立14個跨越式經濟發展特區,特别是實施國際自由港政策。

同時,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戰略、蒙古“草原之路”戰略對接,共建中蒙俄經濟走廊,中國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俄羅斯大力推進遠東開發,韓國提出“歐亞倡議”,中韓FTA正式簽署生效,這些均為區域合作創造了有利契機。

特别是,一直制約圖們江區域合作的機制問題,正在發生曆史性轉變。中、韓、俄、蒙四國一緻決定,将“大圖們倡議”升級為獨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國際經濟合作組織,從而推動圖們江區域合作更加務實,更加具有法律約束力。此舉必将對東北亞區域合作,産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現在,中俄毗鄰地區合作全面推進,同江鐵路大橋等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取得積極進展。面向東北亞區域的開放合作格局初步形成。遼甯沿海經濟帶、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和黑龍江省及内蒙古東部沿邊開發全面推進,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效顯著,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

在黑龍江,百年口岸綏芬河,打開龍江出海口,發揮毗鄰俄東方港、納霍德卡港的優勢,既常态化運營了“中俄外”模式的跨國聯運,也在“中俄中”模式的内貿跨境運輸上開創了嶄新局面。

如今不論是出口到韓國、日本或歐洲國家,還是運往上海、廣東、甯波等國内東南沿海港口,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摒棄了以前海運隻能走大連港和營口港的傳統模式,選擇自綏芬河市出境,“借港出海”。

在吉林,因“借港出海”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出海口”,打通了對外開放通道,東北的很多物資可以從珲春“借港出海”。這是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一步棋。近幾年,珲春的口岸過貨量和人流量分别在以年均80%和20%的速度增長。

2013年12月,珲春—馬哈林諾鐵路口岸恢複國際聯運。自班列開通以來,貨運量幾乎每年翻番增長。2014年,貨運量達到60萬噸,2015年在100萬噸以上,2016年的目标是200萬~300萬噸。目前,已有多條從這裡出發,經由俄羅斯紮魯比諾港,到達日韓的陸海聯運航線開通。珲春市近年來先後開通了中俄韓、中俄韓日等陸海聯運航線,都是經過紮魯比諾港進行中轉,這些航線現已成為連接日本海沿岸各國的“黃金航線”。

另一邊,珲春經朝鮮羅津港至我國南方沿海城市的“内貿外運”跨境運輸通道獲得國家批準。從朝鮮羅津港起航,在海上航行980海裡,大約3天後就能抵達上海浦東港碼頭,比境内運輸節省了2天時間,這極大地降低了東北地區物資運往長三角的價格。自去年6月開航以來,這條通道保持大約每月3個航次的頻率。

目前,在原有僅限于允許運輸煤炭的基礎上,增加了糧食、木材和銅,抵達進境口岸在原有上海、甯波的基礎上增加了黃埔、泉州、汕頭和洋浦。

“十二五”以來,特别是最近幾年,東北地區依托口岸和通道,正在改變東北遠離市場的劣勢。一方面,加快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形成“兩橫一縱”的出海大通道(即“滿洲裡——哈大——綏芬河”、“滿洲裡——長吉——珲春”兩橫和“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一縱),通過鐵海聯運的方式将東北亞與歐洲市場貫通起來,極大地縮短了運輸時間和降低了物流成本,也改善了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内陸開放的條件,進而加強了中、蒙、俄三方的經濟聯系,促進地區優勢互補。另一方面,主動面向俄遠東地區開放,繼續推進口岸建設,從北、中、南三線鋪設跨江公鐵大橋,對接俄遠東地區,大力發展外向型加工貿易産業。

東北的物資從朝鮮羅津港起航,在海上航行980海裡,大約3天後就能抵達上海浦東。打造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的中心樞紐

4月份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中發7号文件)提出,支持哈爾濱建設面向東北亞地區的航空樞紐,研究加快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政策;《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幹重要舉措的意見》(國發62号文件)明确,支持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而吉林省政府日前正式批複《長春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6-2030)》。作為我國第17個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将打造東北亞地區門戶樞紐機場和國際内陸港,以此助力東北亞區域國際物流中心和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建設,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

推動區域内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相關專家還建言:一方面,加快東北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别是黑龍江對俄羅斯的鐵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建設,以及黑龍江、吉林與俄遠東地區開展陸海聯運合作,逐步改善東北地區工農業産品外運的物流條件。另一方面,由東北三省組建共同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平台,繼續推動東北區域内部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别是跨省高速公路、橋梁、鐵路等建設,實現高速公路網覆蓋到所有的縣。

深化資源優勢共享方面,《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5》提出,實施蒙、俄資源異地加工轉化戰略,繼續推進中俄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蒙古煤炭、有色等資源輸出線布局,改善吉林、遼甯鐵路沿線石化、天然氣、煤化工等項目資源供給條件;加強政策協調,實施産業資本“走出去”,擴大對俄遠東地區種植業、蒙古畜牧業的投資,将農業資源優勢與國内市場和加工能力結合起來,不斷培育競争新優勢。

構建對外開放的創新平台,也是新一輪振興東北可以重點突破的領域。

繼續發揮現有的綜合保稅區、口岸等特殊海關監管區域的作用,承接東北亞地區加工貿易産業轉移,是有力的抓手。而集中建設一些綜合功能強、配套服務完善、符合國家戰略意圖的海外産業園區,承接“走出去”的企業,将産業輸出與政策輸出、技術标準輸出、要素輸出、産業生态輸出結合起來,大力開拓海外市場,亦是可行的舉措。

現在,吉林長吉圖正在謀劃建立長(春)珲(春)—哈(桑)跨境合作區,依托俄哈桑跨境物流園、長春綜合保稅區、珲春出口加工區三個特殊功能區,建立起聯動機制,加快集聚發展。

黑龍江哈爾濱市市長宋希斌表示,哈爾濱将充分發揮哈爾濱新區、綜保區以及哈爾濱産業園等産業合作平台作用,加快建設對俄跨境加工産業基地,拓展東北亞的路海聯運新通道,吸引更多的外向型産業和資金落戶哈爾濱,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新的動力。

而抓住《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簽訂的機遇,加快中韓自貿區核心區建設,設立中韓産業園,面向全球招商,吸引一批外資企業入駐,開辟中韓和世界市場,也将是構建對外開放的創新平台、開創國際合作新格局的重要内容。

中韓自貿協定簽署生效之後,各地都在積極尋求擴大中韓合作的領域和空間。目前,吉林省正在積極向中央政府申報建立中韓國際合作示範區。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中(中發7号文件),也明确提出選擇适宜地區建設中韓國際合作示範區。從比較優勢和自身特點上考量,在吉林省設立國家級的中韓國際示範區非常必要也十分可行。截至2015年底,韓國在吉林省投資企業已經達到了626家,排在投資國的第一位。長春市以及延邊州等地的中韓産業園建設也具有了一定的規模。

許多相關專家還呼籲,依托口岸優勢,在東北地區布局建設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吸引俄羅斯、韓國、日本、蒙古參與,共同打造東北亞區域高度自由開放的平台。

2014年、2015年,東北3省的經濟增速均位于全國後五位,固定資産投資、工業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增幅大幅回落。

中俄兩國的經濟體量比較大,邊境互聯,加強中俄之間的合作,利于雙方;而韓國的制造業和國際貿易能力非常強,東北又是一個老制造業基地,面臨轉型升級,通過中韓合作,無論對中國東北的振興還是對韓國拓展國際市場都非常有利。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