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冬季采暖季尚未來臨,但中石油已經開始制定冬季天然氣購銷新的定價策略,漲價成為定局。
2017年冬出現的“氣荒”至今令市場印象深刻,液化天然氣(下稱“LNG”)的價格一飛沖天,全國LNG的價格一度突破了7000元/噸,部分地區甚至突破了萬元。
在環保政策的推動下,天然氣的需求會越來越大。2018年上半年,LNG的整體價格水平相較于上一年同期有了大幅增長,市場呈現出淡季不淡的态勢,這似乎預示着天然氣邁入了發展的新時代。
價格再漲
日前,中石油針對2018年11月到2019年3月的冬季天然氣購銷制定了新的定價策略。
實際上,6月底,發改委就下發通知,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于6月底完成2018-2019年供暖季合同的簽訂工作,目前中石油在全國多地同時組織簽訂2018年天然氣購銷合同冬季補充協議,中石油2018-2019年冬春天然氣價格策略也逐漸明确。
中石油此次價格策略制訂得非常詳細,将用戶分為城市燃氣與其他直供用戶(電廠、工業用戶)。根據用戶類型的不同,價格策略也完全不同。
城市燃氣劃分為均衡量、調峰量、額外量。其中,均衡量中居民氣根據政策要求一年内暫不上浮,非居民氣中的管制量(國産常規氣、進口管道氣)按照政策上限上浮20%,非居民氣中的非管制量(進口LNG、頁岩氣、煤層氣、煤制氣等)各地上浮27%-40%不等。
調峰量和額外量各地上浮近40%,或按照交易中心計價,而直供氣合同内的用戶統一上浮22.7%。
根據天風證券的測算,保供期即2018年11月中旬至2019年3月中旬,中石油的天然氣平均漲價幅度約20%,比上一年同期漲幅11%明顯放大,相比上一年提價帶來的業績增厚約70億元。
事實上,2018年5月,發改委就下發通知,從6月10日起,居民、非居民用氣價格機制和基準價格水平将統一。供需雙方可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範圍内協商确定具體門站價格。
這意味着中國于2015年理順了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後,居民、非居民用氣價格都将理順,天然氣“十三·五”規劃中首次明确提出的“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得以體現。
2017年冬的“氣荒”将天然氣的供求矛盾首次無限放大在市場面前。按照“十三·五”規劃的要求,天然氣的需求将大幅增加。環保壓力下也要求清潔能源的大力普及,天然氣的市場規模正在越來越大。
放大的市場
在天然氣發展的“十·三五”規劃中,政府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為發展目标,将天然氣消費占比目标設定為8.3%至10%,即便按照8.3%的規劃目标,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也要達到3100億立方米。
規劃還提出,“到2020年,國内天然氣綜合保供能力達到3600億立方米以上。”而2015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量為1947.6億立方米,這意味着要實現最低的目标,年均天然氣消費量至少要新增200億立方米以上。
根據Wind統計,2009-2015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分别為926億立方米、1111.8億立方米、1370.8億立方米、1509.4億立方米、1719.2億立方米、1884億立方米和1947.6億立方米。
隻有2011年和2013年這兩年的消費量增加額超過了200億立方米,複合增長約10%。如果按照10%的消費占比目标,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有望達到3600億立方米,年均消費的增量約400億立方米,複合增速接近15%。
而根據發改委已經統計的結果,2016年和201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為2058億立方米和237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6%和15.3%。
2018年上半年延續了2017年的高增長趨勢。發改委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天然氣産量77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9%;天然氣進口量58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9.3%;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34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5%。
社科院的報告同樣樂觀。日前,社科院發布《中國能源前景2018-2050》稱,未來30多年,中國能源需求結構将發生較大變化;到2050年,煤炭在能源需求中占比将降到40%以下;相比之下,天然氣所占份額将大幅上升,預計會提高到20%以上。
報告預計,未來30年,天然氣将是中國需求增長最快的能源産品,到203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将近5200億立方米,到2050年将超8000億立方米。
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提升空間,與目前中國天然氣占比較低有關。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的報告,2016年,中國煤炭消費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例達到62%,天然氣僅為6%,而世界整體煤炭與天然氣的占比相差不大,分别為28%和24%。
由于煤炭在能耗和環保方面與天然氣有較大差距,因此目前重煤輕氣的結構已經對可持續發展造成極大壓力,能源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2017年,天然氣消費量的爆發式增長顯然與煤改氣的政策驅動直接相關,受煤改氣政策驅動,天然氣消費從之前的緩慢複蘇變成迅猛增加态勢。而且,環保因素推動的天然氣需求增長長期趨勢是不可逆的。
根據天風證券的估算,煤改氣對2017-2020年天然氣消費的拉動估算為760億立方米。根據“十三·五”規劃中天然氣占比最低8.3%可知,2020年的天然氣需求量要達到3100億立方米,較2015年增加逾1100億立方米,煤改氣所占的新增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雖然需求在不斷的放大,但中國的天然氣産量難以“自給自足”。中國天然氣供應主要由國産氣和進口氣兩大部分組成。2017年,國産氣産量1474億立方米,占比61.57%,其中中國石油提供近70%的國産氣;國産氣近10年來均維持兩位數的增長,2017年增速為14.71%,但占天然氣總供應量比重卻逐年下滑。
華創證券指出,2007年以來,中國天然氣進口依賴度由5.5%迅速提升至2017年的39.91%。2018年以來進口依賴度仍保持高增,2018年1-5月進口依賴度達到42.5%。
發改委統計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58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9.3%,占到了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348億立方米的43.32%,進口依賴度一步步提升。國際能源署日前在上海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19年,中國将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到2023年天然氣進口量可能達到1710億立方米。
環保高壓的持續性和高油價的回歸都推動了天然氣需求的高增長,正因如此,天然氣的價格才能呈現淡季不淡旺季漲價的局面。
告别低氣價需求端的增長是天然氣價格堅挺的直接推手。
在2017年“氣荒”侵襲之後,2018年,天然氣市場有備而來,合同價格和氣體儲量都有序展開,即使如此,中信建投指出,冬季采暖季來臨後,天然氣仍将保持緊張态勢,全年存在約1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需缺口。
中信建投的研報指出,2017年,京津冀農村地區“煤改氣”約300萬戶,同時疊加工業用戶“煤改氣”,以及城市集中供暖“煤改氣”帶來的天然氣新增需求,推動了天然氣需求的大幅增長。
預計2018年京津冀地區農村“煤改氣”改造戶數仍将維持300萬戶以上,同時工業用戶以及城鎮集中供暖“煤改氣”仍大力推進,天然氣需求增長至少保持15%以上,按照15%增速計算,2018年,天然氣需求量将達到2790億立方米,增長364億立方米。
而供給端,中信建投預計,2018年上半年,國内天然氣産量同比增長4.6%,假設全年增長5%,達到1554億立方米,增加74億立方米。假設全國LNG進口量同比增長為20%,達到625億立方米,增加104億立方米。
将需求增加量和供給增長量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供給小于需求增長,2018年,中國天然氣缺口大概為142億立方米。
在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之下,2018年全年,天然氣供給存在約150億立方米左右缺口,并且這種供需缺口将主要通過LNG進口量的增加來彌補。中信建投認為,這大概率在冬季再次造成LNG價格上漲。
目前,仍處于淡季的天然氣在價格上呈現淡季不淡的局面。進入2018年以來,伴随供暖季結束,LNG價格出現回落,但2018年上半年整體價格水平相較于2017年同期仍有大幅增長。
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10日,國内LNG的市場平均價為4305元/噸,2017年同期的市場均價為3210元/噸,這意味着LNG價格上漲了25%以上。
國信證券對即将到來的采暖季預期更為“大膽”。基于當前較高的對外依存度與冬季LNG接收站接收能力與周轉率上行空間有限的判斷,國信證券認為,2018年天然氣用氣量單月增速以供暖季為分水嶺呈現先高後低。
同時,管道氣漲價與原料氣緊缺或将帶動今冬LNG價格再度大漲,不排除今冬LNG價格高點會突破2017年1.2萬元/噸的峰值,國信證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