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張英:禮讓之風傳家

張英:禮讓之風傳家

時間:2024-10-28 02:36:23

清康熙年間,張英任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老家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後來鄰居吳家建房,要占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吳家在朝廷也是有人的,雙方鬧得不可開交,将官司打到了縣衙。

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縣官哪敢輕易了斷。在這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張英,請張英出面擺平此事。

張英于是給家人回了一封信,回的是一首詩: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看了信,明白了張英的意思,受到很大觸動,不僅不再争地,還主動退讓了三尺地出來。吳家見狀,大為慚愧,也主動将牆基後移三尺,兩家從此交好。

那空出來的六尺地,從此成了一條公用的小巷,就是日後聞名遐迩的“六尺巷”,朝廷得知之後,特命修建了一座牌坊,寫上了“禮讓”二字。

對于桐城張氏家族來說,禮讓是傳家之風,也是古人所謂“終身讓路,不失尺寸”的道理所在。

張英的父親張秉彜,生性樂于施濟,饑荒之時,給饑民施粥糜,救活了許多百姓。張秉彜待人寬厚,忍讓為先。生平從未因一件事跟人發生過龃龉,跟鄰裡鄉親的關系都非常和睦。

這樣的家庭教育下,張英跟父親一樣,生平沒有跟一人因為什麼事兒打官司的。對子孫後輩,張英也是教育要“謙遜禮讓”。他引用《易經》“日中則昃,月滿則虧”的話訓示子輩:不可于勝人處求強,隻有我讓彼在先,故彼方肯讓我。

在張英看來,官宦家庭本就極易招緻嫉妒與不滿,因此更應當謙讓他人,以避是非。

“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此生平得力之處。”這是張英為人處世的體會。而他自己,在清朝初年通過科舉入仕後,長期從事編書、撰寫公文等工作,并不得志。但因為為人厚重,待人和氣,與同僚關系很好,又從不卷入是非之中,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賴,最終被提拔為一品級别的大學士。

張家的家風好,教子有方,張英的兒子張廷玉也曾在朝廷任職,且也官至宰相。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廷玉的兒子張若霭,參加科舉考試,張廷玉按照規定回避。殿試後雍正皇帝欽點初定為一甲三名——探花。當時考卷是密封的,拆卷後才知道一甲第三名是張廷玉的兒子張若霭。張廷玉在感謝皇帝時下跪要求道:若霭是我兒子,萬萬不可定第三名。雍正皇帝說:卷子是密封的,你又已經回避,我決定之前也不知道是誰的試卷,此事與你無關。張廷玉仍跪地不起,要求将兒子降低名次。雍正皇帝說:這次科試是朕定的等次,快快起來!張廷玉仍跪地要求道:我們張家已是兩代輔臣,已多蒙皇恩了。天下寒士很多,應該讓給别人。雍正皇帝見張廷玉十分真誠,便采納了他的“求讓”意見,把二甲第一名(第四名)升為一甲第三名,張若霭降為了二甲第一名。張家人為人忠厚,家風純樸,前後六代出了12位翰林,24位進士。

位于桐城的六尺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