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從全球視角探求中國人口新政

從全球視角探求中國人口新政

時間:2024-10-27 08:44:18

中國已經進入低生育率陷阱,應努力創造再生育的良好環境

未來上百年中國将面臨最不利的人口結構

中國的生育率(婦女人均生孩數)在1990年後就低于生育更替水平,2000年隻有1.22。2015年、2017年分别是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的出生高峰年,但是生育率隻有1.05、1.2,遠低于預期的1.8、4.4。可見,人口危機超出想象。

受低生育率的影響,日本、歐盟經濟活力減弱。而2000年以來,中國的生育率比日本、歐盟還低,2010年-2015年中國的生育率隻有約1.17,日本、歐盟、俄羅斯、美國、印度分别還有1.42、1.58、1.68、1.88、2.37。

中國的人口占全球比例從1820年的37%降到1950年的22%、1980年的22%、2018年的17%。預計到2050年、2100年,中國總人口将降至10.8億、4.8億,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将降至11.9%、5.4%。人口總量下降也必然導緻人口結構惡化。

勞動力是驅動經濟的動力,老年化則是阻力。日本、歐盟随着中位年齡的提高、勞動力/老人(20-64歲/65+歲)的下降,經濟增長率直線下降。15-29歲的青年是最有社會活力的人群。老齡化指數是指100個兒童(0-14歲)對應的老人(65歲及以上)數,數字越高說明老齡化越嚴重。如表1所示,可見未來上百年,中國将面臨最不利的人口結構。

歐美國家生育模式的轉變

歐美國家的社會發展較為超前,人口政策的經驗和教訓值得中國借鑒。

由于生育意願下降,婦女勞動參與率提高等因素,歐美國家生育率不斷下降。法國在一戰期間、美國在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生育率曾跳躍性下降。二戰後,生育率上升,出現嬰兒潮。

1960年之後,受六大因素影響,美國的生育模式發生了質變。第一,生産方式發生轉變。第二,社保制度日臻完善。第三,1960年口服避孕藥上市。第四,“性解放”運動弱化了家庭價值。第五,1967年後各州相繼實行無錯離婚法,離婚率攀升。第六,1973年堕胎合法化。受這些因素影響,其生育率從1960年的3.65降到1970年的2.48、1976年的1.74。

時任美國總統卡特認識到“美國家庭出了毛病”,五次召開專門會議商讨制定新的家庭政策。1981年,裡根總統上台後,恢複傳統家庭價值觀,并制定了有利于生育的經濟政策,離婚率下降,生育率上升到1990年的2.1。

随着發達國家婦女勞動參與率提高,養孩能力提高,同時政府又不斷提高兒童和社會福利。比如,美國用于兒童的開支占GDP的比例從1960年的0.6%增至1980年的1.4%、2010年的2.6%;公共社會開支占GDP的比例從1930年的0.6%提高到1960年的6.2%、2016年的19.3%。很多婦女靠自己和社會福利就可以養育孩子,于是非婚生子比例從1960年的5%上升到2009年的41%。

法國和北歐的社會福利比美國好,女性勞動參與率和非婚生子比例也更高。這還與文化傳統有關,東亞國家、以色列、穆斯林國家的比例低,而智利、墨西哥等拉美國家的比例高。2015年美國、白人、黑人、拉美裔的非婚生子比例分别為40%、29%、70%、53%。

歐美人口政策難以持續

各國的生育率、公共家庭福利、教育、母親産假如表2所示。除此之外,很多國家還有父親的育兒假,比如日本可休52周,薪率為58%,但是隻有2%-5%的父親休假。而美國沒有帶薪産假,隻有12周無薪假。

“家庭福利”指為家庭提供的公共支出(如兒童支付和津貼,育兒假福利和托兒服務)。法國、英國、北歐福利國家用于家庭福利和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高,有助于降低家庭的養育成本,因而生育率較高。而希臘、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韓國則相反,社會福利制度對穩定生育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難以持續。

可見,加大對中小學教育的公共投入有利于提升生育率;而公共養老金、用于老年人的社會支出越多,生育率越低。

美國的老齡化指數将從2015年的76%升至2050年的151%,“在世的”老年人福利必将壓制“未出生的”的兒童福利,生育率将下降。

美國用于兒童福利的支出占GDP的比例從2010年的2.5%降到2016年的2.1%,預計2027年将降到1.8%。而用于成人的社保、醫保等,占GDP的比例将繼續快速增加。

2014年美國政府用于每個老人的福利是兒童的2.3倍。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還将從2015年的4684萬人增至2050年的8613萬人。并且老年人參政熱情高,比如2000年-2012年間的四次總統選舉,18-29歲、30-44歲、45-59歲、60歲及以上選民的平均投票率分别為42%、58%、67%、70%。

美國的生育率已從2007年的2.12降到2012年的1.88、2017年的1.76,法國從2010年的2.02降到2017年的1.85,北歐福利國家瑞典、丹麥、芬蘭、挪威、冰島也從2010年的1.98、1.87、1.87、1.95、2.20降到2017年的1.79、1.77、1.49、1.62、1.71。

回到傳統家庭的防線内

人口再生産和物質再生産是人類社會的兩大支柱。

美國社會生物學家羅伯特·賴特說:“自然選擇發明父母之愛的惟一理由就是給予後代以好處。現在許多孩子不能與親生父母生活,将帶來最寶貴的進化資源的浪費,即愛的浪費。”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利他主義”。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貝克爾認為,“利他主義”主導家庭,可提高家庭成員抵禦災變和其他不測事件的能力,分散風險和損失。“利己主義”主導市場,可提高市場效率,而“利他主義”在市場上卻沒有什麼收益。

在傳統家庭模式下,父母“各子其子”,孩子“各親其親”,因此“貨力為已”。但是社會養老使得“不親其親”,兒童福利使得“不子其子”,納稅人既當“公共父親”,又當“公共兒女”,這種大鍋飯是低效的。

弗朗西斯·福山認為,福利國家擺錯了自己的位置,補助單親家庭,是把養家的責任從缺失的父親處不公平地轉移給納稅者,國家充當“父親”,從而産生更多的單親家庭。

美國比歐洲更保守,共和黨支持者更加恪守傳統的家庭價值觀,支持“小政府、大家庭”,他們家庭完整,非婚生子比例低,生育率高。将美國各州2012年、2016年兩次總統選舉中對共和黨、民主黨的支持率平均,各州對共和黨的支持率與生育率正相關,而對民主黨的支持率則與生育率負相關。歐洲政黨的理念與美國民主黨類似。美國在社會福利、稅負相對較低的情況下,生育率較高,今後提升生育率的制度空間還較大,而法國和北歐的空間則小得多。

傳統家庭模式像森林的大樹,而社會福利制像室内的盆景,好看但長不大。而現在全球經濟社會化程度很高,尤其是中國将有大量老人老無所養,如果廢棄社保,乃“楊氏為我,是無君(社會)也”,将導緻人道災難和社會動蕩;但是如果養老、養幼過度社會化,乃“墨氏兼愛,是無父也”,難以持續。孟子認為:“無君無父,是禽獸(非人類文明)也。”是故,應該建立“園林”模式,在“各親其親,各子其子”的基礎上,“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家庭為主,社會為輔。

中國鼓勵生育的難度最大

現在中華文化圈的生育率是全球最低,比如2001-2015年,新加坡華人、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的平均生育率分别隻有1.11、1.15、1.06、1.00。

這是因為儒家父母強烈的利他主義,在高養育成本下,從傳統的追求孩子數量轉變為犧牲數量、追求質量。比如,儒家有“孟母情節”,教育成本高會降低家長的養育能力和生育意願;受教育周期延長,擠壓生育時間,婚育年齡全球最晚(日本、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的婦女平均初育年齡都達31歲,而美國隻有26歲)。

因為計劃生育改變了生育觀念,中國的理想子女數和一孩次生育率(生育環境的風向标)都是全球最低。中國的社會、經濟模式也都是圍繞着獨生子女政策進行,将慣性延續。而20-34歲育齡婦女則将從2011年的1.52億人降至2035年的0.88億人。

有人認為,古代戰亂也曾導緻人口銳減,照樣度過了危機,人口政策“任其自然”就可以了。但是古代戰亂,隻是減少了人口(尤其是老弱病殘)數量,并未破壞結構。并且當時人口有造血功能,能迅速恢複。而現在,中國人口結構老化,并且患了“再生障礙性貧血”。

中國人口政策需另辟蹊徑

1.成立國家人口安全委員會,統籌制定反危機措施。中國人口結構不優,要恢複人口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需要對社會、經濟、政治、教育、文化等各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應柔性設計,禁止強制。

2.開展人口危機的國情教育。修改教科書,糾正幾十年計劃生育宣傳所形成的“人口是負擔”的觀念,廢除不利于生育的法律條款。

3.強化家庭價值觀。信奉家庭價值觀的人,生育動機強,勞動積極性高,會将更多的時間、精力、财力用于扶養孩子。比如廣西欽州、玉林、貴港以及廣東茂名等地傳統家庭價值觀保存較好,2010年的生育率還在2.0以上;而東北則相反。美國各州政府的人均兒童投入,猶他州最少,但由于家庭觀念強,生育率全國最高。以色列的社會福利水平不高,但是堅守傳統信仰,生育率高達3.0。

4.平衡人口再生産和物質再生産,保障婦女權益。家庭是人口再生産的基本單位,那麼社保制定應該與家庭建設結合。建議以夫妻為“共同納稅人”,即便一方沒有工作,雙方都可領取退休金;共同納稅多,退休金也多。這樣夫妻既努力生産人口,也努力提高養孩能力;既多生孩子,也養好孩子(避免不負責任生育),生育率和勞動參與率都有所提高。離婚增加了該制度的設計難度,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核算平衡的制度,需要精細設計以公平地保障婦女權益。

給婦女提供合理的帶薪産假,由國家社保而非雇主支付,雇主就不會歧視女性。帶薪産假可由祖父母分享(算工作、計工齡、繳社保),以便讓母親早返職場。多孩家庭可返稅。醫療保險、公園門票等以家庭為單位,做到“添孩不加銀”。

5.平衡兒童福利和老人福利。發展型福利優先于消費型福利才利于社會持續發展,應增加提供兒童福利。以色列的生育率遠高于日本,原因之一是以色列的老人福利對兒童福利壓制較輕,日本則相反。比如公共支出用于家庭、教育的GDP占比,以色列分别為2.3%、5.7%,而日本隻為1.5%、3.9%;而用于衛生、老年人口的GDP占比,以色列隻有5.1%、4.7%,而日本卻高達7.8%、10.7%。

今後中國勞動力減少,“面包”越來越少。應該設立紅線,讓社會養老隻能獲得紅線内比例的“面粉”,養老産業、養老智庫的職責是用這些“面粉”高效地制作出味美、足量的“面包”,而不是瓜分到更多“面包”。

6.平衡生育能力和養育能力。在農業社會,生育能力和養育能力同步。但是現在有生育能力時,無養育能力;有養育能力時,喪失了生育能力。為了縮小養育能力和生育能力的時差,政府應給予生育補貼。日本孩子一出生就可以領42萬日元,此後每孩每月補貼額:未滿3歲者,1.5萬日元;3歲到小學畢業,前兩個孩子分别為1萬日元,第三個(或以上)孩子1.5萬日元;此外,初中生每月1萬日元。

将财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逐漸提升到5.5%,優先保障嬰幼兒的營養、健康和早期教育。免費産檢、分娩。建立更多便利的育兒中心、課後托兒班,3-5歲幼童免費入園、入托。鼓勵退休老人參與幼托。限制課外補習班,加強課堂教育,淘汰不合格教師。完善大學貸款和助學金制度,為大學生創造打工條件。

培育清純的民風,降低婚嫁成本。保障飲食安全,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護生育能力。

(作者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