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滴滴大兼并的故事

滴滴大兼并的故事

時間:2024-10-27 03:54:32

文|本刊記者張冰馨

他倆在舞台中央,聽到全場“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的熱情呼聲,一路走來,從虐心的相殺到甜蜜的相愛,他們透過相視一笑的眼神向大家宣布,“沒錯,我們在一起了!”

這一對大方示愛的“情侶”還成就了一次跨國聯姻,這裡的“他們”,一位是滴滴,另一位是Uber中國。

8月1日的财經頭條,無疑屬于滴滴與Uber。

在宣布滴滴收購Uber中國當天的16點03分,滴滴創始人程維在朋友圈向各位股東發布了一條簡短的信息:公司管理層及董事會決定,将收購Uber中國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産在中國大陸運營。滴滴努力繼續創造驚喜!消息發布後,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和高瓴資本的張磊都用最簡短的祝賀表情予以回複。顯然在股東眼中,這場合并勢在必行,隻是在等待合适的機會對外宣布。

據了解,雙方達成戰略協議後,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于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餘中國股東将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同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Uber創始人Travis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

滴滴——程維自喻演繹韓劇橋段

“很多次,稍不小心,滴滴可能就死掉了。”1983年出生的程維帶領團隊已整整厮殺了4年。他把自己的創業形容成“橋段豐富的韓劇”。

他的經曆可以成為當代最為勵志的故事:畢業賣保險,足療店打工,闖進阿裡,一路開挂。10萬創業,身家過億,pk掉了30多家競争對手,入選福布斯40歲以下影響力人物。眼下,他加入優步全球董事會,成為首位在美國頂級科技公司擔任董事的中國人。業界觀察家認為,這是連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們都未曾達到的成就。

“和平是打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作為滴滴的早期投資人,朱嘯虎見證了程維一路而來的戰鬥實力。程維的團隊在過去4年裡pk掉了30多家競争對手,搖搖招車、百米、嘟嘟、打車小秘、大黃蜂……現在,滴滴成了唯一一家騰訊、阿裡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資的企業。

2013年4月,滴滴打車接受了騰訊的B輪投資,而快的也接受了阿裡的投資。2014年初,萬衆矚目的補貼大戰随即爆發。直到2014年5月17日,滴滴和快的雙方同時宣布停止補貼,雖然花費驚人,但用戶已經越來越離不開打車軟件。

程維和滴滴的氣質也吸引了柳青的注意。2014年7月,柳青加入滴滴,與程維形成了絕佳的互補組合,一個在資本市場上有人脈有高度,一個非常接地氣懂市場。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結束了一年多的競争,正式合并。合并後的滴滴快的已經是出行市場當之無愧的獨角獸,背靠阿裡巴巴和騰訊兩大巨頭,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但Uber的猛攻令這支隊伍明白遠未到慶祝勝利的時候。

2015年7月,程維在尋求新一輪的融資。他曾拜訪過Uber美國總部,想象征性地得到他們的融資。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提出的要求是“接受Uber占股40%的投資,否則将被Uber打敗”。好戰的程維選擇繼續開戰。

直到今年5月,蘋果投資滴滴10億美元,這讓Uber害怕了。“蘋果對滴滴的投資加大了優步中國的融資難度,”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童士豪表示。投資公司jackdawresearch的分析師簡·道森表示,“蘋果和Uber在其他市場一直是合作夥伴,如果蘋果站在滴滴這一邊,這說明Uber在中國的前景不妙。”

顯然,吞下Uber中國并非滴滴的終點,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隻是程維傳奇經曆中的一個結點。

滴滴早期天使投資人王剛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覺得做天使投資就像放風筝,你曾經緊緊攥着手中的線,漸漸風筝越飛越高,讓你越來越看不懂。這是好事,如果它一直在你眼前,甚至就在腳底下,反而是失敗,說明公司沒做大,CEO成長得太慢。”

在朱嘯虎的眼中,程維這些年的變化太快了。“他能跟着這個公司一起成長,見了很多大風大浪。這在創業者中确實很少見的。有很多創業者能力也很強,一年能成長兩三倍,就已經算是做得不錯了,一個人能在兩年内駕馭成長幾百倍是很少見的。”

2016年5月,蘋果投資滴滴10億美元,這讓uber害怕了Uber——“滴滴的存在讓我每晚少睡兩小時”

甩掉一年20億美元虧損後,Uber可以更輕裝地沖刺IPO了。

在滴滴宣布收購Uber中國的那天,情懷和眼淚灑滿了Uber中國員工的朋友圈。與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驕傲地宣布“合并後,我們擁有滴滴20%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的驕傲不同,Uber員工的驕傲,可能來自那些無處安放的情懷。

“生而驕傲、冠軍意識、熱血沸騰”這些詞的背後是一群Uber年輕人撐起的人生。雖然面對被收購的命運,Uber員工的心情寫照是:“一群鐵打的人在一個潮濕的夜裡被傷了心”,他們中的很多人直到今天仍然認為滴滴“滿身匪氣、野蠻生長”,可他們其實或許忘了,Uber的文化源泉難道不是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創造出來的嗎?驕傲其實一直是Uber天生的基因,收購是商業社會的商業手段,也正是特拉維斯·卡蘭尼克為了Uber全球輕裝上陣、更加驕傲的一次選擇。

在美國、在英國,在世界各地,Uber一出生就是以颠覆者的身份昭告天下的。因為對既有體系的破壞,Uber不斷受到質疑,甚至遭到禁止。在美國本土的邁阿密、奧蘭多、奧斯汀和弗吉尼亞等,法律禁止Uber這樣的服務,在德國、泰國、韓國、西班牙等國家,Uber遭到全面或者部分封殺。但它還是憑借産品獨特的魅力讓用戶投票。

它的産品邏輯簡單直接:用戶點擊一下自己的智能手機,便能在最短時間内叫到一輛車。它們敢于颠覆出租車行業,卻又明白在不同的市場和地區必須要學會适應當地規則,才能活的長久。它們善于口碑營銷,一鍵呼叫萌寵、冰激淩專車、Uber打船等新鮮有趣的營銷活動讓人印象深刻又會心一笑。它們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為所有服務本地消費者的初創公司的楷模。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在接受《财經》雜志訪問時曾說:“滴滴的存在,讓我每晚少睡兩小時,思考如何同它競争的問題。”他十分明白,當Uber在中國的規模越來越大,補貼就很難持續……“我們不能一直補貼下去,最終需要盈利。”

“通常一周總有那麼幾次我會因為某個事情變得激動,甚至大吼,如果事情不順利,會非常沮喪,一周有那麼兩三次我會需要因為情緒激動而對别人道歉。随着你成為一家更大的公司的CEO,這種情緒失控的時刻必須越少越好,否則會影響大家的創造力。”

或許正因為如此,在決定放棄Uber中國團隊的獨立性時,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沒有和一些Uber中國員工一樣“情緒失控”,因為他知道,随着融資的不斷展開,Uber與滴滴出行不斷出現相同的投資人,包括資産管理公司貝萊德、投資公司高瓴資本集團、對沖基金老虎環球和保險公司中國人壽。這似乎讓一種新的戰略成為可能,即停止燒錢競争,雙方合并。也正因為如此,在甩掉一年虧損20億美元的中國市場的包袱後,Uber全球或許可以更快速、更輕裝地沖刺IPO了。

滴滴出行作為中國本土打車平台,2012年在北京上線,打車鼻祖優步于2014年打入中國市場。顯而易見,兩者作為中國移動用車界的兩大巨頭,競争曆來已久、備受關注那些年的燒錢相殺

滴滴出行作為中國本土打車平台,2012年在北京上線,打車鼻祖優步于2014年打入中國市場。顯而易見,兩者作為中國移動用車界的兩大巨頭,競争曆來已久、備受關注。在中國的打車服務之戰中,雙方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均支出數十億美元向顧客提供折扣,向司機提供補貼。可以說,炮火餘溫猶存。

舉例來說,今年3月,又一輪價格戰打響。3月4日,滴滴啟動推出促銷活動,無獨有偶,Uber方面也沒閑着,從3月起就開始推出了不少優惠活動,從拼車最低5元一路下降到最低3.5元,兩者攻勢猛烈,火藥味十足。

在中國的打車服務之戰中,雙方均支出數十億美元向顧客提供折扣,向司機提供補貼。即使滴滴不會披露其财務虧損,相關人士也基于去年一份财務陳述的估計認為,滴滴去年可能虧損了14億美元(約合91億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補貼。而優步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表示,優步去年在中國虧損了10億美元(約合65億元人民币)。

這一輪融資大戰的硝煙還未散去,兩方卻大方宣布“在一起”了。

不論是交易金額還是合作方式,此次合作可謂中國共享出行領域裡程碑式的交易,而伴随着國内出行領域排名前兩大巨頭的合作,共享出行領域也将迎來巨無霸式企業,該市場的遊戲規則或将進一步被改寫。

目前,共享出行領域呈現“四分天下”的局面,分别是滴滴、Uber中國、神州租車以及易到。目前,滴滴宣稱占據着專車市場上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Uber中國之前也對外宣布擁有30%的專車市場份額。但是由于網約車之前并沒有獲得合法身份,中國市場具體規模也無法完全統計。但不管怎樣,滴滴出行是出行市場的最大份額,如今兩者合并,毫無疑問會在專車市場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對于剩下的兩家公司來說,這種打擊是可想而知。“神州租車是自有車輛,走重資産路線,發展速度受限;易到背後是樂視投資,靠補貼打天下,但是充值100%返現取消改為50%後,交易額大幅下降;此次滴滴和Uber合作成真,一方面有此前網上約車合法政策的促進,根本因素則是投資人難以接受出行領域燒錢大戰的玩法。”一位出行領域的創業者對記者分析。

Uber自2013年開始嘗試在中國立足,其在華業務被認為是美國大型科技公司跻身中國市場的極為罕見的事例。這次交易标志着該公司立足中國的失敗。除蘋果公司外,美國很少有公司面對面與中國當地公司競争,搶奪當地消費者。即使是蘋果,當前也承受着在華銷量斷崖式下跌的困境。

據彭博社報道,目前Uber在中國的虧損已經超過20億美元(約130億元人民币)。而滴滴出行2015年的虧損額也超過了100億元,據普華永道的一份财報顯示其淨虧損額也已經達到了收入的三倍還多。在2015年,兩者的虧損已經超過200億元,可能會接近300億元的規模。這種虧損有多吓人?

據了解,這次其實是Uber首先遞過來的橄榄枝。Uber目前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它雖然融到很多錢,但在中國燒錢還是非常厲害的,現在每個月還燒掉2.5億美元以上,所以來自董事會的壓力非常大。

Uber已在中國投入了數十億美元,據彭博社報道,截止至目前,該公司在華業務已燒掉了20億美元,這或是其選擇合并的原因之一。剝離掉在華業務後,Uber将能夠重回高盈利軌道,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稱,6月份在西方市場已經獲取利潤,但中國仍舊是最大的燒錢市場。合并交易完成後,Uber将跨出其業務發展困境。

簡單的舉個例子。以汽車行業來說,東風汽車和福田汽車的市值分别為153億元、180億元。而福田是全球銷量最大的商用汽車制造商,難以想象吧,滴滴出行和Uber一年相當于燒掉了兩個如此規模的企業!實際上,早在一個月前,就有Uber投資人表示,應該停止這種“燒錢”式的投入。

7月初,彭博社的消息稱,投資者正力促滴滴與Uber中國停止燒錢大戰。彭博社表示,Uber投資者兼公司董事、Benchmark合夥人BillGurley幾個月之前曾與滴滴總裁柳青在美國的一次會議上有過簡短交流,并且柳青今年還與Uber高級副總裁EmilMichael見過面。而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Uber投資人表示,他們已經與滴滴股東進行了十多次會議和通話,希望雙方能夠達成協議。同時,投資者提出将Uber中國并入滴滴,Uber成為滴滴小股東這一方案。

當時,滴滴官方對此事表示否定。但如今的合作恰好印證了當日的傳聞。當然,推動Uber中國區業務與滴滴合并,并不僅僅是投資人不願意再砸錢。對Uber而言,這也是源自其推動IPO的關鍵一環——控制住在中國市場的虧損。而如今看來,這毫無疑問構成了合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

而此次滴滴與Uber合作,也被認為是雙方共同的投資者貝萊德、高瓴資本、老虎基金、中國人壽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出行領域)最終還是要回歸價值的,公司一直虧肯定沒法向投資人交代。這次二者合作,一方面Uber通過合并的方式結束中國市場的‘燒錢戰争’,也是其全球業務布局之下對于資本市場的妥協。”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

合并後Uber滴滴兩頭忙

将優步中國打包給滴滴之後,曾将業務發展重點聚焦在中國之外全球市場的Uber這一次将關注的焦點投向了歐洲。

據外媒報道,Uber聯合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Kalanick)在Facebook上發帖宣布,Uber已投資了四家剛剛起步的歐洲初創公司。

而Uber這一次看中的四家初創公司分别是連接餐館和員工的點播式市場的法國初創公司Brigad;設計出了一款應用程序,旨在幫助記性不佳的人記住要做的各項事情的英國公司Memrica;由家長為孩子們開辦的一家銀行的荷蘭初創公司Otly;還有一家是來自于波蘭的Hipromine公司,該公司緻力于研究昆蟲在醫藥、食材以及生物燃料和石油等領域中的潛在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Uber這次投資動作背後是該公司的UberPitch。據了解,早在今年5月,Uber公司就對外宣稱它将會把它的UberPitch計劃推廣到歐洲。而UberPitch計劃其實就是讓初出茅廬的企業家坐在汽車後座上向當地投資者推銷他們的創業計劃,通過Uber應用程序組織的在汽車上推銷創業計劃的活動。

而這背後,Uber在歐洲市場拓展上并不太順利。此前,Uber曾遭遇歐洲多國出租車司機的抵制。其中,UberPOP服務還遭遇歐洲多個國家的禁令。于是,Uber這一次對4家歐洲初創公司的投資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業界解讀為Uber向歐洲人示好,來改變歐洲人對Uber的看法。

相比Uber在歐洲市場的忙碌,剛剛将優步中國業務收入囊中的滴滴當下的重頭戲是整合滴滴和優步中國的業務。

在滴滴宣布收購優步中國一星期之後,滴滴出行CEO程維發給優步中國員工的内部信曝光,程維在信中提到,“希望優步中國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我相信這是最好的決策。”

程維表示,滴滴快的已經經曆了一次整合,有經驗可以借鑒,“希望在未來2周-4周内能夠完成面向未來的業務、組織方案,讓大家盡快進入新的工作狀态。”

值得一提的是,程維的内部信中提到,在8月1日合并消息公布之後,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帶領滴滴高管團隊第一時間已經和優步中國團隊進行當面溝通,但是沒有明确表示将如何安排800多名中國優步員工。

第一财經記者了解到,優步中國在被收購後連夜召開了員工會議,公布了合并獎勵方案和離職賠償方案,在補償方案中,Uber将為符合條件的員工提供6個月的工資+6個月的可歸屬股票價值作為合并獎勵。後者相當于提前變現了六個月的股票價值,而并非傳統的固定期限後變現。

不過,上述獎勵的一半将在合并完成後一周内發放,而剩下的一半獎勵将在合并完成後30天内發放。而獲得獎勵的前提,到獎勵發放之時,該員工依然保持和滴滴或者優步中國的雇傭關系。

也就是說,優步中國的員工在宣布合并一周内能獲得3個月的工資+3個月的可歸屬股票的現金獎勵;如果一個月内依然沒有離職,那麼還将繼續獲得3個月的工資+3個月的可歸屬股票的現金獎勵,但如果一個月内離職了,那麼後半部分的獎金将無法拿到。

上述獎勵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讀為滴滴管理層給優步中國員工付的改口費,補償方案堪比裁員補償。

後續劇情接力上演

出行行業中向來最不缺的,就是“補貼”大戰,對大部分出行行業的企業而言,用價格打動用戶大概是最直擊人心的辦法。前不久的社交網絡被一道數學應用題刷屏,其内容主要是滴滴、Uber以及易到等網約車的費用比較,讨論在不同路程下的最佳選車方案。該計算題一出,在刷爆社交圈的同時,亦引起了許多品牌紛紛借勢,後續還出了包括嘀嗒拼車、神州專車等的版本。此前,滴滴和Uber兩巨頭的“燒錢”大戰已是廣大用戶和看官喜聞樂見的事,兩家的融資新聞不斷,合并消息亦時有傳出,但均被雙方一一否認。

如今,滴滴出行和Uber中國的戲劇性合并,很多人有一種印象:滴滴以其彪悍将“生而驕傲”的Uber打落馬下,在本土市場取得相對優勢地位,移動出行大局已定。

然而,故事可能未必如此簡單……

如果移動出行是一出“權力的遊戲”,這隻是第一季的終結,目前的劇情是:滴滴曆經苦戰完全奪得“君臨城”;Uber控制着“維斯特洛大陸”的多數區域,并在“君臨城”擁有體面的權宜;大陸局部仍有混戰。

此次滴滴出行和Uber中國的合并,網約車“燒錢”時代即将終結的消息一度火熱,但易到方面表示:“戰鬥”還未結束,并主動開啟新一輪的用戶補貼。

在宣戰多過祝福的發言背後,赤裸裸的競争已經開始。搶人,當然是第一步。對于專車市場而言,洋氣、高效、又能拼的中國優步800多名員工顯然是搶手的香饽饽。雖然Uber團隊開出了6個月薪資+股票的豐厚“改口費”,但Uber中國員工的内心驕傲讓市場上的其他專車品牌看到了機會。

神州專車憑借一封七夕節的情書表白Uber中國的年輕人們:“歡迎閣下來神州”,态度一下從之前的“BeatU”轉變為“LoveU”,成功刷出了滿滿的存在感;

網約車“排頭兵”之一的易到同樣不甘示弱,直截了當喊出“不要把世界讓給你讨厭的人”。

專注于自駕出行領域的悟空租車突然出現,公開喊話Uber中國員工,“英雄惜英雄,打遍神州無敵手。”借此邀請Uber中國員工加盟悟空,共同開辟自駕出行新戰場。

見過互聯網行業的“搶人”大戰,但從未見過如此赤裸裸的“搶”。不知此時,“生而驕傲”的Uber員工們,面對如此受歡迎的場面作何感想。

滴滴在國内市場優勢已經顯現出來,而優步對于中國市場也是勢在必得,這就使得資本方處于兩難的境地,不投錢,以前的投入就收不回來,繼續投錢的話何時開始盈利還是未知數,所以雙方背後的資本選擇妥協,目的也是為了使市場從燒錢走向盈利。

滴滴uber中國合并很簡單,投資者們不想繼續燒錢,上遊的熱錢流不到創業者(或許這個時候程維的角色應該稱呼為企業家才對)手中,創業者們沒有沒有辦法,隻能坐在一起商讨合并的相關事宜。一般而言,是位于創業領域頂端的公司(行業第一會收購行業第二)會以十分具有中國特色的方式實施兼并重組。

那麼,接下去的問題來了,相愛相殺多年的滴滴和Uber中國能否借此來停止燒錢,一加一能否大于二?也許需要市場來驗證了。

Uber聯合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在Facebook上發帖宣布,Uber已投資了四家剛剛起步的歐洲初創公司。圖為卡拉尼克和四家公司的創業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