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工匠精神”引領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

“工匠精神”引領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4-10-27 01:23:29

摘要:本文通過闡釋“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與中職英語教學的關系,研究了傳承和踐行“工匠精神”對中職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優化英語教學效果,以促進學生英語能力與綜合素養的共同提升。

關鍵詞:工匠精神中職英語教學策略學生素養

在2016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産,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工匠精神”一詞及其表達的内涵迅速流行開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支持,成為我國各行各業發展的精神動力、時代強音。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我國目前社會各行各業要求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集中體現,也是社會各界從業者和職場人士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所提倡的核心内涵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專心專注,畢其功于一役。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沉下心來,不斷磨砺,專注于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終在某個具體領域取得技能突破,不僅圓滿完成分内工作,而且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實現個人價值。

第二,永不滿足,精益求精。每個人都應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滿足于眼前的成績,同時,結合自己的現有水平,樹立更高的目标,實現個人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不忘初心,矢志創新。每個人都應具備創新精神,敢于對現狀質疑、提問,敢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尋找更優更新的解決方案。

二、“工匠精神”對中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1.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英語學科是中等職業學校各專業學生的必修文化基礎課之一。但是多年來,社會、教師、學生和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英語能力滿意度較低,學生整體的英語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具體而言,中職英語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大問題。

首先,很多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隻停留在書本和考試階段,與現實、專業技能的結合較少,導緻教育教學與就業運用存在脫節現象。根據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經驗,作者發現很多學習英語的學生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會活學活用,一旦離開既定的語言環境,就變成了“英語啞巴”。中職生處于注重技能實踐應用的時代,如果所學的英語與現實脫節,将不能實現能力轉化和環境遷移,從而削弱了他們在職場的競争力。

其次,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在初中階段的文化課基礎不好,尤其在英語學科方面低于普通高中的學生。而且,很多中職學生對英語存在畏難情緒,對英語不重視、不感興趣,從而大大增加了中職英語教師教學難度。

再次,教學設備和教學模式落後,使英語教學效率低下。很多學校的英語教學設備配置版本較低,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教學的需要,而且,不少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刻闆,“填鴨式”“滿堂灌”“照本宣科”的現象仍然存在,從而局限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潛能的開發。

2.“工匠精神”對中職英語教學的作用

(1)弘揚“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英語教師的育人水平。工匠精神要求腳踏實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不斷創新,與現代化職業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不謀而合。首先,它為中職英語教師确立了精神标杆,指導教師自覺向“工匠精神”的内涵要求看齊,以德技雙馨的“大國工匠”為榜樣,為教師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雙重提升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動力。其次,“工匠精神”應時而生,對當前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它促使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不忘初心,不斷磨煉教學技能,完善學科知識體系,進而以紮實的知識儲備、先進的教學思想和過硬的教學本領,高質高效地完成班級的英語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工匠精神”素養。

結合自身多年的職教一線教學經驗,作者認為“工匠精神”對中職英語教師的指導意義,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教學态度必須精益求精,不滿足于一時的成績和一點點進步,勇敢追求更高的目标;二是治學過程必須一絲不苟,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嚴格要求自己,以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優化為衡量标準;三是教學方法必須常學常新,在實踐中摸索,在經曆中總結,最終形成新穎的、特色的個人教學風格。

(2)提倡“工匠精神”,有助于實現學生特長、多維發展。具備“工匠精神”的“大國工匠”和省、市“工匠”,都具有至少一項不可取代的核心技能,并且在自己的專屬領域内具有極高的威望。因此,英語教學要堅持“揚長”教育,讓其能夠以某一項英語專長立身,培養其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學習後勁和擅長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對此,作者秉持“工匠精神”的“特長”教育思維,在教學中不搞“一刀切”,也不實行“一考定終身”,而是鼓勵學生“揚長”,不苛求學生聽說讀寫樣樣優秀,隻要有擅長的方面,都肯定其努力的過程。同時,幫助其指定個性化的英語提升方案,實現特長化發展。

在作者所帶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直升班中,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不牢,也很難實現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均衡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次交替的上課(havingaclass)、作業(homework)、課間交流(communicating)、随堂測驗(in-classquiz)等形式,逐漸發現每位學生的擅長點,一些書面考試成績良好的學生,雖然不擅長說(speaking),但閱讀(reading)能力優秀;一些作業成績不佳的學生,聽(listening)與說(speaking)的交際能力過關;還有少數學生的各項英語模塊學習表現不突出,但态度認真,書寫(writing)規範,也是值得鼓勵的。

此外,為了給學生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的“多維發展”,即兼顧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讀大綱”、“教教材”,要學會理解教學大綱和教材的中心思想,遵循每位學生的特殊學情,活用大綱和教材,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融入愛崗敬業、守法誠信、文明知禮等社會主義價值觀,實現英語知識、核心素養、情感态度的協調發展。

(3)踐行“工匠精神”,有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滴水不成海,獨木難成林。“工匠精神”隻有體現在多數學生身上,才能形成共同進步的疊加效應。而不少中職學生的學習習慣具有相似性,在一個班集體内,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實用主義傾向,隻有看到生活中的需要才會去學習(Theybecomereadytolearnwhentheyseetheneedinlives.),因此,教師要借助這種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實用性和學習意願(Theteachermusthelpthemestablishtherelevanceandreadiness.)。

在實踐操作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以“工匠精神”的内涵為指引,找到自己的特長,同時,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達到更高的學習目标。進而,在優秀者的榜樣力量激勵下,讓自己的英語能力更上一個新台階。

三、“工匠精神”引領下的英語教學策略優化

1.教學思維優化

(1)夯實基礎,培養專注精神。中職英語學習的目标是,讓學生具備基本的英語會話閱讀聽說讀寫知識,初步形成職場英語應用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首先重點做好基礎性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工作,旨在讓學生具備紮實的英語基礎。

拓寬并夯實英語基礎,重視基礎能力培養,學生的受益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助于學生養成學習的專注力,不僅對後續的英語學習有促進作用,而且這種專注力還可以向其他專業課遷移。由此,學生的能力發展将會更加紮實:一是能夠完成基礎的英語聽說讀寫,二是能夠為學生向英語更高階的學習沖刺打好基礎,三是能夠為學生走向世界搭建語言交流的橋梁。

(2)教學目标設定層次化、動态化。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層次的英語學習者要求。對于基礎優異者,給他們設置更多任務、更高要求;對于基礎較差者,另辟蹊徑,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常用生活場景,設置個性化的英語模塊,保持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進行個人縱向對比,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

同時,每位學生都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他們處于身心快速發展變化的時期。因此,中職英語教師應以開放包容的心态,對已經設定的教學目标進行動态調整,使其符合學生的動态成長需求,真正地發揮目标激勵作用。

2.教學内容優化

首先,英語教師應堅持與時俱進,結合時政熱點,讓學生将所學内容與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銜接起來,避免孤立、片面的學習。面對全國倡導發揚“工匠精神”的背景,教師可以營造一個“工匠精神”的學習氛圍:借由國家級、省級工匠、大師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其專注細節、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工匠精神”,借助榜樣的力量。同時,讓學生打開英語學習的視野,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認識到英語學習與身處的生活環境、社會環境密切相關。

其次,注重英語與學生所在專業的銜接性。中職生未來的競争力在于綜合的職業能力水平高低。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以及英語與專業知識的嫁接能力,讓英語學習不再以課堂結束為終點。

3.教學組織方法優化

(1)課堂教學強化信息化應用。“工匠精神”不僅要求職業人厚植專業技能,還要求職業人具備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現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工具發展迅速,給各行各業帶來深刻的發展革命,因此,職業人應該秉持“互聯網+”的思維,科學合理地應用這些新興手段和平台,不斷創新。對于中職英語教學而言,教師應該主動突圍,以課堂教學為第一抓手,實踐“互聯網+”的精神,利用好各種信息化工具和互聯網平台,進一步提升中職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首先,在教學開始前,應做好備課工作,篩選、自制适用于本專業學生能力水平且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英語教學資源,進而組織、搭建一個便捷、易得的網上資源庫。資源庫的内容包括其他教師制作的優質網絡微課視頻、趣味知識鍊接、專門的學習網站鍊接,以及教師自己提前錄制的教學視頻、教學音頻、課後作業視頻、英語小遊戲等。這些資源形式多樣、庫存充足、鮮活有趣,而且涵蓋學前、學中、學後、總複習等階段。借助這個創新、接地氣的資源庫,有助于讓學生更好地實現課前“微課預習—課中深度學習—課後網上溫習”的學習進程,實現英語學習過程的一體化和資源的協調化,同時,還能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眼睛、耳朵、雙手、大腦等,達到“手腦并用,學做一緻”,使其最大限度地浸沉于英語學習的環境。

其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基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的,因此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聽課的“擡頭率”和實際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與時俱進,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信息化教學設備、平台的使用。教師應主動嘗試多媒體演示、慕課、VR教學、線上+線下教學等新興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一方面增強課堂學習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将固定的教學環境進行時空延伸。

(2)課外教學拓展多樣形式。踐行“工匠精神”還要求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随着時代的發展,社會越來越提倡“終身學習”“廣泛學習”,它是指每個成員都為适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因此,中職英語教師不應局限于課堂之内、本學科之内,不斷學習和更新教學組織理念,在做好課堂教學組織的基礎上,積極組織多樣化的課外英語教學。

首先,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所在專業的科任教師合作,對于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專業學習模塊,或涉及對外交流的學習模塊,嘗試開展課外的合作教學,由一位專業課老師與一位英語教師同時授課,讓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增加對英語的興趣,拓展學習眼界。其次,由英語教師牽頭,為學生和社會組織、單位之間架設交流的橋梁,讓學生到社會機構進行英語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到文化會館、圖書館、博物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單位參觀,與社會上的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從而更好地活學活用,增強英語實踐應用能力。

四、小結

目前我國正在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對具有高技能和綜合素養的職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強烈。因此,中職英語教學應該落實好“工匠精神”,培養學生具備較高的英語應用技能和綜合素養,為更好地實現“中國智造”發展目标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