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創業問題路徑和方法
課題:本文為(基金項目)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課題“高校畢業生創業現狀及促進措施研究”(項目批準号:JRS-2017-1184)的成果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高校應努力激發和挖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并使他們了解國家科技發展的新動态與創業的新契機,為他們的學習和創業指明前進的方向。
一、高校畢業生創業現狀
1.高校畢業生創業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7年高校畢業生795萬人,再創曆史新高,政府要大力促進就業創業,逐步完善就業政策,加大就業培訓,加強對自主創業、新就業的支持,促進多種形式的就業創業。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事關千百萬學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随着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了559萬人,在2009年,這一數字已達到611萬人,2016年高校畢業生達到765萬,“曆史新高”已成為描述高校畢業生數量的關鍵詞。近幾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着經濟下行壓力和結構性改革的雙重考驗。
從另一方面看,創業是目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我國的創業,特别是大學生創業,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自主創業可以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崗位。不僅使大學生本人就業,還可以提供工作崗位給更多的人,幫助其他人就業。其次,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目前,一批小微企業就是自主創業造就的,而小企業的未來就是中型和大型企業。新成立的小微企業數量衆多,使得經濟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第三,大學生創業可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大學生是高技術的擁有者,利用自己專業優勢創業,既實現了校企結合、教科研與實踐相結合,也很好地實現了高校大學生創業與社會的融通。
2.大環境制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從某種角度講,高校擴招随之而來的大學畢業生數量的劇增造成了“知識失業”現象,而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失為解決當前就業難和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但當前大學生創業比例并不高,主要是因為缺乏創業經驗、創業資金和不夠完善的創業大環境等問題的制約。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教委發布的《2017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指出,截至2017年10月31日,2017屆北京地區92所普通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共有畢業生230290人,就業率為97.46%。而在創業方面,有1425名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僅占畢業生總數的0.62%,這個比例相對偏低。在選擇創業的高校畢業生中,本科生這一學曆層次比例最高。他們選擇創業的門類集中在财經大類、公共事業大類和藝術設計與傳媒大類。
3.近年來創業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的良好态勢
随着國家的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向高校畢業生傾斜,大學生創業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态勢。根據某大學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有創業意向的在校大學生占比接近90%,有強烈創業意向的占20%,他們主要創業領域涉及農業、和文化、餐飲、信息技術等服務業。這一現象說明創業已經成為部分大學生就業的趨勢。同時,近年來中國高校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對高校畢業生的創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報告指出,自主創業大學生的比例,随着畢業生的逐年增多,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會不斷增加。
目前,有些大學生從身邊的商機出發,選擇了成本投入小、易于開拓市場的服務類産業。也有一些高校的畢業生利用自身專業的優勢,進行高科技産業創業,而後争取到一些企業的融資或投資,從而創業成功。
二、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的建議
搞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需要政府、社會、學校以及學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1.政府要營造良好就業環境
(1)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政府為大學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将高校畢業生創業納入本地區統一的促進創業工作體系,加大對畢業生創業資助、創業培訓、小額貸款擔保和創業平台建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鼓勵自主創業。政府應對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規費優惠和減免;對從事個體經營的,免收工商注冊等費用;對創辦公司的,注冊資本可分期繳納;對首次創業成功和吸納其他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按照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政策文件,給予一次性補貼;對創辦國家支持和鼓勵發展的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
(3)鼓勵高校畢業生入伍,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政府應鼓勵優秀畢業生參軍入伍,即使部分大學生解決了就業,也有利于軍隊素質的提高。
2.社會要轉變觀念,提供優質服務轉變就業觀念。
社會不能讓大家的就業觀念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不能讓大家認為上大學就一定能找到一份體面的高收入工作,在就業時隻傾向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而不願意到基層民營企業或自主創業,更不要讓大家存在“等、靠、要”的消極思想。社會要讓大家真正認同職業無高低貴賤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同時要實實在在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服務,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争取早日建立起來,加強社會人才需求的預測研究和報告,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細緻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要進行教育改革
(1)畢業生就業情況是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标志。高校改革與國家人才需求、地方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相關。高校教育改革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結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加快調整專業結構設置,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市場急需的人才。
(2)開展職業培訓,嘗試校企聯合。學校将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讓畢業實習成為學生就業前的實戰演練,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與企業聯合,收集需求信息,大力加強就業市場的調研和開拓,加強就業渠道的系統管理,完善用人單位信息庫。
(3)推進創業教育,促進大學生創業。首先,學校擁有雄厚的智力知識資源,擁有很多創業優勢項目,特别是高科技方面。在我國普通高校中,分布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凝聚着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學家、學科帶頭人,擁有學科綜合、交叉和滲透的優勢,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能夠提供對社會有影響的科技創新成果。并且每年高校獲得的研發經費不少,這些寶貴的科技人力資源和研究項目及成果,是高校科技自主創新的最大優勢。其次,高校要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高校除了鼓勵大學畢業生開展自主創業之外,還要對自主創業進行必要的實踐指導,輔助學生創業。
4.大學生要自強不息,努力提升綜合素質,樹立正确就業觀
首先,努力提升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能、良好的身心素質。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課餘時間和假期進行社會實踐,也可以利用節假日到企事業單位的基層頂崗工作或實習,将所學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不斷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創新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素質和業務水平,為畢業後更好地适應社會奠定基礎。第三,端正就業定位。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要面對現實、更新觀念,根據自身實際和市場實際需求狀況,轉換思路,尋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第四,借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第五,先就業後創業。畢業生在創業時首先要考慮所學的專業,做到專業特點與職業要求相配,發揮專業優勢。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Z].國辦發[2004]35号.
[2]都陽.創業是改善就業結構的重要途徑[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22).
[3]中國政府網.馬凱:為就業創業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環境[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7-09/15/content_5225467.htm.(2017-9-15).
[4]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工作的若幹意見[Z].http://zijin.91job.gov.cn/news/view/aid/67970/tag/zcfg.(2015-10-23).
[5]陳航.論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與策略[J].人才資源開發,2015(22).
(作者單位:唐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