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哈佛大學的籌資策略對我國民辦高校的啟示

哈佛大學的籌資策略對我國民辦高校的啟示

時間:2024-10-27 09:21:03

教育部《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有民辦高校742所(含獨立學院266所),占全國2596所高校的28.58%,在校生634.06萬人,占高校在校生2695.84萬人的23.52%;民辦非學曆高等教育機構813所,各類注冊學生75.56萬人。民辦高等教育已占我國高校總數的三分之一,學生數的四分之一,民辦高等教育實現了辦學水平、規模的整體提高和迅猛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我國民辦高校的發展和籌資現狀

由于我國民辦高校與公立高校投資來源渠道不同,資金短缺成為困擾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嚴重影響民辦高校的進一步發展。目前,民辦高校的經費來源渠道單一,主要靠學費收入,且受生源影響極大,具有不穩定性的特點。同時,由于銀行貸款困難,政府補助和社會捐贈不多,其他資金來源更是微乎其微,面臨諸多挑戰,辦學資金短缺是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最大障礙。慈善捐贈私立教育日益成為各國私立院校收入的主要渠道和主要“謀生”手段。私立高等教育比較發達的美國,捐贈收入占總收入的5%~10%,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資源,已形成了相對成熟與完整的制度和做法。哈佛大學的籌資模式和思路成為各國的成功典範,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教育軟硬環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學,為履行大學使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哈佛大學五位校長的籌資運動

哈佛大學擁有美國最大的大學捐贈基金,這與20世紀幾位哈佛校長重視捐贈及發起大規模籌資運動密不可分。

哈佛大學進入20世紀發動了幾次較大規模的籌資運動,洛厄爾校長任期内發動了兩次較大規模的籌資運動,科南特校長為300周年校慶進行籌資但沒有成功,繼任的幾位校長先後發起了8250萬美元、3.5億美元、21億美元的籌資運動,每一次運動都比前一次規模更大、組織更得力、效果更好。

1.洛厄爾校長的籌資運動

1902年~1905年,基督教青年會的領導者萊曼·皮爾斯(LymanL.Pierce)和查爾斯·沃德(CharlesSummerWand),在華盛頓特區建設新的青年會籌資30萬美元,經過四年堅持不懈地推進,取得籌資運動的圓滿成功。受基督教青年會捐贈方式的影響,哈佛大學改變了以往在街上乞讨或者說服富有的慈善家為哈佛大學捐贈的方法。洛厄爾校長任期的1919—1920年度,哈佛大學發起了20世紀第一次規模為1500萬美元的籌資活動。在約翰·普萊斯·瓊斯(JohnPriceJoneCorporation)公司的專業領導下。在遍布70個地理區域的3000名籌資人員的幫助下,哈佛首次既尋求大筆款項的捐贈者,也不放棄小規模的捐贈者。所有校友都已明了基于收入的捐贈指導方針,富有的校友将受到特别的關注策略。哈佛勸說這些人給予具有示範引導作用的捐贈以增加籌資行動的動能。這次籌資運動有2.35萬名校友參與了捐贈,占校友總數的94%,平均每人給哈佛600美元,捐贈總額為1400萬美元。1924年,哈佛大學發起了一個1000萬美元的捐贈運動。然而1925年的耶魯籌資運動又一次超過了哈佛,到1926年籌集到2100萬美元,超出計劃100萬美元。

經過這次大規模的籌資運動,洛厄爾校長感歎“上大學的所有需要都是永無止境的”。盡管如此,由于哈佛校友的忠誠和捐贈數目之大,在大蕭條開始後,捐贈雖有所減少,但仍然可以維持一定的捐贈水平。

2.科南特校長的籌資運動

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遇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它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造成了很大破壞,大學也經曆了嚴峻的财政困難時期。為彌補财政不足,哈佛大學不但上漲了學費而且也準備進行大規模的籌資運動來解決一些緊迫的問題。哈佛的捐贈收入由1931年的1560萬美元,下降到1935年的260萬美元。

科南特本人并不願參加籌資活動,導緻哈佛大學在這方面落後于其他學校。但是他對更優秀的學生和教師的渴望,以及哈佛大學300周年紀念活動的臨近,使他不得不尋求資金來改善學校生活,提高學校聲望。因此,盡管這樣,科南特還是計劃籌集3000萬美元。300周年慶典結束之後,300周年紀念基金卻遲遲拖延啟動。到年末粗略計算隻籌集到550萬美元,隻是目标的18%。1946年9月,科南特辦公室準備了一份自1933年以來達到500美元或以上的捐贈者名單,其中467位不是校友,占到52%,令人吃驚。

1947年夏天,科南特也批準了一個9000萬美元的籌資活動。1951年~1952年,哈佛隻有1170萬美元。到1953年,由于朝鮮戰争的影響,這次籌資活動除了啟動項目需要的一點象征性資金外,始終沒能籌到更多的資助。科南特以其教育理想而聞名,哈佛大學籌資将随着新領導、新方法的出現而出台,并且發生變革。

3.普西校長的籌資運動

因科南特在籌資方面的不足導緻哈佛大學在籌資方面落後于其他學校,而且從當時的形式來看,籌資運動已經成為整個美國私立高等教育募集資金的主要方式。哈佛大學的發展受制于收入的影響。因此,董事會在任命校長的時候就已經把能夠提高哈佛大學的收入水平作為新任校長最主要的任務了。

普西上任之後,首先緻力于神學院600萬美元的籌資計劃。普西校長在對哈佛大學三年的了解的基礎上開始醞釀一次大規模的籌資運動。因為普西校長在阿普頓驚訝地發現,當地電線制造廠工人們的薪水是他的教師薪水的4倍,他決定發起一場“為了哈佛大學——哈佛本科生院計劃”的籌資運動,募捐目标是8250萬美元,這在當時美國從來沒有的事情。這次籌資将一舉為多項需求(校舍、教師薪酬、獎學金)集中籌資。這次籌資最具獨創性的是一所現代的研究型大學能使他的多種需求整合為一個整體,融合這種分裂的籌資原則向前走出實質性的一步。1957年6月,普西校長在開學典禮上公布這次籌資計劃。籌資主要用于兩個方面,一半是設施建設,另一半是鞏固本科生教育。

1958年9月19日,普西校長第一次嘗試利用電話和電視系統向公衆募集資金,解釋哈佛大學需要這些捐贈的理由。1959年6月5日,開學典禮标志着哈佛本科生院計劃的正式完成。至此哈佛共籌集到了6700萬美元,相對計劃目标還是差了1500萬美元。哈佛延長了籌資計劃,到1960年初,實現了8250萬美元的目标。這次籌資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哈佛大學籌資的地方分權原則,充分調動了各院系的積極性,首次開創了連續4年為一個明确目标,有組織、有計劃的籌資運動。

4.德裡克·博克校長的籌資運動

博克校長任期内遭遇石油危機,經濟出現下滑的時期。受美國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其他大學籌資運動的不斷發展。為彌補資金不足,博克校長在1979年~1984年領導了一次為文理學院籌資3.5億美元的籌資運動,其目的是改善哈佛大學辦學條件、增加獎助學金名額、招募最優秀的教授,在籌資結束的時完成了3.56億美元的目标。這次籌資運動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專門的籌資機構。哈佛大學建立了校友事物和發展辦公室(TheUniversityDevelopmentOffice),成員有600名,負責在全美組織5000名校友的組織協調工作,其中超過10萬美元的捐贈就有385項,占整個捐贈的58%。

二是抓住關鍵富人的籌資策略。在籌資運動中關鍵的富人捐贈非常重要,他們的捐贈可以起到榜樣示範的作用,增加捐贈的數量,推動籌資運動的順利進行。

三是校友捐贈。校友是哈佛大學發展和捐贈的最堅定的支持者,他們的捐贈至關重要。1984年1959屆畢業生聚會就為母校捐贈500萬美元,但哈佛大學僅僅為這次聚會花費70萬美元。1924屆畢業生為慶祝他們第60次聚會,捐贈了1200萬。在班級聚會的時候,每人都可以得到一個一次聚會的報告。報告詳細記述了每一個人的具體信息,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永遠沒有離開哈佛大學。進入哈佛大學處處都可以感受到捐贈的濃厚氛圍,教授的講座、圖書館、博物館、實驗室都以捐贈者的姓名命名,使本科生進入哈佛大學就浸入捐贈的文化,久而久之養成了為母校發展捐贈的習慣,為母校發展做出自己貢獻的信仰。哈佛大學通過這種無聲的教育使學生也成為一名潛在的捐助者。

1984年,文理學院籌資結束以後,博克校長基于對哈佛經濟狀況的擔憂,準備進行下一次的籌資。這一次的籌資目标是10億美元,博克校長設立了博克校長周末會的機制,邀請校友參與其中,感受教授們對全球政治、經濟、科學問題的辯論,提升富有校友和出身名門校友的捐贈意願。

5.陸登庭校長的籌資運動

1994年,哈佛大學開始為期5年的捐贈運動,目标是21億美元。其中一半是給本科生院和文理研究生院使用,醫學院和商學院各得10%,還有12%的資金破天荒第一次用于設立校長基金,由校長任意支配,最後得到26億美元。

首先,哈佛大學籌資經驗、業績,引起各大學的重視、仿效和學習,在高等教育領域産生了重要影響。這次捐贈運動計劃是一個綜合的捐贈運動,學校鼓勵它的9個院系更加緊密地合作。在這次捐贈運動上,哈佛文理學院開始了一個大學概念的宣傳,進行真正的第一次全校性的捐贈運動。

其次,要真正實現捐贈的内部價值和外部價值的統一。從學術角度來看,捐贈的目标主要是基于跨學科獲得戰略思考,然後用捐贈的資源支持跨學科的發展過程,建立院系之間在課程和研究方面更加緊密地合作。一種方式是發起一場大規模的捐贈運動,向各院系展示他們有共同的需要,可以分享共同的利益。另一種方式是為跨學科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從這種視角出發,賦予學術的、學院的和曆史的理由,追求更多的跨越學院和學科邊界的合作,為各個院系之間的領導提供一個捐贈運動平台。

再次,設計和實施良好的公共關系和交流計劃。哈佛的領導曾認識到,由于這次捐贈運動數額和規模都是空前的,将會收到廣泛的關注。從這些廣泛的關注中,計劃者要為校内外的公衆傳遞哈佛大學對社會和教育的貢獻,以及哈佛大學這次捐贈運動是怎樣地更好地服務人們的利益。交流計劃的戰略認識到總體目标是對這兩個不同的目标群體傳遞不同的信息。兩個目标群體,一是有可能提供金錢支持的和隻是傳遞捐贈金錢的信息,一個是隻是更好地理解哈佛大學的需要和這次捐贈運動的目的。後者明顯是捐贈運動的非經濟目的。哈佛大學雇傭了校外專門的交流公司設定捐贈者的捐贈底線态度。這個目标是确定這些捐贈者他們對這次捐贈的态度,和他們對哈佛以及額外資金需要的看法。在2001年活動結束的時候,進行交流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美國民衆認為哈佛大學值得幫助,分别占到63%、71%和87%,認為哈佛需要幫助的占37%、46%和62%。

最後,哈佛大學不斷開拓捐贈來源的區域。設計實施了哈佛地方志願者、發展希望和國際拓展計劃。哈佛大學發展辦公室對傳統的波士頓、紐約和華盛頓地區也特别關注。哈佛大學捐贈運動計劃要求1000名的領導,主要是校友,也包括非校友的志願者為捐贈運動服務。他們還組織了基于地區的幾個委員會,波士頓、華盛頓特區、紐約、洛杉矶、芝加哥、聖弗朗西斯科。這些地區委員會由一名地區領導人領導,主要是校友和朋友。另一個發展的志願者的拓展運動是開展了哈佛大學國際拓展活動,利用海外校友力量進行捐贈。這次籌資運動使年度捐贈從千萬美元級别上升到5億美元級别,大大提升了哈佛大學的籌資水平。

三、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啟示

哈佛大學在漫長的籌資曆史長河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僅有一所教室、年經費不足200英鎊的小學院發展到2009年擁有260億美元捐贈基金的研究型大學。按照2009年哈佛大學19348名學生來說,每一位哈佛大學的學生可以獲得生均1345637美元捐贈基金,數額之大令人震驚。哈佛大學籌資運動的組織形式、籌資策略等對我國民辦高校籌資辦學資金,構建多元化籌資體系、促進民辦院校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的啟示。

1.完善捐資制度,優化捐資政策環境

政府應制定和完善捐贈的相關法律,完善相關捐贈稅法,完善捐贈激勵制度,弘揚捐資助學的捐贈精神,改善社會風尚,培育良好的慈善捐贈文化。營造利用社會捐贈發展民辦高校的政策與環境,促進公民自覺行動,提高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的積極性,完善企業、個人等捐贈者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充分調動捐贈者和受益者雙方的積極性,使社會捐贈成為個人、營利組織和非營利組織向民辦院校提供公共産品及服務的重要方式。

2.健全籌資隊伍,積極開展捐贈活動

哈佛大學實現了籌資人員的專業化、職業化和非專業人員相結合的模式。我國民辦院校要建立專業組織機構、制定完善的捐贈制度,建立捐贈隊伍,鞏固建立穩健忠實的捐贈主體,借鑒國外捐資的經驗,組織開展積極的募捐活動,吸收個人或機構的資金,探索适合中國國情的捐贈基金資本運作模式,推動民辦教育捐贈健康發展。

3.樹立籌資意識,努力拓展籌資空間

哈佛大學的每一任校長都把募集大學辦學資金作為自己任期内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盡管科南特校長對籌資不感興趣,也在任期内進行兩次較大規模的籌資,可見進行辦學經費的籌集是校長的主要職責。作為民辦院校的校長,要樹立籌集教育經費的意識,加強籌資隊伍建設,精心策劃籌資方案,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拓寬資金籌措空間,走多元化籌資道路。政府應堅持對民辦院校“扶持與規範并舉”,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分發揮資本市場、國家、社會、民辦院校四個關鍵主體的力量解決自身面臨的資金問題。

4.完善産權制度,保護投資者權益

明晰的民辦院校的産權制度是民辦院校發展的基礎。一是應完善民辦高校産權制度,保護關鍵投資者的利益,但必須堅持公益性辦學宗旨,正确區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投資和捐贈的不同,使投資者獲得必要的“合理回報”;二是采取激勵機制,激發民間資本的投資熱情,激勵更多民間資金投向教育領域;三是處理好民辦高校的規模與質量、短期目标與長遠戰略的關系;四是借鑒和學習國内外高等教育的辦學經驗,加快轉變民辦院校發展方式,提升民辦院校的競争實力和公益性,增強“自我造血”功能,使民辦高校在充分利用市場資源的基礎上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促進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

四、小結

盡管我國的民辦高校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受諸多因素的限制,辦學經費短缺一直是制約民辦院校發展主要障礙。因此,我國民辦高校可從哈佛大學籌資經驗中獲得啟示,包括建立籌資組織結構、運用高超的籌資策略等募集發展資金,為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資金保障。

(作者單位:楊德嶺,許昌電氣職業學院;徐來群,許昌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