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銀行的演進:中國網絡銀行發展三十年

銀行的演進:中國網絡銀行發展三十年

時間:2024-10-26 02:22:11

随着信息科技的進步,網絡銀行從無到有,逐步深入現代生活,并與人們日常活動休戚相關。網絡銀行利用互聯網重塑銀行服務,重構銀行産品,為人們帶來更為便捷、高效與安全的金融服務。丘永萍

中國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

萌芽期:銀行電子化階段(20世紀80年代-1996年)關鍵詞:電子支付、銀行卡、ATM

市場概況:全國電子化服務網絡形成随

着銀行單機電子化,我國進入電子支付時代,非現金支付工具逐漸取代現金并普及應用。儲蓄業務實現通存通兌,對公業務、ATM聯網運行,我國商業銀行逐步建成了以業務、授權、清算三大網絡為主體的全國電子化服務網絡,實現了彙兌業務從手工聯行時代向電子支付結算時代的跨越。

技術進步:銀行單機電子化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商業銀行信息化建設開始起步,并在“微機開路,應用先行”的建設模式下,逐步以計算機處理代替手工操作,以網點為單位,開發了單機版的儲蓄、對公系統,從而實現了在存款、貸款和彙款等業務領域的微機單點應用。

80年代後期,在單機電子化和銀行業務發展的雙重推動下,商業銀行開始逐步從單機網點向同城網絡建設實施戰略轉移,在加快網點電腦化建設的同時,開始有計劃地建設微機同城網絡,開發了網絡版微機系統,開始了銀行業務的網絡化處理,随之興起的通存通兌系統就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之後形成全國電子化服務網絡,實現了彙兌業務向電子支付結算時代的跨越,也為網絡銀行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起步期:銀行互聯網化階段(1997年-2012年)關鍵詞:網上銀行、銀聯、電子商務

市場概況:各銀行相繼開通網上服務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互聯網迅速發展,商業銀行開始相繼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主頁,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傳播功能,進行業務介紹和形象宣傳,擴大知名度,并從賬戶的查詢及簡單的轉賬功能開始,逐漸提供全方位的業務處理功能。1997年,招商銀行建立的“一網通”,開創我國網上銀行的先河,中行、工行、建行、農行等也随後陸續推出自己的網上銀行。進入21世紀以後,網上銀行業務流程更加現代化,網上銀行越來越受到企業與個人的青睐。2010年我國網上銀行市場交易額達到553.75萬億元,截至2010年底注冊用戶數超過3億。

1997年,招商銀行推出“一網通”服務,在國内率先推出網絡銀行服務。招行“一網通”業務品種齊全,構建了包括網上個人銀行、網上企業銀行、網上商城、網上證券、網上支付等較為完善成熟的網絡銀行服務體系,成為國内網絡銀行尤其是網上支付的知名品牌,招行也成為銀行互聯網階段的引領者。

1998年3月6日,中國銀行網絡銀行服務系統成功地辦理了首筆互聯網之間的電子交易。1999年又推出“銀證快車”,可以在短時間内,完成證券公司與交易所之間、證券公司各營業部之間的資金清算。此外,中行對公網銀推出國際收支申報功能,企業可以在網上向外管局進行對公彙款申報,大大方便了外向型企業客戶,也是中行網銀比較有特色的功能。

工商銀行1998年8月開始研發“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系統”,通過互聯網為客戶提供賬戶查詢、在線支付、轉賬結算等金融業務。工商銀行個人網上銀行“金融@家”是工行為個人客戶提供賬戶查詢、在線支付、投資理财、轉賬彙款等金融服務的網上銀行的渠道,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金融業務需求。

交通銀行也是在1998年開始開拓網上銀行的業務。交通銀行對公網上銀行具備全面的系統功能,可以提供全天候服務并提供采用CFCA證書認證體系對網上銀行的操作風險進行有效控制,以方便網上銀行的離線操作。其個人網上銀行服務項目主要包括個人彙款業務、貸記卡業務、太平洋卡業務以及網上銀行業務的咨詢和申請等項目。

技術進步:銀聯和電商拓寬銀行互聯網功能

1999年,易趣網、阿裡巴巴、8848等電子商務網站相繼成立,電商模式萌芽。2002年,銀行卡清算組織中國銀聯成立,建立起中國銀聯跨行支付平台,使異地跨行網上支付成為可能,為電子支付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銀行之間通過互聯互通,實現銀行卡跨銀行、跨地區和跨境使用。之後數年,互聯網用戶規模迅速增長,從1999年僅400萬人,發展為2012年底5.6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在2012年也達到42.1%。2012年,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也達到2.42億,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42.9%。

随着電子商務的發展、金融網絡與互聯網接口互聯,銀行互聯網發展更迅速,銀行降低了服務成本,提高了經營效率。互聯網用戶的爆發增長與網絡購物的火爆彼此促進,推動着線上支付的發展和銀行互聯網化的演進。

商業模式:“水泥+鼠标”的銀行電子銀行對櫃面業務的迅速替代,是商業銀行面臨純鼠标模式的網絡銀行競争而采取的技術措施,其實質是銀行憑借信息技術,憑借“内部化”策略,通過“鼠标”+“水泥”(設立營業網點同時提供網銀、電子渠道服務),逐漸取代長期沿襲的櫃面處理模式。

發展期:互聯網直銷銀行階段(2013年-2015年)關鍵詞:互聯網銀行、直銷銀行

市場概況:互聯網銀行成立2013

年以來,随着互聯網用戶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金融浪潮席卷中國,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引發各方關注。2013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6.1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45.8%,網絡購物用戶規模也超過3億人。大量互聯網原住民進入社會,源源不斷地充實網絡銀行的用戶隊伍。在此背景下,互聯網銀行率先在民營銀行脫胎而生。互聯網銀行面向海量用戶,立足需求端設計産品,特别是針對互聯網“原住民”,馬太效應十分明顯。

2014年,銀監會批複深圳前海微衆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浙江網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等5家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其中,騰訊旗下的微衆銀行和螞蟻金融旗下的浙江網商銀行成為我國首批互聯網銀行。它們借鑒了歐美發展成熟的直營銀行模式,成為科技與金融相結合的創新商業模式,對于中國銀行業有着鲶魚效應和示範效應。

2014年12月,微衆銀行在前海注冊成立,注冊資本30億元,是國内首家互聯網銀行,突出“科技、普惠、連接”特色化發展。微衆銀行股東共10家,三大主要股東包括騰訊(30%)、百業源(20%)、立業集團(20%)。12月28日,微衆銀行官網正式上線。2015年1月4日,微衆銀行發放了首筆貸款,金額為3.5萬元。1月18日,微衆銀行試營業,可以為銀行股東、銀行員工辦理開戶,并邀請目标客戶參與業務體驗。5月15日,上線産品“微粒貸”,主要基于騰訊征信發放小額貸款。8月14日,上線手機App,推出集理财、轉賬、貸款功能為一體的虛拟銀行卡“微衆卡”。微衆卡可以購買“活期+”“定期+”和股票基金等微衆銀行代銷或者直銷合作金融機構的産品,支持同名轉賬,并包含了存工資、還房貸等存取計劃。

2015年6月,浙江網商銀行正式開業上線,定位是借助新技術手段,探索互聯網銀行新模式,探索建立互聯網信用體系,做互聯網銀行的探索者。網商銀行注冊資本40億元,主要股東包括螞蟻金服集團(30%)和上海複星工業技術(25%)。主要業務集中于小額純信用貸款、現金管理、企業理财等三大領域。

技術進步:移動支付讓互聯網銀行興起

2014年,我國網民規模達到6.5億人,其中移動網民數量5.6億人;互聯網支付用戶規模4.5億人,網民滲透率達69.3%;移動支付用戶規模3.4億人,移動網民滲透率達61.7%;個人網銀交易規模448.5萬億元,同比增長70.3%,企業網銀交易規模為855.9萬億元,同比增長28.4%;手機銀行交易規模雖僅為32.8萬億元,但同比增速高達157.1%。随着移動互聯網發展、智能終端日益普及、移動應用市場興起,網上支付日益向移動端轉移,給沒有“水泥+鼠标”的互聯網銀行興起帶來技術基礎。商業模式:沒有營業網點的銀行

互聯網銀行是技術引領創新、互聯網思維傳播發展的産物,也是互聯網金融造成支付脫媒、融資脫媒、信息脫媒之後在更高層次回歸銀行業,因此不會複制實體銀行“水泥+鼠标”的發展路徑。

不設營業網點。互聯網銀行以純互聯網方式運營,不設物理網點,不做現金業務,不涉及傳統銀行的支票、彙票等線下業務,主要客戶定位為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除了少數辦事機構、體驗性網點之外,互聯網銀行不以大樓、網點作為實力和信用的标志,不以客戶經理作為聯系客戶的紐帶,一步到位直接成為全國性銀行,減少或向合作夥伴外包與“現場與實物”相關現金、憑證、合同等服務,以視頻交流取代面談、面簽、面查等環節。

線上開立電子賬戶。互聯網銀行采用業内俗稱為“弱實名制”的做法:用影像識别軟件比對開戶人上傳身份證影像和人臉影像、個人預留公安部照片三者的一緻性;依托合作銀行綁定銀行卡(賬戶)并完成轉賬操作;記錄客戶終生不變的生物特征數據(包括人臉、虹膜、聲紋、指紋、掌紋、心率等)。

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技術能力和創新思維是互聯網銀行的兩根支柱,是其與傳統銀行業競争的利器,如同科技企業一樣,互聯網銀行尤為重視技術人員,持續開展前沿技術研究,以技術能力支撐運營能力和管理能力,而且将技術能力轉化為可輸出、可盈利的軟件産品和技術服務。

成熟期:互聯網交易銀行階段(2016年至今)

關鍵詞:互聯網交易銀行

市場概況:互聯網交易銀行興起伴

随着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技術的應用,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去中介化的更低成本的交易模式應運而生,投融資雙方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直接交易。互聯網銀行開始由以直銷銀行為代表的1.0模式,逐漸向以交易銀行為代表的2.0模式縱深。

2016年,招商銀行合并原現金管理部與貿易金融部,成立了國内首個交易銀行部,囊括供應鍊金融、跨境金融、互聯網金融、現金管理、創新型支付結算和貿易融資六大業務闆塊。為了貫徹交易銀行的理念,招商銀行創新打造開放式、綜合化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小企業E家,緻力于構建以招商銀行為核心的産業互聯網金融生态體系,将互聯網與交易服務進行深度融合。

技術進步:整合更多技術創新

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互聯網交易銀行的發展。移動互連将金融服務滲透到更多的生活場景中,颠覆了傳統的獲客模式,提供了更豐富實時的交易數據;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樹據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挖掘,實現了線上化、自動化的風險控制,并助力銀行的精準營銷;雲計算的普及更好地支撐了海量數據的存儲、傳輸與移動化的實時提取,為金融交易服務提供了更為開放和靈活的創新模式。

商業模式:輕資産重服務的銀行

互聯網交易銀行本質上是服務于客戶交易的銀行。不同于傳統銀行通過相對封閉的資金和資産運作,提供信用中介服務并賺取存貸息差,交易銀行是基于用戶的實際交易需求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務。銀行的角色從經營資産向交易承擔、交易服務轉變,從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演進。

未來發展痛點和趨勢

業務發展受限。監管層對遠程開戶态度謹慎,互聯網銀行無法自己給用戶開戶,隻能依靠其他銀行的銀行卡給用戶做身份驗證,這種弱實名賬戶不能存款,隻支持同名賬戶的轉賬和購買理财産品。因此,互聯網銀行至今無法辦理基本的存款業務,隻能銷售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的理财産品,這限制了互聯網銀行的業務進一步開展。

監管模式不适。互聯網銀行是金融與科技融合、創新的産物,其物理布局、運營方式、風險表現、發展思路都和實體銀行存在差異。現有的監管規則(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以及各種業務管理規定、技術指引)以及監管模式,還需為互聯網銀行的創新留下空間。因此,面對互聯網銀行還需建立相适應的新型的監管模式,同時保持整個銀行體系的穩定發展。

從渠道到平台。如果說20年前互聯網驅動了銀行渠道變革,如今移動互聯網驅動的則是銀行平台的轉型。順應移動互聯趨勢下客戶行為的變化,重新審視和定位網絡銀行服務,打造開放式的網絡銀行平台,是銀行應對同業競争和跨界競争的核心,網絡銀行業務定位也應該從“車拉萬馬”的渠道,變成“萬馬拉車”的開放式平台。

責任編輯:衛麗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